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汀古城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2014-08-15欧雪婷包晓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长汀文化名城古城

欧雪婷,包晓莉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长汀依托其传统城市格局、历史街区、不同时期的民居、革命遗迹、客家文化,于1994 年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长汀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长汀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长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长汀是红色历史文化名城、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唐宋古城、客家首府、革命圣地的历史地位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

(一)浓郁的客家传统文化特色

客家先民在中原文化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客家文化。有“活在21 世纪的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话,独树一帜的客家山歌、“十番音乐”、八闽绝响“公嫲吹”,其中“十番音乐”、“公嫲吹”已被公布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纯朴的客家风俗反映了浓郁的客家风情,“客家菜系”美食享誉海内外[1]。

(二)彪炳史册的唐宋古城

千年的汀州留给世人众多的文物古迹,如始建于唐代大历四年的古城墙、古城门、古城楼;宏伟壮观的明清两代汀州试院、气势恢宏的汀州府文庙;被誉为妈祖祖庙之一的宋代天后宫;独特罕见的唐宋古井“双阴塔”以及别有风情的唐宋古街[2]。

(三)独具特色的客家古民居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城堡”,现存各式客家土楼30 多种,2 万多座。府第式建筑风格的九厅十八井、牛角屋,与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一颗印”、广西甘栏式建筑并成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的围屋,这些都是极具特色的客家古民居。

(四)“红军故乡”的革命圣地

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是红军入闽后军威大振的地方。在长汀,红军第一次穿上了统一军装,进行了建军以来第一次阅兵,第一次领了四个银元的军饷,有了第一所红军医院——福音医院,建立了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福建省苏维埃政府。2004 年长汀县红色旅游被列入全国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五)丰富且高质量的自然资源

长汀自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古有“汀州八景”之称,且多在城区周围。汀江发源地龙门、大悲山、官坊溶洞、四都归龙山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归龙山、三江源有成片的红豆杉群和天然建柏林,其中有树龄超过三百年的“建柏之王”。水域风光最为独特的是河田温泉,出口水温80℃,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医疗保健,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长汀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状况

(一)长汀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由于经济落后,这几年长汀才开始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大规模的保护与开发。2012 年成立“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及古韵汀州开发有限公司”[3]。自2003 年起,每年10 月这里都举办美食节,吸引游客。这些举措使长汀逐渐被更多人所知,长汀的部分客家文化、美食文化得以延续。但由于经费不足及缺乏长远规划,导致部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被破坏。

(二)长汀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重视力度不够,保护意识薄弱

政府领导对长汀红色古城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知识缺乏,资金投入不足,同时对于红色、古城景观资源保护在理论宣传上的不到位,使得人们缺乏对红色资源保护知识的了解及责任感,再加上当地群众没有尝到保护所带来的好处,致使他们不但没有保护好长汀特色景观资源,甚至还为了某些利益破坏它们。

2.管理机制不完善,资金缺乏

虽然2000 年长汀就制定出台了《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但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多方管理是制约长汀特色景观资源保护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由于长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资金积累和投入能力较差,资金缺乏成为古城、红色资源保护面临困境的直接原因[4]。

3.缺乏整体长远规划,城市定位不明确

长汀红色古城近些年为了发展工业,从交通、建筑等多方面对长汀古城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破坏,使它慢慢失去如“客家首府”、“红色上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等的光环。长汀城市发展定位不明确,以致长汀发展缓慢,城市特色不明显,无法吸引外来投资者。

4.专业人才稀少,理论缺乏支持

长汀属于经济相对落后、条件相对艰苦的革命老区,再加上地方政府机构在人才引用方面缺乏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无法吸引专业人才,以致从事长汀红色古城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强,难以使长汀红色古城得到正确有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三、长汀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开发策略

(一)增强保护意识,引进保护规划专业人才

首先,要提高领导、工作人员和村民对文物建筑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其次,要让当地村民充分认识古城的历史价值及传承自已的城市特色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再次,引进古城保护规划专业人才,提高管理人员总体理论水平,确保保护工作不走弯路,避免红色古城因保护方法不当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二)完善管理机制,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

当前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文物和文化保护工作必须以政策支持为前提,这绝不是专家学者和民间力量所能代替的。就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当前面临的困难和任务而言,政府应该从舆论导向、政策环境、资金投入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二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进长汀与海内外的联系,并利用媒体多渠道地进行宣传,扩大城市知名度。三是细化古城保护相关实施细则,拟定相关的奖惩措施,明确相关管理机构的职责并接受社会的监督。四是建立名城保护专门机构,赋予其在政府涉及古城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决策时的参与权和否决权,并采取“财政拨一点,向上申请一点,开发商赞助一点,老百姓筹集一点”等多种筹资方式建立名城保护专项基金。

(三)明确城市定位,高起点整体长远规划

长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充分体现了长汀古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体现了长汀古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定位上,政府部门不应过度追求工业的发展。为发展工业而放弃古城,只会使长汀失去自己的特色,使城市价值降低。政府应主打古城这一主牌,做大做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品牌,以古城特色吸引游客,带动红色旅游、客家文化及寻根游的发展,以旅游促保护,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要使长汀红色古城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高起点整体长远规划,避免文物古迹遭受不可逆的破坏。

[1]何郑莹.裘行洁.徐建刚,等.福建长汀特色分析与保护[J].规划师,2005,21(6):27-30.

[2]傅生生.历史文化名城长汀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3(3):24-26.

[3]黄启元.长汀打造“客家首府-红色小上海”海西西部名城[EB/OL].http://www.longyan.gov.cn/rdzt/hxjs/zhdt/201003/t20100326_133415.htm.

[4]郑良军.红色旅游发展与红色资源保护的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1:58.

猜你喜欢

长汀文化名城古城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通海古城缀记
良渚古城
发生在长汀的红色历史故事两则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长汀:造福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战
福建长汀:创新推进基层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