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意义
2014-08-15周涛
周 涛
(四川省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四川巴中 636611)
随着畜牧业地飞速发展,畜牧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将技术娴熟型人才作为首选,特别是“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人才。在这种趋势下,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人才培养如果仅仅局限在校内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本文就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1 增加学生实习和锻炼的机会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关键在于培养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要求能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变为面向市场的实践,提升其问题解决的能力。但是,目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普遍综合素质低下,学习主动性差、纪律性差。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真真正正踏入到企业工作环境中去,在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中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工作在基层和前沿阵地,承担着让畜牧兽医新技术,新品种进村入户的职责,所以学生作为基层技术人才培养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基础的工作。但是,从中职培养的专业学生来看,不少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不能胜任基层工作环境,动手实践能力太差,甚至有的连打针都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有必要开启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企业合作,学生完全置身于企业环境中,边学习边实践,经过课题的实际锻炼,学到实实在在的前沿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职业素质。学生毕业时,已掌握了该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可直接进入企业成为生产技术骨干,为其直接服务。因此,校企业联合办学,可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强的技能性人才。
2 提供中职教师科研“基地”
科研一直以来是遏制中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实际上不是大家不想搞,而是没有搞科研的信心和经验。此外,畜牧兽医专业科研立题实践性、实验性较强,很多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生产实践第一线。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与相应的科研机构合作,教师可以深入到一线生产实践,通过实践操作、行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找准科研切入立足点,确定切实有效的研究方向。这样既可以锻炼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可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综合素质提升载体。
3 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校定期委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学习,鼓励教师承担承担教学实践任务和产品研发,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师工作阅历;同时,对于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技术创新等“双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更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此外,中职教育说到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客观上要求教师再有着过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有着过硬的实践技能,如此才能实现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双丰收”。如果教师达不到这一要求,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会危及到学校的更近一步发展。而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资源互补,实现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初衷。
4 实现了产学结合和校企资源的整合
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企业发展对人才的依赖又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个程度上来讲,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地整合了校企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同时,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可保证学生零距离的接触未来从事的工作,为今后踏上工作实践打好基础。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通过合作流向企业,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技术的新组合;通过科技人员之间、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及生产工人之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实现人才的新组合;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汇集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的有效组合与综合利用;产学研各方共同建立的新经济技术实体,为知识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组织资源,提高了企业组织的整体有效性,保证了创新所需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的稳定供给和有效组合。企业通过与院校或科研机构的结合,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与互补,获得经济效益,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反过来,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也促使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进行新一轮知识创新,吸收企业继续合作。
[1]雷久相.株洲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及其特点和实效[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8-129.
[2]何锦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构建[J].机械职业教育,2009,(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