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运行管理维护探讨

2014-08-15黄财源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0期
关键词:运行维护线路

黄财源

摘 要: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作为电网建设、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能否安全运行。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维护进行探讨,以促进电网建设和运营水平。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52;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031-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行各业的电力需求也不断增长,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力运输能力。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取得了飞跃性进步,但是长期发展中存在的弊端也日趋明显,比如雷击、覆冰和外力等因素造成的损害,规划缺乏合理性和日常维护落实不到位等。做好输电线路施工中的技术措施和后期的运行管理维护,有助于提升输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电网运输系统的安全稳定。

1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

我国输电线路架设施工技术日趋成熟,桩基础、张力放线和冷喷锌等技术在输电线路的架设施工和运行维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1.1 输电线路基础施工

在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只有提高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杆塔的稳定性。常见的基础形式有岩石嵌固基础、岩石锚杆基础、掏挖基础、阶梯型基础、大板基础、斜插板式基础、灌注桩基础、联合基础和复合式沉井基础等。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基础形式进行施工。以下列举几种基础进行简要说明。

岩石嵌固基础,利用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少,基坑土石方量少,浇制混凝土不需要模板,施工费用较低,抗拔承载能力较强,适用于无覆盖层或覆盖层较浅的强风化岩石地基。

流砂地区不宜采用传统的阶梯型基础,因为阶梯型基础混凝土量大,埋置较深、易塌方,施工时难以达到设计深度要求;而大板基础靠底板双向配筋承担由铁塔上拔、下压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和剪力,具有底板大、埋深浅、底板薄、易开挖成形、方便施工等特点,特别适合软、流塑黏性土、粉土和粉细砂等基坑不易成型的塔位。

联合基础主要适用于基础根开较小且基坑难以开挖、板式基础上拔土体重叠的软弱土塔位,特点是埋深较浅,四个基础整体浇制,靠基础底板上面的纵、横向加劲混凝土梁承担由基础上拔力、下压力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底板与纵、横向加劲肋配筋,整体性好。

对于地质条件为流塑、地基持力层较深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或直线塔,在设计中广泛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它主要靠桩周与土的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承担基础上拔力和下压力。

复合式沉井基础是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尤其是容易产生“流砂”现象的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基础型式。

1.2 张力架线技术

在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线中,用张力机、牵引机等主要设备使导线带一定张力在腾空状态下展放,并以相应的方法进行紧线、挂线和附件安装的整套施工工艺,称为张力架线。其具有以下特征和优点:①导线在施工全过程中处于腾空状态;②施工段不受设计耐张段限制,可将直线塔作为施工段起止塔,在耐张塔上直驼放线;③在直线塔上紧线并作直线塔锚线,凡直通放线的耐张塔也直通紧线;④在直通紧线的耐张塔上作平衡挂线或半平衡挂线;⑤同相子导线同时展放同时收紧。⑥避免导线与地面摩擦致伤,减轻运行中的电晕损失和对无线电系统的干扰;⑦施工作业高度机械化、速度快、工效高;⑧在跨越江河、公路、铁路、经济作物区,尤其在高山、峡谷、沼泽、河流等复杂地形条件,更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⑨能减少青苗损失,降低青赔费用,减少施工受阻。随着张力放线技术的日益成熟,近年来,在110 kV、220 kV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架设中也被广泛应用。

非张力放线是将线材放在地上进行拖动展放,可采取人力拖动或机动牵引,所用机械设备简单,但辅助人工较多,放线效率低,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导线磨损。张力放线所需机械设备多,工艺要求高,施工比较复杂,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牵张场地形应平坦,并具备能让牵引机、张力机、导线盘等设备和材料运送到位的道路。牵张场的相邻直线塔应允许作过轮临锚,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①锚线对地夹角≤25 °;②牵、张机出口与邻塔悬挂点间的高差角<15 °。

张力放线工艺流程较复杂,应先展放导引绳,再用它拉牵引绳,最后用牵引绳拉导线,完成导线的展放。第一步的导引绳展放,一般采用人力,随着科技的进步,火箭放线和氢气球放线等技术也被广泛采用。

1.3 冷喷锌技术

长期雨水、暴晒等气候条件会对输电线路杆塔造成恶劣的影响,容易出现氧化、腐蚀现象,采取冷喷锌技术,可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冷喷锌属优质的环保材料,可省去高温处理,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

2 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维护

在输电线路的运营过程中,容易存在各种隐患,需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可行的维护方法,以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2.1 增强供电线路可靠性

为了增强供电线路的可靠性,实现良好的电网经济效益,可改变传统的电网接线方式,采用迂回、倒送等接线方式。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考虑将开式网改为闭式网;同时,采取线路分相检修法、带电检修法和快速检修法等措施,避免在检修期间停役过多的输电线路。

2.2 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

针对雷击现象,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比如安装线路避雷器、架设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性能和改善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等方法,切实提升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在设计阶段,线路应尽量避开容易覆冰的地段和地质灾害区,转角塔不要架设在开阔的山脊上,以减少覆冰的影响,采用一些差异性方案优化设计,从源头上消除线路的安全隐患。

2.3 加强巡视和检查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维护过程中,必须定期监控和检查,特别是要及时检查特殊地段(预先将易遭受外破、覆冰、地质灾害、速生林等影响的区域列入特殊地段)塔杆的运行状况,合理调整耐张杆各侧的拉线,保证杆身受力不出现偏差。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巡线员必须加强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检查和巡视,检查导线是否散股断股、绝缘子是否有闪络痕迹和拉线是否紧固等,注意通道内树木的生长高度与导线的距离是否安全。

3 结束语

电力能源是当今社会最便捷的资源。为了维持电力运输系统的安全稳定,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投产后采取高效的运行管理措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林.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苟晓玲,张卫.浅谈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J].电源技术应用,2013(09).

[3]周桂萍.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运行管理维护[J].科技与企业,2013(22).

[4]徐寿良.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

〔编辑:李珏〕

猜你喜欢

运行维护线路
加强35KV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
经典线路 多彩风情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