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2014-08-15王凤兰
◆王凤兰
(吉林省伊通县营城子镇龙山小学)
一、让兴趣做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
对于小学生而言,之所以怕写作文,主要是因为受成长年龄、心理发育等的限制,在初学作文时难以把握对事物的叙述、描写方法,更难以用逻辑完整、词汇准确的语言来进行写作。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应抓住“兴趣”这一法宝,让兴趣做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对事物的某种兴趣才是让儿童乐于进行的先决条件。从儿童成长规律来讲,兴趣又以是儿童的需要为基础的。因此,只要运用好兴趣这一工具,就可以让小学生把学习作文与自己的某种需要建立起有机联系,使小学生对作文从“苦学”变为“乐学”。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老师可以选取学生们最容易接触到的也最容易进行观察的对象作为作文的主题,也可以选取小学生虽不熟悉但极易引起他们兴趣和好奇心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归纳和想象,再把自己观察和想象的结果写出来。比如教材中设置的“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学校”“我的同学”等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对象,也可以带学生们走进自然,去触摸、欣赏、观察那些美丽的事物,并加以讲解,使学生们看得懂、想得明、写得出。
此外,在批改小学生作文时,老师尤其要注意的是,小学生需要鼓励和夸奖,而非以成年人眼光和原则设置的先决条件。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比如巧妙和构思、新颖的选材、丰富的想象、亮丽的词语、好的比喻等,都可以激励学生勇敢地进行表达和写作,增强他们的信心,最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建立积累素材的习惯
写作必须有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材料,就难以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来。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当前每天承提大量作业、课外实习班、艺术班、兴趣班的小学生,恰恰缺少的就是对事物主动、细腻的观察,更谈不上对事物细节的把握。更为严重的是,为了能够出“好成绩”,很多课外作文班讲解的是如何应付考试,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写出高分作文,限制了小学生的天性。因此,老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积累素材的习惯。比如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要让他们多观察家长、同学、朋友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寻找生活环境中不断发生的变化;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家畜家禽、农业劳作等,都会有自己观察的结果。老师要加以点拨和引导,从典型事件中抓住主题,使学生能够在作文中抒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要在教学中要积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事、身边人、身边物、心中情,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文章,只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勤做记录、善于积累,就会拥有永远写不完的素材。如指导学生写《妈妈的手》,很多学生会对妈妈手的形状、外表进行描述,有的会从妈妈手的外表进行抒情,讲述妈妈对自己的爱。而有的学生会从妈妈手掌的温暖来讲述一个感人的小故事。要知道,孩子们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是很惊人,老师要尽量少地进行限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三、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因为阅读是一种间接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非常重要的手段。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锤炼语言,提高审美水平,进而增强写作的能力和技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标还规定了小学生每个年级的阅读量。因此,老师不要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是要适当地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多接触有益读物,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教育界多年来一直提倡的,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很多时候,小学老师在布置作文时仍然习惯于提出很多条条框框,让学生们顺着老师设定好的方向来进行写作。这样,就会严重地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应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展示,调动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鼓励学生放胆表达。比如,让学生写云,学生们一般会从云的形状、颜色开始着手。老师应适时地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对云产生想象,从而把云进行比喻或拟人化的描写。同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云的影像资料,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比如为学生们播放《暴力云与送子鹳》的动画片并进行讲解,不仅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更可以使他们从更丰富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
[1]颜亚红.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考试周刊,2009,(7).
[2]何冬霞.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才智,2010,(6).
[3]段亚平.丰富作文教学 让个性绽放异彩.快乐阅读,2013,(6).
[4]陈天笞.小学作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作文辅导,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