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

2014-08-15山西和存芬

职业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理想规划

山西 和存芬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它包括选择什么职业,以及在什么地区和单位从事这种职业,还包括在这个职业团队中担负什么职务,及实现这些设想的措施等内容。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个人就业、择业、从业、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职生正处于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对职业生活倍感兴奋与好奇,却缺少理性思考与设计,他们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诸多不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品行不良等问题。所以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尤显重要。

一、规划应建立在理想确立的基础上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工作事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中职生有了正确的职业理想,才能展望未来、珍惜现在,才能自觉地、目标明确地锤炼和提高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多的中职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明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自己与职业需要之间存在的差距认识不清,75%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上网、聊天、玩游戏上,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思想和行动上放松自己,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中职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己的将来有所规划。明确的理想和志向是成才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了解自己可能从事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二、规划应以中职生的自我认识为出发点

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自我认知是否客观准确,直接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认识自我主要是了解跟职业相关的方面,如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短处等,只有明确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既不高估自己,又不妄自菲薄,从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与自己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个人能力特点等方面相结合,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一些测评工具来了解自我,也可以用经验法来自我评价,如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直接的自我评价,就是要认识到自身具有的条件,包括健康情况、心理状态、情感特点、兴趣倾向、知识水准、专业特长、智力情况、能力特点;间接的自我评价,即通过家长、老师、同学甚至朋友等从全方位、各个角度来评估自己。

三、规划还应综合考虑外围因素

关于外围环境方面的因素具体包括:家庭的期望、社会的需求、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兴衰及政策法律的影响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现实的社会环境,在客观认识自身条件、现实环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引导学生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当地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哪些人际关系资源有助于实现职业理想;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要知道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了解相关政策法律。地利,就是要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尽可能利用区域的经济发展机遇;人和,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熟悉自己所在学校教师和同学、朋友的人际网络,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并善于从人际网络中寻找对自己未来职业有积极意义的成员,多向他们学习,多与他们交流,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成分。

四、规划以目标的确立为关键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分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和近期目标。长远目标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骨架,决定职业生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中职生奋斗的方向;阶段目标是实现长远目标的重要保障,是通往长远目标的台阶;近期目标是最重要的阶段目标。对于中职生来说,为职业生涯发展制定长远目标,科学规划阶段目标都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因此应拿出更多的精力关注近期目标。心理学实验证明,太难或太容易的事,都不具有挑战性,也不会激发人的热情行动。因此,目标的确定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近期目标对职业能力、思想品质、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什么要求,分析自身兴趣、性格、能力等个性特点与近期目标要求的匹配程度,从中找出与近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归纳出自己在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缺点,针对性地制定一个明确、详细、可实施的改进方案。其中,应包括技能的提高、知识的学习、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弱点个性的调整、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职业经验的积累等。制定目标一定要适合自身的特点,高低适度,要求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并限定时间,没有余地。只有这样目标才具有行动指导和激励的价值。

五、规划的实施在于管理

“计划赶不上变化”,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和认知的成熟,有的时候需要对规划做评估和调整,才能使之行之有效。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把制定好的规划放在一个经常能看见的地方,保证能常回顾自己的构想和规划;其次,必须根据实施效果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检查与修正,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合理、更有可能实现。

总之,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坚持不懈,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行,相信每一个中职生都能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理想规划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