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问题探究——基于一项党群关系的问卷调查

2014-08-15张光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干部群众

张光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党的十八大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①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党群关系的有关情况,课题组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进行了《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问题调查问卷》的调查,②其中,“您对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总体评价是”,选择“一般”的占到了39%,“您认为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危险是”,选择“脱离群众的危险”的高达37%。当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使得我们党面临着诸多的困境,需要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部分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树得不牢

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看成是自己的生命线,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全力维护这条生命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革命条件下,由于时刻受到国民党的“追剿”,存在亡党的危险,全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刻也不脱离群众”。③而随着从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党的历史方位、任务目标和活动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和平执政65年后,部分党员干部中出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安全感”、“执政惰性”、“财富效应”、“多样性选择”,带来了十分尖锐的精神懈怠,表现为“空、懒、庸、奢”,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表现冷漠,做群众工作的主动性不足,动力和压力也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

1. 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瞧不起群众,感情上有隔阂,没有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没有认识到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英雄。不少在相对优越的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干部,对党与群众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缺乏切身感受,一些人片面强调“精英治国”、“专家治国”,忘记了群众这个根本。一些领导干部把百姓视为管理学的对象,对群众感情不深、关切不够。2008年,云南省孟连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7·19”事件,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些干部的群众观点树得不牢,群众路线走得不正,群众利益维护不好,群众工作方法不当。

2.部分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突出。部分党员干部没有从权力本源上厘清主从关系,没有真正认识到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以官老爷自居。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干部是受人民的委托来行使权力,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是公民权利的让渡,二者是主人和公仆的关系。而一部分党员干部以群众的“父母官”自居,封建思想严重,“官本位”意识突出,特权思想严重。问卷中,“您认为当前我国是否存在特权现象”,选择“存在”的高达86%。部分党员干部为群众做了一些事情,常常以恩赐的态度,一再教育群众要“学会感恩”。更有甚者,将“密切联系群众”变成了密切联系钱权,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把“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干群之间的距离被愈拉愈远。

3.部分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领导干部对群众要有真感情,才能真心实意、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但由于个人经历和所处历史环境不同,相比较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成长的干部对人民群众有较深厚的感情,而在和平环境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干部,有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缺乏必要的切身经历和感受。特别是“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情况不甚了了,对群众没有真正的感情,更需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比较多的地方去,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交知心朋友,建深厚感情,真正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内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4.部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仰不坚定。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表现为精神空虚,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有的信念动摇,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着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问卷中,“您认为当前领导干部在能力素质上最欠缺的是”,其中,选择“思想素质”的占49%,从中可以看出当前领导干部在思想素质上离党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有较大的差距。

二、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面临的制约因素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机制转轨的发展过程中,加之现行体制机制的缺陷,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时产生各种问题。

1.现行干部选任体制决定党员干部任免由上级负责,导致其缺乏践行群众路线的动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详细规定了从资格限定、推荐、考察、酝酿,到决定、任职(或向人大、政府提名)、交流、回避、辞职免职、监督和纪律处分等的完整程序。透过这些规则程序可以发现,我们在干部选任体制呈现出对上负责、以官选官的特点,干部选任的关键环节和决定权始终掌握在上级主要领导干部手中。同时,现行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尽完善,导致一些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数字报表轻基础性工作、重显性政绩轻隐性政绩,热衷于搞一些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极少或者不用考虑“民心工程”,不用对群众或下级负责。

2.市场经济使群众的独立性增强,导致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减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体现为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整合,甚至体现为“党管一切”的特征。整个国家由大大小小的单位组成,大到国家的战略布局,小到个人的工资收入,都由各级政府和各个单位进行管理和控制,我们党则通过对各级政府和各个单位中的党组织来实现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领导和控制。在这样高度行政化的控制下,做群众工作主要靠政治动员、行政指令和群众运动,通过党的各级组织传递和宣传大政方针,“一个声音传到底”,群众离不开党,党也离不开群众。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兴的社会阶层离开“单位”而独立存在于社会中,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富裕起来,社会阶层出现分化。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泛,一些农村党员外出打工,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接触越来越少,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导致广大群众对政府的依赖减少,党与群众的联系面临新挑战。

3.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和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当前,亟需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等制度。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调演”和被“被安排”等现象,存在为完成任务而被动调研、“蜻蜓点水”和扰民等情况,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还不完善。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时,没有征求群众的意见,家长制作风比较突出。问卷中,“邓小平说:不彻底消灭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您认为今天家长制这种作风是否存在”,有高达97%的选择家长制还存在。比如,近年在各地频频发生的PX项目事件,群众很不满意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在决策的时候没有征求群众的意见,决策过程不民主、不公开和不透明。问卷调查中,“您认为当前领导干部最应该提升的群众工作能力是”,选择“切实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的占61%。即是说,解决群众利益问题成为党员干部的必备工作能力。在另一项选择中,“您认为当前领导干部在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服务群众方面的表现是”,选择“一般”和“差”的合计达到43%。可以看出,当前领导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不是做得很好。此外,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制度还需要重新进行构建。

