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市呈现理性回归 产业发展迎来转机

2014-08-15刘国信

中国乳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奶源乳品乳业

文∕刘国信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畜牧局)

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原料奶价格大幅度上涨,部分乳品企业甚至陷入奶荒窘境,而奶牛存栏骤然下降,奶源供应趋紧,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使乳制品进口受限,是导致原料奶价格持续飙升的主要因素。但从2014年3月开始,原料奶价格终于迎来了2013年6月大涨以来的首次下降,盘踞数月的奶源紧张局面渐行渐远;与此同时,婴幼儿奶粉市场2014年6月以来也呈现集体降价潮,众多品牌降价幅度在10%~30%。

业内人士指出,2013年以来,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乳业的扶持力度,龙头企业通过行业的兼并重组与整合调整,不断优化奶源结构,全力推动自有奶源基地建设,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奶荒的有效缓解。同时,随着针对婴幼儿奶粉的多项调控监管措施的落实,婴幼儿奶粉市场也正在回归理性,国内乳业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原料奶价格高位回调,供求关系得到缓解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牛奶产量达到3 531 万吨,较2012年下降212 万吨,降幅为5.7%;全国奶牛存栏量下降10%左右,牛奶产量和奶牛数量均出现近10 年来的最大降幅。由于奶牛存栏下降,原料奶产量降低,国内原料奶供应出现短缺,导致原料奶价格大幅上涨。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原料奶平均收购价格为3.62 元/kg,较2012年的平均价格3.29 元/kg上涨了10%;从月度运行来看,一反往年秋冬价格升高,春夏价格降低的态势,呈现出价格一路上扬的趋势,特别是6月以后,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如2013年1月,规模奶牛场原料奶平均价格为3.75 元/kg,到了12月上涨到4.70 元/kg,涨幅达25.33%;个别地区甚至突破6.0 元/kg的历史高点,半年之内涨幅达到30%以上,创下了200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但从2014年3月开始,原料奶价格在连续10 多个月持续攀升之后终于止升回落。相关监测数据显示,自2014年2月第2周开始,内蒙古、河北等10 个奶牛主产省区原料奶平均价格为每千克4.27 元,这是自2013年6月原料奶价格大涨以来,首次出现周环比零增长,从而也结束了奶价连续38 周的上涨。到了2014年3月的第4周,原料奶平均价格为每千克4.23 元,环比降幅为0.70%;3~5月累计降幅达到1.88%;而6月以来仍然继续下滑,到7月第2周原料奶平均价格为每千克4.02 元,与年内最高点相比降幅达5.8%。

另外,自2014年2月以来,国内市场上的全脂奶粉价格也同时出现下降。如2014年1月末,进口全脂奶粉售价为43 000~45 000 元/吨,国产全脂奶粉售价为41 000 元/吨;2月中旬以后,进口全脂奶粉售价41 000~42 000 元/吨,国产全脂奶粉售价39 000 元/吨。进口全脂奶粉售价降幅达9.76%,国产全脂奶粉降幅为5.13%。

与此同时,婴幼儿奶粉市场2014年6月以来也出现了集体降价潮。目前,不仅天猫、京东等大型线上商城的品牌奶粉在降价销售,各地品牌实体店和大型商场、超市也都推出了打折促销活动,不少品牌婴幼儿奶粉降价幅度在10%~30%,有的品牌甚至达到40%以上。

原料奶价格步入下行通道,市场规律发挥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目前原料奶价格下降幅度并不是很大,但一切迹象预示着,2013年以来出现的奶源紧张局面已经结束了,市场对于奶荒何时结束的争论已有了明确的定论;原料奶价格下降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属于正常回调;而婴幼儿奶粉普遍降价,价格逐渐回归理性,正是政府和消费者所期待的,是新增产能大量释放,产品供应充足,竞争充分的结果。

首先,从供求关系上看,目前正处于消费淡季。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每年四、五月以后随着天气转暖,我国原料奶生产逐渐进入丰产期,而液态奶和奶粉的消费需求,随着夏季清凉解暑饮料替代消费的大幅增加,逐渐减少,因此,在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原料奶收购价格下行属于正常现象。

第二,国内生产得到恢复,原料奶供应比较充足。2013年6~12月,原料奶价格每千克上涨1 元左右,涨幅达到30%,吸引了资金和资源向奶牛养殖业流动,形成一股购牛小高峰;同时,乳业兼并重组全力推进,大型乳品企业通过自有奶源建设,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控制能力增强,使奶源紧张的供求关系略有缓解。

第三,国内外价差明显,导致国内原料奶价格高位回落。近年来,我国原料奶价格明显高于全球价格。以2014年4月为例,我国10 个奶牛主产省原料奶平均价格为每千克4.20 元,国际牧场联盟数据显示,同期全球原料奶收购价格为50.3 美元/100 kg,美国原料奶收购价格为40.70 美元/100 kg,按当月汇率折合人民币分别为每千克3.11 元和3.42 元。中国原料奶价格比全球和美国分别高35%和23%。

