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恩格斯对《资本论》大众化的贡献
2014-08-15张亮亮
张亮亮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091)
推进科学理论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创立之日,就是其大众化进程的开始之时。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不仅比较早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一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资本论》的写作提供了物质支援和宝贵资料,还毕生致力于这一著作的通俗阐释和广泛宣传,推进《资本论》的大众化。归纳总结恩格斯对《资本论》大众化的伟大贡献,对于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慷慨直言:建议《资本论》第一卷通俗阐释
通俗阐释是科学理论大众化的内在要求。《资本论》第一卷是《资本论》丛书中马克思唯一生前真正完成的作品。1867 年,为了向恩格斯征求对即将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的意见,马克思向恩格斯致信说“请把你的要求、批评、问题等等都写到清样上,这对我非常重要。”[3](P331)恩格斯认真阅读清样,对全书不吝赞美之词,同时又直言不讳,致力于该书的通俗易懂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阐述方式上,强调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和原则,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表现,是“修正过”的历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4](P603)恩格斯建议马克思在抽象叙述的同时,突出“历史检验”的重要性。例如,关于“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内容,他曾特别强调:“把这里用辩证法获得的东西,从历史上稍微详细地加以证实,就是说,用历史来对这些东西进行检验……从而用历史方法向庸人证明货币形成的必然性并表明货币形成的过程。”[3](P308)关于“爱尔兰”等相关内容,恩格斯认为:“那一部分的补充写得太匆忙,对材料加工太少。读第一遍常常完全不能理解。”[3](P340)诸如此类的具体建议得到了马克思的认真考虑,许多被采纳,从而使《资本论》第一卷在叙述上更加完善。
第二,在文章结构上,强调布局合理和突出标题。鉴于最初的清样只分成六大章,恩格斯认为清样的章节过少,使得作者的思路无法充分地表达出来,为此,恩格斯向马克思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建议马克思参考黑格尔的《全书》对清样进行重新处理,细分成更加简短的章节,并且拟定标题来体现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思想的转变。另外,恩格斯还提议“尽可能把所有的附带的说明和例证用特殊的字体印出来。这样,看起来就可能有点象教科书,但是对广大读者来说要容易理解得多。”[3](P308)具体到个别章节的修改,例如第四章“相对剩余价值”,恩格斯给出了更加具体可操作性的意见,他强调第四章内容与章节不成比例,而且没有突出标题。“思想进程经常被说明打断,而且所说明之点从未在说明的结尾加以总括,以致经常从一点的说明直接进入另一点的叙述。”[3](P329)这会导致读者阅读时产生疲倦感和思维混乱,影响对著作内容的理解。为此,“在这里题目分得更细一些,主要部分更强调一些是绝对合适的。”[3](P329)。这些细致入微的建议大多被马克思积极采纳,《资本论》德文第二版的结构因此被调整为7 篇共计25 章。
二、打破沉默:以书评为主要方式进行宣传
宣传推广是科学理论大众化的主要途径。1867 年,《资本论》第一卷正式出版发行。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以“沉默”妄图抵制该书的传播。为了粉碎这一图谋,马克思恩格斯决定采取主动,积极向外界特别是无产阶级宣传《资本论》及其思想。恩格斯为配合马克思安心《资本论》后续分卷的创作,承担了主要的宣传任务,其主要方式是为包括资产阶级报纸在内的各种报纸撰写《资本论》第一卷的书评。
恩格斯强调,他的工作“不在于写什么和如何写,而在于使人们来谈论这本书。”[3](P564)因此,他认为“应当尽量设法在一切报纸上发表文章,不管这些报纸是政治性的,还是其他性质的,只要它们肯发表就行,既要有长篇书评,也有短小简评,主要的是要多要经常。”[3](P564)恩格斯一共为《资本论》第一卷撰写了9 篇书评,分别发表在《未来报》、《莱茵报》、《爱北斐特日报》、《杜塞尔多夫日报》、《观察家报》、《维尔腾堡工商报》、《新巴登报》、《民主周报》、《双周评论》等9 家报刊上。每篇书评都根据相应报刊的政治倾向,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在这期间,恩格斯为了扩大《资本论》第一卷的社会影响,甚至向马克思提出建议称,“是否需要从资产阶级的观点对书进行抨击?”[3](P351)马克思给予了积极回应,赞成并肯定了“从资产阶级观点对书进行抨击的计划是最好的作战方法。”[3](P352)
尽管为宣传《资本论》第一卷,恩格斯不得不在各种报纸上扮演各种角色,甚至是表面上的“反对者”,但是,他都会最终引导读者注意到书评对《资本论》第一卷相关结论的科学阐述上来,从而达到宣传该书思想观点的最终目的。在这些书评中,恩格斯不吝溢美之词,认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2](P79),并认为《资本论》第一卷“是一部高出于现今一般社会民主主义书刊的著作……这部书尽管具有极严格的科学性,但还是十分浅显易懂,而且作者对任何人都毫不留情的讽刺文笔,甚至使这部书妙趣横生。”[5](P312)在这些书评中,恩格斯还对《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资本、工资、工作日、剩余价值等重要内容进行了更加通俗化的阐释,使科学理论尽可能被无产阶级特别是其先进分子所掌握。另外,在恩格斯的支持和影响下,包括马克思本人、威廉·李卜克内西、库格曼、迈耶尔、济贝尔、拉法格和劳拉以及其他革命友人都热情参与进来,相继在众多刊物上发表了对《资本论》第一卷解读性和阐释性的文章,极大地提高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影响力。
