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启学生自主学习之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方式初探

2014-08-15赵丽兰

中学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王维教学方式探究

赵丽兰

我在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经常被孔子与其弟子那种融洽的交流氛围所感染。试想: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听着弟子们自由地交谈,抒发心志,对于一个老师,这又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主体地位日趋明显,甚至教师几乎就成了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必须对老师言听计从。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达不到有效培养人才的目的。这也引起了教育专家的深思。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而“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又是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学习选修课时采用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设置选修课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转变单一的、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决定学生学习方式的选用。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尽情交流,积极勇敢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伯尔的《在桥边》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请同学们读课文,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并要求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自由讨论。讨论完后,同学们发言很踊跃,有个同学首先站起来说:是表现爱情,是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听完第一个同学发言后,马上有个同学起来反驳:不对呀,看小说的结局好像不是完全来表现爱情的。马上有同学接着: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结合背景进行思考。教师适时点拨: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我们确实需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来思考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留心一下,文中除了写“我”,还写到了“他们”,“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色、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经过老师提示,有同学接着发言: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小结: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这样,通过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题,以培养他们自主钻研教材的习惯

比如,我在教《丹柯》一文时,在关于丹柯这一人物形象上,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1)丹柯为何以德报怨?(2)丹柯为什么在人们绝望的时候挺身而出?(3)是什么使丹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带领族人,这是他的职责吗?教师适当提示,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在悲剧探因问题上,学生又提出了如下问题:(1)心掏出来还能活吗?丹柯为什么要取出自己的心?(2)为什么最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3)为什么要用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教师学生们的发现小结:(1)小说是戏剧性的,丹柯掏出自己的心照亮前程,然而族人却踏碎了他的心,出乎意料,让人深思。(2)文中有较多的内容被模糊处理了,因而小说有着不尽的意味。在探究小说主题时,学生问题更是多样化:(1)为什么他不带领族人杀回去,消灭侵略者?(2)族人为什么不敢和外族拼了?(3)文章为什么不以人们最后都醒悟过来而结尾?教师引导思考,如果情节真如问题那样,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让学生明白小说的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就这样,在选修课教学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问题,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养成了深入钻研教材的习惯。

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我在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时候,就充分利用每个单元后面的推荐作品,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讲台充当了“小老师”。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同学在讲述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之前,先来了这样的一段开场白:“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心灵世界,有谁曾经坐在阳光下的门前,坐在树木中间,从日出到正午,甚至黄昏?有谁曾在宁静中凝思,听听风,看看云,认一认草木,注视以下虫子爬动?又有谁曾为自己特意找一个幽静的树林或一块碧绿的草地,坐下,躺下,倾听树林中鸟鸣风吹,感受蓝天白云的一望无垠?再问一问,有没有人会花一整个晚上守候在电视机旁,轮流看100个频道,将遥控器的按钮翻来覆去地从头按到尾?又有没有人在周末将自己泡在网吧里,或邀几个朋友逛大街?说起来让人难堪,当我们的眼光和心灵局限在这狭小的视听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生活的内容竟然如此贫乏和单调,生命竟会这样充满喧嚣和浮躁。我们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另外一些人,或者曾经有过另外一些人,他们过的是别样的生活。比方在王维的世界里,我们就常常看到他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更多的余地。月亮升起在他的世界里,清泉在他的心中唱响;他一边弹琴,一边又兴之所至地长啸。今天,就让我们暂时告别喧嚣的世界,走进王维幽静清淡的世界,去体验一种难得的温馨和恬静,相信我们的心灵也将得到极大地放松和净化。”顿时,教室异常安静,同学们的心一下子全回归到王维的世界里去了。接着,她又有条不紊地讲解了诗句。末了,又是这样地结束:好了,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已经欣赏完了。在诗人王维的世界里,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一种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地感受的。我们每天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也许真的厌倦了吧。不如去郊外吹一吹风,看一看远山绿水,听一听鸟鸣虫叫,让自己的心灵也放松一次。这样让学生自行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熏陶,可谓一举三得。这样教师尝试着大胆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刚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学校来说,如何上好选修课是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挑战,我们惟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思考,不断探究,才能不违背设置选修课的初衷,充分发展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使他们逐渐意识到在语文学习中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潜能,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上表现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

猜你喜欢

王维教学方式探究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走哪条路好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