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2014-08-15黑龙江徐彬郑彤

职业技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生产性校企

黑龙江 徐彬 郑彤

长时间以来,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之间仿佛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这就是书本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的差距。如何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实现学生从课堂到厂房的“无缝连接”,是真正考验一个职业学校“功底”。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探索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解决了资金难题,而且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生产环境和产、学、教一体的教育教学环境,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

1.地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工业基地,这里不仅有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齐齐哈尔第一、第二机床厂、北车集团齐齐哈尔轨道装备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北方和平机械厂、齐齐哈尔铁路工务机械厂等大型制造业国有企业,还有齐齐哈尔红旭达科技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华胤钢结构有限公司等知名度很高的民营企业,其它各类中小加工制造企业更是星罗棋布。技术工人岗位需求量增大,这给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对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过程非常特殊,加工设备多样、结构复杂,生产加工过程变量多,实习课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材料、刀具,需要配备各种量具,实习费用极高,实习实训高投入、高消耗已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校企合作创办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1.建设全方位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除了必要的硬件设施以外,还由实训车间、编程室、资源平台、电子教材、视频教学课程、网络课程、仿真实训软件等组成,是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环境。在保证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使用方便的同时,探索校企合作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从而在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上确立专业的鲜明特色。

2.为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新设备、新技术的涌现,对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有了新的要求。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生产过程中实际加工产品的能力,适应企业操作岗位的要求,从而为齐齐哈尔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也为本地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深化改革进行前瞻性探索。

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步骤与内容

学校为了顺应地域经济发展对机电人才的迫切需求,开办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增加了加工制造专门化方向。为此学校领导专门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等,对机电类专业发展开展市场调研和发展规划论证,最终确定了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和基地运行机制的三步策略。

1.引进人才打造精英教学团队

建设之初,从兄弟院校引进一名在数控方面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级教师,该教师曾在德国经过专门培训,指导的学生参加国家数控技能大赛荣获过二等奖,学校委以重任,破格提拔为实训基地及教研室主任,同时聘请合作企业6名能工巧匠为兼职实训实习教师,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并指导学生实践训练,教师与技师形成高低搭配教学团队,教师的理论与技师的实践能力互相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形成理论新、技能强、水平高的双师队伍,这些为顺利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提供了人才保证。

2.校企合作 扩大生产性实训基地

两年来,学校利用中央财政和黑龙江省配套的资金按照实际生产标准购置加工设备,并通过广泛校企合作积极与哈尔滨铁路局工业总公司齐齐哈尔工务机械厂等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与协商,成功地将两家企业设备引进学校。

目前,我校生产实训基地已经形成规模,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能够承接社会各类生产任务,从而为学生的生产实训提供设备保障。

3.改革教学模式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

学生不再单纯地到教室里上理论课,而是深入在车间里,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生产即实训,实训即生产”,让学生参与整个生产过程,实习指导教师将每项生产任务作为一个项目开展教学,现场讲解分析,解决图纸上和加工工艺上的技术问题。生产性实训教学实施过程,将“工”与“学”、“教”与“学”有机结合,使教学从课堂直通车间,学习与就业顺利接轨,让学生逐步提升适应能力,不断积累工作经验,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尽快向员工角色转换。

4.滚雪球式发展 实现造血机能

基地建设初期,实训需要的材料和资金严重不足。实训基地不等不靠,以赊购材料加工低端产品开始,维持后续生产所需的费用,再不断的扩大产品种类,随着学生加工水平的提高,教师经验的积累,订单种类也不断的丰富,利润逐步积累,产生的效益可以维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实现真正的造血机能。

目前,由机电类教师、技师、优秀学生为主导的实训基地可以承揽更多的精密度高的高端产品,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带来丰厚利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社会知名度。

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学校、各企业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个方面密切合作,深入剖析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探讨基地建设的目标、原则及措施,最终确定了“校企共建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为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为了能够将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引入实训基地,通过以产品生产为载体的过程,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双方在基地建设资金、设备、人员上给予大力支持。

通过校企合作组建高水平的建设团队,吸纳素质优良、敬业奉献、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邀请机电行业专家、学校基地负责人、职业教育专家给予指导,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制定了《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形成制度先行、标准先行的建设机制,完善教学关键岗位津贴制度,并将基地建设纳入学校教学工作奖励条例,同时引进了企业文化,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规范和规则制度,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创造良好氛围。

五、生产性实训基地成果喜人

1.校企双赢资源共享

设备的增加与更新,使基地的生产能力有所扩大,实训项目有所增加,每个学期安排学生实习实训由原来912人天的增加到2090人天,还增加了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项目。

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校企互为挂牌,成为了三家企业新工人岗前培训、订单培养基地,解决了企业培训职工无场地、无师资的困难。

2.提高专业技能更好服务社会

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对接“产业”、“岗位”和“技能”的可能性。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行企业化建设和管理,以生产任务做为实训项目,以普通机械和数控设备加工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为主要实习内容,承接了中国一重、齐齐哈尔北方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机械零部件加工订单。将实际的企业生产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学生实训时,采用以生产代替实训,达到能够不需要学校后期投入,实训基地能够自行运转,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实训材料费、工具费外聘教师工资费、水电费、设备维护费,形成了自我造血机能的良性循环。

可以看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一个窗口,让我们学到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学生通过实训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较高的工作技能,毕业后就能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目前,我校的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每个毕业生都有多家单位可供选择就业,呈现毕业生供不应求喜人景象。

3.加强实践锻炼锻炼“双师”队伍

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有丰富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教师队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教师通过深入到“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实践锻炼并承担实训指导,不仅具备“双师”素质,而且全面提升了专业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

学校鼓励专任教师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我校机电类专业教师参与了“车磨车床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控制”、“轴端钻孔攻丝机的PLC控制”、“普通车床的数字化改造”等多项技术革新项目,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理论的指导作用,也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两年的建设,使本专业教师成为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不仅要满足实训教学和产品生产需要,同时也要为行业培训、技能鉴定、新技术推广、教师科研等服务,在一段时期内,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完善。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生产性校企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齐齐哈尔冰球城市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