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平台问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对策探索
2014-08-15米华全程海苗
米华全 程海苗
(1.电子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四川成都611731;2.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信息平台,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占网民总人数的81%[1]。微博与微信在舆论监督、文化传递、社会守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能量。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我国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领导干部微博720个。微博不仅为广大民众表达政治意愿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可以说,“微平台问政”已成常态。微平台问政,主要是指政府运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进行网络宣传、网络决策、网络答疑,从而缩短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微平台问政的特点和目的与党内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很大程度上的契合,为新媒体背景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和路径探索。利用微平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也是政府工作的一种创新。
一、微平台问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和党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统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微博、微信等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平台,突破了传统“一对一”的信息传递方式,变为“一对多”“多对多”等传播方式,开启了新媒体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微博、微信等微平台问政的兴起,是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它是现代新媒体技术和政府行政的有机结合。微平台问政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信息的海量性,使得领导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听见“被沉没的声音”,成为党和政府访民情、听民意、集民智、解民忧的重要窗口。第二,新媒体特殊的话语方式,改变了官员打官腔的诟病,群众意见、群众声音的重要性被提上日程。第三,真正体现了群众路线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群众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第四,新媒体裂变式效应,使得信息在短时间实现大范围传播扩散。因此,把握微平台问政的效应,是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二、微平台问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2009年11月,云南省政府新闻办针对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群体性事件,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及时对事件做了说明,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自此,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领导干部在第一时间进驻微博,以至“微博问政”在引导舆论、打击谣言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政务微博、微信除本身建设存在着形式旧、呆,内容空、虚,更新少、慢等主观问题外,通过微平台问政践行群众路线还面临着政府公信力侵蚀、舆论引导权转移和数字鸿沟等诸多客观问题的挑战。
1.新媒体考验政府的公信力。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发微博称将派工作组赶赴灾区考察灾情。微博刚发出便引发网民的质疑,认为“考察”的表态缺乏救灾的诚意,在这条微博下面出现了整齐的“滚”字评论队列。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民众对红十字会不信任的程度、范围不断发酵扩大。在新媒体浪潮影响下,政府公信力的弱化和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信任政府的制度。认为政府的某些制度不具备合法性、科学性,如孙志刚事件让公众对劳动教养制度产生了质疑;毒奶粉事件让公众对食品质量监督制度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第二,不信任领导干部。辽宁省某市委书记与环卫工人一起扫大街偶遇出租车司机等,被网友批评为“作秀”、不务正业。同时网民对领导干部不信任的深度挖掘也为公众带来了一大批“远房亲戚”:陕西“表叔”杨达才、福建“表叔”李德金、番禺“房叔”蔡彬、合肥“房叔”方广云和郑州“房妹”等[3]。第三,不信任政府表态。河南光山22名小学生被砍伤后,当地政府反应迟缓,无故取消原定的新闻发布会,民众当然无法信任官方的回应和公布的“实情”。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促使民众选择新媒体的力量去探索真相、捍卫真理。
2.谣言有了滋生机会。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大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心环节,再由意见领袖转达给相对被动的一般大众,其模式如下: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大众[4]。在这个模式中,意见领袖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他们一般都是在某个领域内地位显著的个体,因此拥有绝对的舆论领导权。新媒体的蓬勃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开启了一个话语权的平民时代。微平台问政的应用,使得掌握舆论引导权的意见领袖的中心地位发生了转移。由于舆论引导力的弱化和分散,大众可以畅所欲言,使得谣言也有了滋生的机会。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利用民众的愤世心理,散布一些内容没有得到确认、事实缺乏根据的信息,这种信息通过自然发生、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道中流传,容易伤害个人、社会和国家。
3.数字鸿沟影响微平台问政的良性发展。数字鸿沟,简单地说,就是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在网络环境下,富者更容易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而获取的信息相对于未拥有信息传播工具的穷者会更多,造成两者之间的鸿沟愈来愈大。新媒体时代,网络资源分布不均匀易导致群众获取信息的差距变大,无法保证“信息贫困者”的政治参与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农村的网民普及率仅为城镇的三分之一,大部分网民集中在内陆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可见,网络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受经济情况的影响,数字鸿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网络资源的分布不均,在微平台问政的参政议政者中很难见到网络弱势群体的身影,微平台问政难以获得所有网民的声音。
三、微平台问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策略
1.塑造新形象,维护公信力。公众对政府角色职能的认知,常常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个体形象的认知实现的。如果领导干部个人工作作风公道正派、素质过硬,就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展现政府的正面形象,反之亦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就曾指出,“权威……总是会用各种仪式和人为的神秘气氛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屏障,这些形式和神秘气氛的作用在于阻止过往甚密,因此给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制造理想化的机会”[5]。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把关人可以通过信息过滤筛选,构建起一道神秘的屏障,为领导干部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也树立了政府的权威。新媒体则打破了这种神秘的状态,它不仅能展现领导干部在前台的风采,也能涉及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导干部的不慎言谈举止、不当行为作风都有可能被网友抓住,发酵成为焦点事件。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只有更加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用自己的积极言行在新媒体时代树立良好形象,才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2.应对新环境,掌握话语权。《危机管理》有一条重要的“3T原则”,它强调危机处理时把握信息发布的重要性:Tell your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强调组织牢牢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Tell it fast(第一时间提供情况),强调危机处理组织应该尽快不断地发布信息;Tell it all(提供全方位情况),强调信息发布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6]。其实,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重要平台,为政府实现危机信息的及时传输,树立正面、权威的形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然而,部分领导干部墨守成规、思想保守,在面对突发危机状况时,不是及时主动地提供全面真实信息,而是反映迟滞、出言搪塞,“捂盖头”“打官腔”,极力遮掩,导致信息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还有的地方政府采取“热回应冷调查”的拖延战术,寄希望于事件不了了之。这样的结果是,公众无限想象,谣言无限扩散,媒体无限炒作,真相被谣言掩埋。当民众对政府的第一印象形成之后,政府无论怎么解释、澄清、辟谣已于事无补,不满情绪在民众中不断累积,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不断受到侵害。“别人说不如自己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一定时候说不如第一时间说,尽快说不如抢先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大家说不如专人说;分别说不如统一说,用技巧说不如用事实说”[7]。因此,新媒体时代,政府面对危机事件和公信力挑战时,应当第一时间把握话语权,引导舆论的走向,化危为机。
3.利用新媒体,发挥“政”能量。当前,随着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共服务平台数量的攀升,开设范围和领域的扩大,微平台问政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政务微平台已成为网络舆论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及时发布信息、把握话语主动权和塑造政府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微”概念的发酵,领导干部主动接触新概念、掌握新技术,在新的传播平台上主动作为已成为当务之急。正确使用新媒体、运用新技术、管理新传媒,将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8]。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新媒体方兴未艾,若政府能够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在危机事件处置中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问民需、问民计、问民政,才可能成为人民群众真正的“好友”,融入“朋友圈”,最终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提高政府行政能力、行政效率、行政质量。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2]商志民.论党的“群众路线”[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3]赵冬晶,骆正林.自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如何应对“塔西佗陷阱”[J].阅江学刊,2013,(5).
[4]喻国明.直面数字化:媒介市场新趋势研究[J].新闻实践,2006,(6).
[5][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英]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M].陈向阳,陈宁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7]蒋建国.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10).
[8]2013年关于新媒体的猜想[N].人民日报,201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