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8-15黑龙江胡明武
黑龙江 胡明武
一、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偏低,违纪现象频发
首先,汽修专业的学生与一般中职学生一样,普遍具有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偏低的特点。从生源来看,目前中职汽修专业所招新生大多是中考、高考落榜的学生,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相对较低。其次,一些汽修专业的学生认为选择汽修专业,无非是为了学一门修理汽车的技术,凭借一技之长将来求职谋生。带着这样的心态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心理往往是消极的。其次,汽修专业的学生大都是15~19岁的男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尚未成型,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逆反和偏激心理。受一些影视作品中的“江湖义气”之风影响,男生之间常会发生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缺课、旷课等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以上这些因素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
2.德育教育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内容空泛、形式陈旧,注重共性教育、忽略个性教育等问题。在内容方面,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许多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思想灌输;在过程上,德育过程形式化、简单化也是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高压式管理、过于注重形式的管理仍然较普遍地存在于中职学校中。通过调研得知,学生普遍反映对于日常例行开展的班会或校会,校领导或班主任所讲的内容大多是普遍、全面的大道理,他们都很少听,甚至不听;而平时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也往往只是发现问题后才找学生进行谈话,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
3.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汽修专业学生道德水平产生消极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促使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一些社会丑恶现象频频发生,这些现象都给正处于青春期的汽修专业中职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腐蚀他们的识别能力,导致他们心理出现扭曲,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这些现象也极大地影响、挫伤了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了思想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德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不能否认,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抱着一种消极的心态前来就读,因而他们的学习态度并不明确,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同时,一些学生对自己的现状也感到自卑,认为自己是中考落榜逼不得已才来读中职的,并因此自暴自弃。要改变这些消极的心态,端正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应让学生理解和明确选择中职学校,选择就读汽修专业的广阔前景,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正能量。应让学生明白在经济社会中,无论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的发展都是缺一不可的。此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经济发展形势和汽车行业发展形势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态势和就业前景的广阔。
2.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由于汽修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男生,他们的情绪波动大,感情容易冲动,容易意气用事。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并把握好分寸。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经常和学生谈心、交流,同时要以心换心,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男子汉”、“爱面子”的心态,尽量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维护他们的自尊。同时,应在班里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激发学生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在班里树立优秀的榜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正。
3.更新德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应扩充和更新道德教育范围和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主线,把当今社会最先进、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其次,应加快校园基础环境设施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后,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阵地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德育内容还是德育方式,都应与时代特点相结合,与学校实际情况、社会环境、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方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认识社会新形势,学校可以依托有合作关系的汽车行业企业对汽修专业的学生既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又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其次,家庭教育在汽修专业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基础和定向的作用,因而家长应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最后,学校对汽修专业的学生担负着德育的主要任务,应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相信通过三方的合作和努力,一定会使学生德育教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1]张志红.技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4,增刊.
[2]李永珍,王澄英.谈谈技校学生的特点与教育[J].山东省团校学报,1995(2).
[3]张喜生.新形势下技校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思考及对策[J].中国培训,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