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社会工作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启示

2014-08-15河南胡新平

职业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病患

河南 胡新平

医疗社会工作是指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疗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来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预防以及康复工作,并解决病人由疾病带来的家庭、工作、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或危机。最终达到增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近年来,伴随着医疗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重视医疗社工的角色和作用。但由于岗位设置的滞后和拥有医学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人员的缺乏,配置医疗社会工作岗位的医疗机构十分有限。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中,由于缺乏对医疗社会工作的认知和缺少购买医疗社工岗位的资源,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没有设置医疗社会工作岗位。客观上造成了医患之间缺少专业的沟通中介。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医学和护理常识,还有必要了解医疗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这也对护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将医疗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及专业知识融入护理专业教学,不仅可以拓宽护理专业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

一、医疗行为与整体观下的个体

作为生物医学的研究对象,个体被视为一个孤立的个体。现代医学的分科突出体现了其对个体的割裂的认知。基于临床诊断的病因分析导致了医疗行为中对个体的部分的关注。与此不同的是,在医疗社会工作中,个体被视为一个整体,不仅是指各个部位和器官组成的生物机体,而是身心合一的社会性个体。因此,医疗社会工作在关注病患的肌体健康的同时还强调病患心理的健康。这种身心合一的个体观念有助于对病患全面的关注和护理。在护理教学中,要明确所护理的不仅仅是病患的身体,还应当关注病患的精神状况和心理动态。

二、以人为本的的价值观念

医疗社会工作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人的价值和个体的需要,并以此为依据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量身打造适合病患的医疗方案。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医疗社工充当了病患和医生之间的中介,帮助病患及其家属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疾病与治疗方法。这就要求医疗社会工作者要同时具备生物医学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知识。这种人文关怀要求社工要在工作中耐心倾听病患的需求。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除了公认的临床操作和基础医疗常识是护理人员需要学习的基本技能,还应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并且以此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价值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个体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尤其要重视个体的特殊性。避免制式化的医疗服务。

三、价值中立的沟通立场

医疗社会工作者在医生与患者间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如何定位自己是他们所要面临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医疗社工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区别开来。医护人员常常被视为生物医学的信徒和代言人。患者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的诊疗,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处于决定和支配地位,患者则处于服从地位。面对医患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与矛盾,病人常常被冠以愚昧和盲目的标签。医疗社工作为区别于医护人员的职位设置,保持着价值中立的原则,并不以医生的决策和生物医学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也不因为对病人的关切而丧失自己的专业性。尊重医护人员工作的同时,更要认识到病人作为病痛的承担者和医疗行为承受者的立场。在协助两者进行协商和沟通的时候不偏颇、不盲从。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正视生物医学的边界和缺陷,承认生物医学并非是全能的。直视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从而能在护理工作中不盲目迷信生物医学,在对待病人时更加客观。

四、历时性的医疗服务

医疗社工的工作尽管繁复多样,但也是细致的。这些医疗社会工作者不仅仅为病患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安慰,还帮助他们配置医疗辅助用品。最关键的是,要维护病患的合法权益。从时间上来说,医疗社工的服务时间并非仅仅是医疗过程的短暂片刻,而是历时性的长时间服务。这种观念使医疗社工的服务时间延长,同时服务责任也大大的加强了。传统医务工作者往往认为自己和病患的关系在病患离开医院后就终结了,缺少对病患病愈和再社会化得关注。而这种历时性的医疗服务将医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延长了,病人得以享受到更加细致的服务。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学生应当明确自己服务的历时性,在服务病患的同时关注病患在恢复和重新融入生活过程中的状况。从而达到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目的。

五、助人自助的服务目的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精神和重要目的,旨在表达帮助案主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并最终使其重新投入到生活当中。医疗社工在帮助病患恢复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病患对自身的身心重建和对生活的重建。这种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使病患实现可持续的生活。值得澄清的是,受疾病对个体的侵害的客观决定。医疗社工的最终目的并非是使病患重新回归、痊愈到生病前的状态。而是要帮助病患适应、接受患病后的自己,并且保持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漫长的恢复过程。这种助人自助的服务目的可以帮助病患在经历疾病之后重新回归家庭与社会。在护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也要贯彻助人自助的服务目的。除了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护理人员要引导病人接受患病的现实,以乐观的心态接受全新的自己。例如,在术前谈话和术后护理中,要在保护病患的同时,如实的、逐步的反应病患的真实病情和恢复现状。

六、对法律的尊重与了解

医疗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能就是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面对由漠视法律所导致的医患关系冲突的频发。医疗社会工作者有义务保障病患的知情权、隐私权、平等医疗权等权利。由于不少患者缺少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在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时,病患不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法律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或者干脆采取暴力的手段来维权。这种对法律的忽视是医患冲突激化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与资源,及时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和建议,有助于在保证患者权益的同时维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设置法律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尊重法律的意识。并且学会利用法律保护病患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结合医疗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念、服务目的、服务时段等方面的优势,本文建议将这些优势结合到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在医疗社工尚未普及与完善的今天,这种推广和结合将会帮助学生取得更加全面的工作技能,适应全新的护理工作需求。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病患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青春社工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社工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