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从广东省2010年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谈起
2014-08-15广东李美洲
广东 李美洲
自2010年以来,广东省有15所高职院校试点自主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这对中职的人才培养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以技能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对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极为关注,中职教育的专业教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能否与高职衔接,专业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再度受到重视。
分析三所高职院校对国际商务专业提出的考核方案,可看出人才定位的基本要求是:综合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作为专业技能层次较低的中职学校,如何借助自主招生作为国际商务专业调整的契机,校正人才定位目标和方向,推动中职学校进行国际商务专业改革,探求适合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一、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际商务专业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不明确,教材选用不当。
由于专业指导思想不明确,造成了国际商务课程设置的不规范、不统一,没有高质量的中职国际商务教材等问题。中职生入学起点低,对专业适应能力差,需要过渡性培养专业兴趣的中职教材。目前,专门为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开发的教材非常少,中职学校大部分使用的是高职专业教材或是高职教材稍加改版而成的准中职教材。教育管理部门对中职国际商务专业重视程度远低于文化基础课,师资力量极为薄弱,教研水平不高,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材开发处在空白状态。
2.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不统一,专业资格证书在社会认同度不高,缺乏标准化的指导方案。
在中职学校,中职生考取的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目前行业协会认同度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主要为从业证或上岗证包括会计证、报关员证、外销员证和报检员证等,由于部分行业的规范尚在完善阶段,社会对其他专业证书认同度不高。
广东省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要求国际商务专业考生具备中级技能等级证书,高职学院对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的理解包括:“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获得省厅(局)级行政部门或省级(含省级)以上行业学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证书”,“会计电算化、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物流、会计证、物流、国际贸易单证、秘书证、外汇核销、外贸跟单证、涉外秘书、跟单、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货运代理师、英语等级证书等获得省厅(局)级行政部门或省级(含省级)以上行业学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证书”。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都是以初级证书作为专业定位方向,目前少数中职学校已在尝试以中级证书作为专业发展方面,专业技能评定标准难以达成一致,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偏差。
3.国际商务专业实训条件严重不足。
首先是校内实训场地不足,实训条件不成熟。大多中职学校配备实训设备最多的是计算机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实训室偏少,或是实训室尚处在规划建设阶段。其次是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训教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商务专业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中职生技能水平层次不高。
再次是实训师资的不足。在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中,理论课教师也是实训课教师,实训课往往是对理论课的修补或是理论课的延伸,并非参照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建立的实训教学模式,缺乏专业性指导的实训教学导致实训成效不高。
最后,校外实训空白,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有较大的差距。实训条件不足,造成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偏重纸上谈兵式课堂教学,缺乏提高技能水平的平台。
4.缺乏全市性和全省性国际商务专业技能比赛,缺少中职生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PK和交流提高的平台。
中职学校在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中,只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证和校内比赛去评估学生的专业技能,导致专业定位缺失。在广东省2010年高职试点国际商务专业对口自主招生中,只有参加广东省英语口语竞赛获奖而免试入学的中职生。很明显,国际商务专业类技能比赛体系有待建立。
二、改进中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中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是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初中等应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要确立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需要调整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中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特殊性的分析,合理进行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国际商务专业定位错误,专业建设就会迷失方向,要制定具体、明确的培养目标。对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做好就业准备;对升学深造的毕业生,适当加大文化课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的力度,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以满足基本要求为准则。东莞是制造业名城,进出口贸易量居全国之首,要通过合理专业定位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只有不断适应行业发展水平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才能培养出对路的中职人才。
2.建立国际商务实训基地,整合校内外优质的实训资源。
现有的国际商务专业课堂教学很难达到外贸实践操作的要求,可通过统筹建立试点的校级的、市级的综合实训基地,提供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服务具有示范性的实训室。在深圳、浙江、上海等地,国际商务实训室建设基本没有脱离机房加软件的构建模式,不能真正达到外贸实训的要求。建立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构建模拟仿真的外贸实习平台,解决企业实习难的问题;以公司制进行外贸实训,设立岗位、训练业务流程来解决课堂教学的不足。
整合校内外优质的实训资源,重视多层次多角度的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加大实训投入和实训资源开发。中职学校整体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但单一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必须依赖社会资源,依赖政府机关、涉外企业等,尤其是在各实践教学环节上,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为此,打破利用单一校内资源模式,合理配置和优化资源。如在未来的职教园区建立综合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各学校可以共享该实训基地软硬件包括师资资源,解决单一学校的资源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或订单式的人才合作,为学生获取企业实训机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社会、政府及其政策的支持,使学校和企业达成协议,企业接纳学生实践并提供场所应视为社会的责任。
3.统一和规范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材。
由教育部门统一统筹,把学校、企业和行业建成人才培养联合体,统一考证标准和技能培养要求。统一专业建设标准,通过专业研讨会和课程研讨小组等形式进行国际商务专业的中职模式的探讨。确立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使用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用教材,从计算机基本操作、商务英语知识的运用及国际贸易进出口基本业务操作等技能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统一行业技能证书,规范中职学校国际商务证书,考取行业企业认同度高的国际商务类证书。
4.开展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技能比赛,建立规范统一的适合中职国际商务技能评价体系。
由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或企业行业协会来主办国际商务专业相关的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为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树立标杆。技能比赛要与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等学科结合,东莞市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随着英语通用技能转型,商务英语慢慢转化为国际商务专业是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5.需要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专职实训教师的培养。
专职实训教师的缺乏是制约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实训教学的一大难题,实训教师应该既是讲台上的教师,也是本专业、本行业实践操作的行家。可通过与高校、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方式,或通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企业培训等形式,引进和培训实训教师,提高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实训质量。
6.建立“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根据国际商务专业自身特点,构建职业技能模块,每个模块均对应一个相应的行业从业资格证,而每个从业资格证又都对应行业企业中的一个具体的职业工作岗位,职业技能模块中的课程直接选用考证教材,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考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随着广东省高职自主招生政策的实行,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需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当前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进行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国际商务实训基地,整合校内外优质的实训资源;统一和规范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材;开展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技能比赛,建立规范统一的适合中职国际商务技能评价体系;建立“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等。
总之,中职学校专业发展要以行业要求和企业需求为准则,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企业发展相符,人才的后续发展与高职院校相衔接,构建有中职特色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发展服务。
[1]严雪怡.高职与中职衔接中学制与课程问题探讨 [J].职教通讯,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