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高职衔接的几点思考
2014-08-15黑龙江刘立波
黑龙江 刘立波
一、什么是中高职衔接?
中高职衔接是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中高职衔接产生的背景
中高职衔接是由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相同或相关专业进行的一项教学接力。这两个层次的学校是职业教育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中高职衔接使职业教育发生了两个变化:教学内容由重理论向重技能方向转变,教学方向由教育部门制定下面完成,转变成以服务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的教学。
三、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我国的中高职衔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当初规模小、生源单一。到了一九九九年以后,随着大学的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面临严峻挑战,教育部为了拉动中等职教发展出台了支撑职业发展的《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意见》的二号文件。文件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教体系中的龙头地位,促进和加快了中高职衔接。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
中高职衔接有对口升学形式、“一贯制”形式的衔接形式。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的各级职业学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中高职衔接工作,通过对口升学的方式,有许多学生进入了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学习,完成专科或本科的学习。对口升学的成绩计算是专业课200分,数语外300分。这种方式由全省统一命题,重视文化课,专业课以理论为主,近几年为了突出技能,专业课全部变成了技能操作。这种衔接方式的缺点是文化课比重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不大,专业培养目标单一、考试形式单一。
“一贯制”形式的衔接形式,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选择与其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高职学校通过共同研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设置和考核方案。通过两校研究确定整体人才培养目标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各自应该完成的任务,避免教育重复,提高职业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这种方式在黑龙江省的一些中高职学校已经展开,但也有高职学校态度和行动冷漠、社会有质疑的现象。
四、中高职衔接的社会意义
1.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素质,减轻就业压力。
2.通过中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培养多种技能型人才。
3.通过一些中职校与高职校组合与合作,进一步探索与发展内涵式衔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突出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4.构建人才成长的阶梯,让人才技能适应社会。
五、中高职衔接应该突破的瓶颈
1.扩大招生对象范围
应由应届中专毕业生变成应往届毕业生。
2.拓展衔接专业
中高职衔接在专业对口衔接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为核心。但在许多省区进行衔接的专业主要是一些冷淡专业,高职学校才与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衔接,这无疑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和学历提升。
3.完善技能考试的考试要监督机制
在一些中高职衔接技能考试过程中,由于缺乏时时监督,一些评委老师往往不按考核标准评分,这就失去了考试的公平性。
4.开发适合学生技能培养的新教材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核心,所以中高职衔接学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深入调研,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提炼形成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统一开发中高职教材,实现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的有机结合。通过新教材的开发,从而完善技能,提升理论,突出中高职学校的各自任务。只有技能突出了,任务清晰了,才能完成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才有竞争力,中高职衔接教育也会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5.培养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要形成长效机制
为了使中高职衔接工作能做得更扎实、走得更远,本着负责的原则,组织中高职教师“定期研讨、专项培训、经常沟通”。进行培训时,不要局限于高等学院,可以拓展为高水平的行业、企业的培训基地。研讨与沟通也不要流于形式,要形成书面材料,并记录其过程,保证工作的质量。
6.给中高职衔接的学校更多的支持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中职学校受学历、师资等的限制,往往在合作中不能受到高职学校的重视,所以,只有给这些学校更多的实际上的支持,才能让这些学校能在这一衔接过程中更受重视,才能把这些工作做得更扎实。
中高职衔接,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以务实的精神,团结合作,真诚为生产服务就会成为教育界的一朵奇葩。
[1]吴宗保.关于中高职衔接问题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
[2]徐健.中高职衔接:戴着镣铐跳舞.职业教育研究,2004,(8).
[3]龙德毅.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