APP下载

中国大学生与NGO的关系初探

2014-08-15湖北

职业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非政府社团群体

湖北 王 泥 左 韬

一、NGO组织及其目前在中国的现状

NGO的英文原文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直译为“非政府组织”。日本的重富真一提出,结合亚洲国家的国情,可将NGO组织的特点归纳为六个条件:(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自发性;(4)持续性;(5)利他性;(6)慈善性。在西方,大型的NGO组织是一支非常重要且十分庞大的社会力量。大型的NGO可能有上百万美元的年预算。例如,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在1999年有超过5.4亿美元。NGO基金的主要来源有会员费、出售物品和服务所得、国际机构和国家政府的拨款以及个人捐赠[1]。

目前,中国草根NGO的数量已经超过200万。发达国家的NGO数量占人口比例普遍比我们高出很多。例如挪威有400万人口,但参加不同NGO组织的成员高达40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挪威人参加了10个组织[2]。由《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来看,2013年,在全国民政部门登记的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民间组织的总数将首次突破50万个。预计在出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直接依法申请登记”政策后,社会组织将在2014年之后出现大幅度增长。

二、我国大学生群体和NGO组织的紧密关系

大学生群体和NGO组织的紧密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社团和NGO组织的相似和传承关系

大学生社团按其功能和目标可划分为信仰型社团、专业学术型社团、艺术型社团、服务型社团等等[3]。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就是服务型社团,服务对象主要是自校学生,也有不少服务社会的支教组织和环保组织。服务型社团利用了大学生群体的自发性、能动性,目标就是要更好地服务服务对象。这和NGO组织主旨的利他性是一脉相承的。

对大学生社团而言,无论它是什么类型的社团,NGO组织的架构对它们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GO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分散式管理和参与式管理,这些管理方法的内化可以使社团内部管理更加灵活。NGO组织作为政府和商界的第三方,要采用各种各样妥协又斗争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大学生社团同样要和学校(监管方)妥协争取协商为目标群体谋取最大的效益。大学生社团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资金来源受限,这可以参考NGO组织筹措资金的模式。

(二)NGO组织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方面,NGO活动所需的人力财力与NGO能筹措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根据民政部发布《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告》,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社会服务机构136.7万个,比上年增长5.6%,职工总数1144.7万人,固定资产总值为6675.4亿元,增加值为2128.9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0.9%。从数据中看,我国NGO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吸纳高素质的大学生人才的空间很足。

另一方面,虽然NGO组织现在给出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但我国NGO组织正在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政府和民间的资金也有转向NGO组织的趋势。而NGO组织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尚佳,培训和职业拓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为各个行业都和NGO组织有交叉。总之,NGO组织提供的工作挑战越来越大,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助益很大。你也容易在NGO组织这里找到价值观和理念的认同。富有理想主义气息的大学生,在NGO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

(三)大学生群体是NGO组织自身结构升级的关键

我国的问题是NGO组织的成员素质不高。每个社会组织拥有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为3人,其中,社会团体为2.6人,民办非企业单位为3.7人,基金会为1.5人。面对信息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NGO组织想要进一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必须要改善自己的职工素质。想办法吸纳大学生群体是NGO组织实现管理和发展跨越的关键。

例如环保NGO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对有社会学、管理学、环境学背景的大学生有很大需求。又如我国为数不少的农民工NGO组织,其中一部分是专门为农民工维权的法律咨询组织,这些组织急需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对口大学生。互联网时代,没有哪一个NGO组织是完全生存在网络世界之外的,网络加速了人们善意的传播,成了NGO组织发展的新节点。作为互联网利用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如果能参与进来,会大大加快NGO的发展和变革。

三、结束语

大学生应该多接触NGO的流程知识,并融会贯通到社团中来。而NGO组织应该树立更良好的公共形象,在内部形成专业的校园招聘和培训体系,积极发现并吸纳有志向的大学生人才。

[1]维基百科.非政府组织[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NGO#cite_note-7,2014-2.

[2]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

[3]李沛立.NGO视野中的当代大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54-55.

猜你喜欢

非政府社团群体
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良性关系构建路径分析
缤纷社团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有限政府视阈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分析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功能转换及其实现
论民主党派在推进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