三、由作风问题引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合法性的质疑

在新形势下,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四种考验”、“四种危险”十分严峻,特别突出地体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如果不彻底处理好这些问题,由人心向背引发的“周期律”问题,将导致党从“形象危机”发展到“合法性危机”。

1.“四风”问题大量存在。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表现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④问卷中,“您对当前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评价是”,选“一般”的占37%,选“差”的占5%;“您认为当前领导干部在与群众交往、体察民情、为民服务方面的表现是”,选“高高在上”的占15%,选“态度冷淡”的占19%,选“粗暴蛮横”的占1%;“您认为当前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得是否到位”,选择“不到位”和“很不到位”的占27%;“您对当前我省“四群教育”中领导干部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的评价是”,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18%;“您认为领导干部是否能够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选择“做不到”和“完全做不到”的占1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干部作风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群众很不满意。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那就有可能发生毛泽东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别姬”了。

2.群众对当前腐败现象十分不满。当前,各种腐败案件的频频发生,对我们党的执政形象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利益分配过程中,一些企业和个人特别是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家人谋求不正当的利益,导致当前在一些行业分配极不公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群众不满随之扩大。如近年来“表叔”、“房哥”、“房姐”、“房妹”等现象的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在问卷调查中,“您对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评价是”,选择“十分严峻”和“严峻”的占83%;在“您认为当前我国腐败现象蔓延势头是否得到遏制”,选择“没有得到遏制”和“不知道”的占24%。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调查对象对我国腐败现象感到十分的忧虑。

3.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考验着党群干群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特別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使得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特点,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增多,群体性矛盾日益突出,对抗性有一定增强。特别是企业改制、职工下岗、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障不落实的矛盾,区划调整和环境污染出现的矛盾,征地拆迁以及土地、山林、水利资源纠纷出现的矛盾等等。在这些矛盾的处理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站稳群众立场,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矛盾,导致突发事件频频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在问卷调查中,“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尖锐问题是”,选择党群干群关系、贫富悬殊、权力不受制约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占96%。这些问题成为当前领导干部遇到的尖锐问题。

四、部分党员干部能力不足,考验着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效果

1.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深刻考验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让整个中国社会面临着深刻的变化,使得今天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第一,不同阶层群体利益之间协调的难度加大。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6年了,广大中国老百姓告别了贫困,跨越了温饱,生活实现了小康,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物质温饱进入政治层面,社会阶层多元化,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渐成气候,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利益的需求以及获取利益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社会诉求各不相同,甚至可能产生冲突和对立。第二,党与网民的联系沟通亟待加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⑤在信息网络时代,在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社会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网民群体。面对数以亿计的“网众”,自然就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改革与“网众”群众工作不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第三,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待提升。客观地看,不少党员干部存在不会做群众工作或者做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有的对群众生存发展状况的认识能力不足,有的对制定政策的把握能力不足,有的对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的工作能力不足,还有的对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不足,特别是缺少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想下基层去”的畏惧与“想下基层下不去”的尴尬并存。

2.宣传教育群众时面临“老办法”不管用的状况。宣传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在做群众思想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集中表现为宣传过程中的教条化、“灌输式”,没有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对策,“大锅饭”的做法比较明显,功利化色彩比较突出,一阵风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別是各部门都推出自己的典型,导致“典型林立”。问卷中设置了“您是否知道邓前堆是云南省最美的”、“2012年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云南的陈家顺局长被群众誉为”、“普发兴是云南省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云南省‘四群’教育的先进典型、干群手拉手抗旱先锋行动的优秀代表、2012年被中组部追授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是”。选错的比例较高,上述几位同志都是云南省近年推出的先进典型,但是,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并不认识和了解他们,值得深思。

3.部分党员对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有厌烦心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内先后开展了多次集中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中央“规定动作”之外,云南又搞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长时间大规模多批次开展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这些集中教育活动,方法步骤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套路,少数党组织和党员出现厌倦懈怠、被动参与、消极应付等现象,同时,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群众对此有不少意见。如问卷中,“您对云南省开展“四群”教育成效的评价是”,其中选择“成效一般”的高达56%。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党内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49 页。

②调查时间为2013 年5—6 月,调查对象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校内9 个培训班学员,发放681 份,收回661 份。

③《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49 页。

④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网,2013 年12 月18 日。

⑤《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央视新闻网,2014 年7 月21 日。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干部群众
党员干部新书架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