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动力性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2014-08-15黑龙江朱丽丽

职业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动力性学业困难

黑龙江 朱丽丽

一、中学生动力性学习困难的界定

(一)动力性学习困难

动力性学习困难是指学生缺乏推动学业提高和自我发展的动力而表现出来的学习障碍。它一般是指身心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长期达不到规定要求。

(二)中学生动力性学习困难

中学生动力性学习困难主要包含下列涵义:其一,年龄在13~19周岁的初高中学生。其二,智力正常的学生具备了学习所必需的条件。据有关统计,其中动力性学习困难的学生占57.8%。其三,“动力性学习困难”也指学习进行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状态,而不是依据最终阶段的结果作出的判断。其四,动力性学习困难的程度不等,成因不一。其五,动力性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反复状态。

二、中学生动力性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个体因素

1.个性心理

中学生处在个性心理逐步成熟的阶段,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多表现为:(1)自尊心过强;(2)自卑感严重;(3)逆反心重;(4)缺乏信心,知难而退;(5)自我封闭,交往面窄;(6)易情绪化,缺乏远大目标等。

2.生理发育与心理变化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成熟与第二性征的出现。随着性生理的成熟,他们会出现明显的性冲动,对异性表现为:情感上男女生间的相互吸引和渴望与异性同学的接触,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困惑,一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学习动力。内心渴望独立,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成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为“心理断乳期”。

3.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前苏联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达维多夫称这个年龄为“危机年龄”[3],心理发展与行为表现出不平衡。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作业不认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不遵守纪律、随便说话、擅自离开座位、大声叫喊、严重扰乱课堂秩序,还有些学生为谋求好成绩抄袭作业、考试作弊。

(二)学校因素

1.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两个方面,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备课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符合,教学任务不明确,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不到位,或用之过少,或用之不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质量、教师的领导作风、班级规模、定型的期望。

2.教学方式方法

由于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分数,当学生没有达到教师要求的分数时,学生体验到的就是一种失败感,渐渐就形成一种期待性焦虑,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无奈感,学习起来觉得索然无味,而且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和被动的学习习惯。

3.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分为师生关系和同伴(同学)关系,其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影响学习兴趣和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与家人、同伴的交往中,不断积累起社会生活的经验,获得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等,意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如果交往受阻或限制他们的交往,将会带来压抑、恐惧、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长时间会造成与同学之间有差距,没有兴趣,学习动力下降情绪等。

(三)家庭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主要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过分保护干涉型和严厉惩罚型。前者过分保护干预,使孩子依赖性太大,难以适应社会生活,遇事优柔寡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上表现为死记硬背,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对事情变化往往适应不了。后者严厉惩罚会使孩子内心受到压制,一种是胆怯、自卑和心理失调,另一种是暴躁、说谎、骂人。这种心理不平衡,孩子自身的动力性受到抑制,严重的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挥。

2.家长的价值观

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期望过高。期盼着考入名牌大学,成为家长期望的人,却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变化发展,把学生看成没有选择权利的,被动的个体,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另一种是放任或期望过低。认为读书已没有用,对送子女读书、考大学已失去信心,在这种教育观的影响下,学生觉得前途渺茫、无目的、动力下降,造成学习困难。

3.亲子关系

在中学阶段,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中学生与父母之间逐渐产生隔阂,亦即通常所说的“代沟”,亲子之间已不再无话不谈。在学业方面,考试成绩不理想成为亲子之间矛盾的焦点,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分散注意力,学业受到影响。

4.家庭结构

与家庭结构完整的子女相比较,存在家庭结构缺陷的子女往往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性格上多表现为:孤僻、冷漠、懦弱、乖戾,常常脱离集体。并且,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使他们感觉到自卑,父母吵架更使他们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常常表现出不听课、逃课,有些还表现出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5.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当在学业上表现出成绩下降或不理想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觉得对不起父母,辜负了家庭对学业的支持,常常陷于深深的自责,加重了心理负担,造成学习动力下降,注意力转移。

三、结论

学习的动力具有后天习得的特点,即社会性,受自身、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有时虽有外在表现,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内隐形式存在,需经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才可知晓,同时动力性强的学生也很可能再次变为动力性弱的学生,所以对动力性学习困难的研究比较困难。要允许学生出现反复,要有耐心、爱心和恒心,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1]上海科教所.学习困难学生报告[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23-27.

[2]http://www.lansin.com/zjxl/xlcd/200511/702.html 2008-06-01.

[3]达维多夫.掌握知识的年龄可能性[M].1966:112-113.

[4]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13.

[5]许科红.资助困难学生要坚持育人导向[J].思想教育研究,1997,30(04):66-61.

[6]李长贵,吕淑清,郭鹏.我校资助困难学生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J].煤炭高等教育,1995,20(04):46-47

[7]邓家平.对学习体育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探讨[J].职教通讯,2001,(04):25-26.

[8]储国根.教师要理解困难学生的难处[J].上海教育,1997,(06):59-60.

[9]Bolden,K.A.(1988)A new incremental fit index for gener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Paper presented at 1988 Southern Sociological Society Meetings.Nashville Tennessee.

猜你喜欢

动力性学业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艰苦的学业
困难我不怕
乘用车DCT车型的动力性提升分析与实施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具有家庭干预的HTV/AIDS模型动力性研究
选择困难症
某小型电动清扫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研究
军用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技术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