因此,仅仅到1868 年7 月,已经至少有15 家德文报刊发表了关于《资本论》的书评和简介,还有更多的报刊登载了该书的序言或广告。“沉默现已结束,该书正在为自己开辟道路,尽管是缓慢的。”[6](P126)到了19 世纪80 年代,《资本论》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日趋深远,“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各地的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把这些结论看成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7](P34)作为《资本论》最重要、最积极、最热情的宣传者,恩格斯功不可没。
三、承担重托: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
理论完整是科学理论大众化的重要条件。1883 年马克思逝世,未能完成《资本论》全书的写作计划。恩格斯认为,“我最紧迫的任务——把我的亡友马克思的遗稿准备好以便付印。我有责任为此献出自己的全部时间。”[8](P92)在他的努力下,《资本论》第二卷于1885 年出版,《资本论》第三卷于1894 年出版,《资本论》全三卷最终得以完整地系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恩格斯对《资本论》大众化贡献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对手稿的阐述方式和文章结构进行完善。正如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里恩格斯所指出的,摆在他面前的马克思的手稿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文体和语言问题。“材料的主要部分……在文字上没有经过推敲……不讲究文体,有随便的、往往是粗鲁而诙谐的措辞和用语,夹杂英法两种文字的术语,常常出现整句甚至整页的英文。”[9](P3)第二,理论阐释和实例解说问题。“有些部分作了详细的论述,而另一些同样重要的部分只是作了一些提示。用做例解的事实材料搜集了,可是几乎没有分类,更谈不上加工整理了。在有些章的结尾,由于急于要转入下一章,往往只写下几个不连贯的句子,表示这里的阐述还不完全。”[9](P3),第三,字体难以辨认问题。马克思的手稿充斥着“大家知道的、连作者自己有时也辨认不出的字体。”[9](P3)这些使得编辑整理第二、三卷的工作十分繁重。为此,恩格斯研读了马克思所有的手稿,着重从阐述方式和文章结构进行完善。一方面,对内容作一些增补,插入说明性文字,增添一些注释,使文章表述更加清晰、扼要、凝练。另一方面,将第二卷的篇章结构从3 章、11 节、17 小节扩充为3 篇、21章、45 节,将第三卷由7 章改为7 篇52 章,为新拟定的章、节、小节加上标题。同时,按照逻辑的进程,调整若干章节顺序,修改若干章节标题,为此,恩格斯甚至编撰了过渡性或引领性的章节。总之,经过恩格斯的编排,全书论证更加严密,结构更加严谨,重点更加突出,同时又尽量没有违背马克思的本意,从而体现了恩格斯“使本书既成为一部连贯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的著作”[9](P3)的原则。
第二,撰写“序言”以阐明主要思想和突出重点。在编辑整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同时,恩格斯还为这两卷分别写了“序言”。“序言”不仅论述了恩格斯整理编辑马克思相关手稿的情况,阐释了每卷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思想,而且为捍卫《资本论》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对来自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攻讦进行了有力还击,特别是对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率关系进行了观点批判和正面说明。在“第二卷序言”中,恩格斯批判了李嘉图学派。在“第三卷序言”中,恩格斯针对资产阶级学者对第二卷的攻击,批判了勒克西斯、施米特、法尔星、沃尔弗、斯蒂贝林、洛里亚等人围绕该问题的错误观点,并指出“在这个问题上,也只有马克思学派才取得了一些成就。”[10](P26)这样一来,“序言”不仅具有了对每一卷内容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而且发挥了回答和解释该书疑难问题的作用。
在编辑、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的过程中,恩格斯还校订了《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3 版,并写作了“序言”。为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4 版,恩格斯在爱琳娜的帮助下核对了全部引文和注释,进一步修改了正文。恩格斯还校订了《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并写作了“序言”。他还关心支持过《资本论》俄译本的工作。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阿德勒说得很对:恩格斯出版《资本论》第2 卷和第3 卷,就是替他的天才朋友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在上面了。的确,这两卷《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著作。”[11](P58)很显然,如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不能以完整系统的形式得以展现,那么遑论实现其大众化,武装无产阶级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一点而言,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意义倍加深远。
四、直面大众:撰写《资本论》的“通俗读物”