据新西兰乳品网消息,经过近3 个月的持续下行,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已经下降了20%以上。根据恒天然提供的资料,全球乳制品交易平台的价格自2014年2月达到峰值后,价格指数下降超过22%,全脂奶粉价格下降22%,脱脂奶粉价格下降23%。目前进口原料粉价格已从年初的每吨4.3 万元跌至2.8 万~3.0 万元,而按照目前国内原料奶的价格计算,国内原料乳粉的成本每吨已经超过了3 万元,比国外进口还要贵。

第四,进口保持强劲势头,导致国内原料奶价格下跌。在国外奶粉价位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有些乳品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廉价进口原料粉生产乳制品,降低了对于国内原料奶的依赖,从而导致对原料奶需求的减少。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共进口乳制品182.7 万吨,金额达到71.47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24%和52.91%,进口金额已占到国内乳制品销售收入的15.6%;其中,进口奶粉85.44 万吨,同比增加49.15%,液态奶19.48 万吨,同比增加91.55%。2014年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奶粉、乳清粉、液态奶等产品进口量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14年全年奶粉进口量将突破100 万吨,乳清粉进口量有望突破50 万吨,干乳制品进口总量有望达到170 万吨,液态奶进口总量将达30 万吨以上。强劲的乳品进口,虽然能够有效地补充国内的缺口,但同时如果价格低廉的国外液态奶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也会对我国乳制品加工业带来冲击,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对于婴幼儿奶粉来说,长期以来因价格虚高曾为千夫所指,为何近期却价格普降呢?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2013年以来政府采取针对包括洋奶粉在内的反垄断调查、生产牌照重新审核以及对进口乳制品实施严格监管等多项措施,其目的就是要让奶粉价格回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合理区间,目前奶粉普遍降价正是政府和消费者所期待的。

从2012年开始,国外大品牌乳品企业纷纷在我国建设工厂,国内的品牌也到国外建设工厂,实行品牌国际化,这使得行业产能大幅提升。这些新增产能大量释放后,使得产品供应充足,竞争充分,促使价格回到了合理区间。不过,也有业内人士人认为,由于2014年上半年行情不是太好,7、8月份正值消费淡季,降价也是为了快速消化库存,后市仍有反弹的可能。

后市仍将高位维稳,乳业发展迎来转机

2013年下半年出现的“奶荒”让业内人士记忆犹新,新西兰奶牛“打喷嚏”,中国市场就“感冒”。目前,虽然原料奶供给紧张得到缓解,但季节性奶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后市原料奶价格高位运行将成为必然。

业内人士表示,受制于我国奶牛养殖与乳制品加工市场的不成熟性,针对近年来奶业出现的问题,稳生产、保供给、保安全仍然是今后奶业工作的主线。而伴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增长、收入提高以及城镇化带来的食物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改变,导致乳制品的刚性需求也将持续增长。面对供需两旺的发展态势,在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和建立健全乳业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础上,一些长期困扰我国乳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我国乳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对当前乳业生产形势的分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认为,2014年以来,国内奶业结构调整导致牛奶产量和单产都有增加,从而保证了奶源供给好转,奶荒得到了缓解,后市奶源供应会趋于稳定。但考虑到奶牛饲养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奶牛存栏数量尚未完全恢复,因此,虽然近期原料奶收购价格高位回落,且未来几个月仍存在下行的可能性,但是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极小,在现有价格基础上保持高位稳定运行的概率较大,养殖户应该对市场抱有足够的信心。

对于未来乳业的发展走势,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上涨,国家二胎政策放开以及消费者对乳品信心的增强,需求正逐步增加。这样的需求是刚性需求,所以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供给将被大幅拉升。2013年6月以来,由于原料奶价格持续上涨,吸引了大批资金和资源向奶牛养殖业流动,促进了奶牛生产的逐步恢复,就是明证。而随着供给问题的解决,乳业将从“供不应求”变成“供需两旺”;目前奶粉价格普遍下行,正是2013年以来主管部门的多项举措的结果,这对促进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更有观点认为,2014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伊利视察,肯定了伊利的发展成果,这极大地增强了整个乳业从业者的信心。在“信心比金子更重要”的乳业,习总书记对本土乳品企业的肯定,也必然从长远角度、更高层面推动我国乳业的更好发展,相关的乳品企业也必然更加注重奶源,增加奶源的长期投入,更加深入地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奶荒已经缓解的趋势下,中国乳业的“黄金发展期”确实正在来临。

猜你喜欢

奶源乳品乳业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产品创新为乳业增添新活力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