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天建一座博物馆 被称“建筑一流管理二流人才三流”
2014-08-15《南方周末》
资源导刊 2014年8期
“近三年,我们差不多是以每天一座的速度在建造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
这场博物馆建设热潮才刚刚开始。复旦大学教授陆建松透露,按照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末,全国博物馆数量将要达到4500座左右,到2020年实现博物馆数量增长翻一番的目标。
繁荣背后,隐忧暗伏。多位建筑界和文博界的专家表示,博物馆建筑的大而无当、专业人才短缺和经营机制的短板,正威胁着中国博物馆业的健康发展。“建筑一流,管理二流,人才三流”,正是中国许多博物馆的现实写照。陆建松说,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博物馆建设,更多是长官意志的体现。“很多领导都是跟风,人家多大,就要比人家大。”龚良说。陆建松提供的数据,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博物馆建筑层层加码的过程:1996年,上海博物馆建设时是不到4万平方米;8年后,山西省博物馆已变为5万多平方米;随后首都博物馆更是直攀6万多平方米。地市级的博物馆也不逊色:10年前建设的温州博物馆仅为2.6万平方米,近年新建的成都博物馆、太原博物馆面积翻了两倍多。而2007年建设的无锡博物馆,更是达到了71000平方米。
“一些地方博物馆建筑建造得很壮观,但因为没有收藏和展品,结果博物馆被迫改作大商场。”陆建松说,博物馆的建设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学术支撑——展品收藏基础和学术研究基础。但在诸多学者看来,这两点中国博物馆业均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