通俗读物是科学理论大众化的有效形式。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总是特别注意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力求理论“通俗化”。他在1885 年所撰写的《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指出,当他与马克思在1845 年布鲁塞尔再见面时,他们便自觉地将无产阶级作为他们理论的“大众化”对象,认为“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12](P233)
整个革命生涯中,相对于“马克思致力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复杂现象。恩格斯则在笔调明快、往往是论战性的著作中,根据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经济理论,阐明最一般的科学问题,以及过去和现在的各种现象。”[11](P57)因此,马克思呈现给世人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恢弘巨著,而作为“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的笔下,是许许多多内容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册子”。
《资本论》出版后,恩格斯就尝试在其基础上撰写一些“小册子”。1868 年,恩格斯编写了《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前四章的提纲。这一提纲共分为四章,即商品和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提纲更加注重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文字通俗易懂,内容重点突出,是快速掌握《资本论》第一卷相关内容的入门读物。
到19 世纪80 年代,恩格斯日益看到以“通俗读物”传播《资本论》的重要性,他曾向左尔格说:“多数人懒得读象《资本论》那样厚的书,因此薄本小册子的作用快得多。”[13](P394)然而,由于恩格斯晚年面临前所未有的繁重工作,通俗读物的撰写只得委托他人。他在1886 年给弗·凯利·威士涅茨基夫人的信中,就《资本论》通俗小册子的内容结构和写作构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指出:“如果出一套用通俗的语言解说《资本论》内容的小册子,那倒是件很好的事情:第一册——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册——榨取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协作、工场手工业、现代工业);第三册——积累和原始积累史;第四册——殖民地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最后一章)。”[8](P495)恩格斯在1887 年某次给左尔格的信中谈到如何进行理论宣传问题时,再次提到他曾“建议威士涅威茨基夫人把《资本论》中最重要的地方改写成若干通俗小册子,”[8](P610)并且指出“新的著作”将更便于群众接受。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恩格斯有生之年,还是弗·凯利·威士涅茨基夫人,都未能完成《资本论》通俗读物的写作工作。
五、总结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经典著作。“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1](P163)“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证明”[2](P79),科学社会主义以此为起点发展起来。《资本论》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这枚“向资产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3](P542),照亮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道路,成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从1867 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到1895 年恩格斯逝世,通过恩格斯的身体力行,《资本论》日益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得以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不断提高了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并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结合,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崭新的历史阶段。
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探索者和实践者,恩格斯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资本论》都始终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其思想价值就像“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迸发出的火花就越灿烂。”[14](P174)当前,我们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纪念恩格斯,从实际出发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如何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而且应当将恩格斯推进《资本论》大众化的思想与实践作为重要的着眼点和结合点,从中总结经验,获得启示,这是研究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非常宝贵的路径。
[1]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