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综合防治措施
2014-08-15牛怀刚
牛怀刚
(河北省邢台市畜牧水产局,河北邢台 054001)
随着农村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家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禽病的危害也是愈来愈严重。根据多年的防治经验,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防控当下禽病发生、蔓延最有效措施。
1 坚持全进全出和专一化生产
通常情况下,不同日龄阶段的家禽有不同的易发疾病。如果将不同日龄阶段的家禽进行混养,很可能由年龄较大禽群将某些病原体传染给其他日龄的禽群,尤其是雏鸡群,最终导致大规模疾病暴发。同时,实践证明,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办法,可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病发、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
病理研究表明,有些禽病为家禽共患,有的禽病为禽畜共患。一些病原体潜伏在某些动物体内不会发病,但是一旦传染给家禽,就有可能引发疫病。此外,不同家禽对同一病原体的抵抗力不同。为了预防疫病的发生,建议养殖场最好进行专一化生产,一个禽场只饲养一种用途的家禽。
2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必须从养鸡场的场址优选、饲养管理方式优化等各个环节进行周密的安排。例如,家禽饲养环境的净化、要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科学控制相对湿度和温度、适当的光照,合理饲养密度、充足的垫料、充足和卫生的饮水、避免或减轻应激。如,对家禽的捕捉、搬迁、免疫接种,不适当的光照,氨气浓度过高,过分拥挤,无规律的供结饮水或饲料,饲料的改变,过热或过冷等应激因素均可引起家禽的抗病力降低而诱发其他的疾病、严防工作人员传播疾病、不要在鸡场或鸡舍附近解剖病鸡、选择健壮的种苗、种苗要合理运送等。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2.1 通风透气
家禽养殖过程中,常常因粪便、垫料等久积不除而发酵产生各种有害气体,进而引发各种继发性疾病。所以,非常有必要根据养殖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养殖舍内通风,减少舍内诸如氨气、二氧化碳等等有害气体含量。
2.2 断喙
家禽养殖中,啄癖是家禽较为常见和普遍的疾病。饲养期较长的肉鸡、蛋鸡、种鸡等都必须断喙,以预防啄癖。断喙时间及程度的选择要根据养殖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雏鸡生长至6~10日龄,可第1次断喙;生长至12日龄,可进行第2次断喙。上喙剪除1/2,下喙剪除1/2。
2.3 注意放养安全性
在农村,放养为主要的养殖模式。放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性,不要在播撒过农药的地方进行放养,不要在疫病流行期间外出放养。
2.4 预防中毒
严禁使用霉变饲料饲喂家禽,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疾病时,严格参照使用说明控制好用药剂量。毒性大的药物,建议逐只给药。
2.5 带禽消毒
一旦有急性传染病流行,一方面,要进行紧急接种、投服预防药物,另一方面,还要喷雾消毒,减少病原体地扩散。尤其是在养殖舍内有不定期出现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及散发性禽霍乱情况时,不仅要投放预防药物、及时免疫接种,还要定期对禽舍进行喷雾消毒,这样可有效减少疾病发生概率。长期的实践也证明,定期组织禽舍喷雾消毒可有效减少或降低禽病的发生。
2.6 防热应激
热应激是造成家禽直接死亡和激发其他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禽舍尽可能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加厚屋顶的防热层,在屋顶装人工降雨器喷水。禽舍内安装定向大功率排风扇,在禽舍内顶部喷洒水雾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密闭的禽舍使用空调机降温。在紧急而无其他办法时,可用冷水直接喷淋家禽,或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碳酸氢钠、蛋氨酸、电解质、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等。
2.7 停产清场
对于一个有多批次不同日龄的养禽场,传染病不断地在群与群、舍与舍之间传递,虽经多方面努力,包括全面重复接种疫苗、反复大剂量使用高效抗菌药物等,但疫病仍未能很好地控制,死亡和淘汰有增无减,生产成绩逐渐下降,成本不断增加,此时应停止生产,彻底清场,反复严格地清洁消毒,空栏一段时间后,再重新饲养。
3 紧急防控措施
在养鸡生产实践中,一旦有疫情出现,应该立即上报有关部门,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防控。对于一般性疾病,则应该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将损失减低到最低限度。
3.1 及时隔离
对于单只或少数患病家禽,可立即抓走;对于养殖大户,有大面积发病情况,可设立隔离区,将健康鸡隔离;区域流行性疾病病发,要严格封锁疫区。
3.2 积极处理病鸡
有治疗价值的,积极治疗;无治疗价值,做无公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处理。
3.3 紧急免疫接种
一般情况下,鸭瘟可以进行紧急接种(弱毒疫苗);出血性败血病正常免疫可用弱毒或灭活疫苗,但紧急接种只能用灭活疫苗。新城疫用Ⅵ系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采用点眼、滴鼻(饮水、注射效果不好);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一般用饮水法。紧急接种原则:(1)先注射健康群。(2)一般用使用说明书中的2倍量疫苗;(3)多换针头(原则上1只禽1个针头)。(4)预防继发或并发感染细菌病,可以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预防性给药或治疗。
[1]覃荣珍.南宁市五里亭活禽市场病、死鸡原因调查及防治措施[J].广西畜牧兽医,2008,(3):151-153.
[2]梁乃勇.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三个新型禽病的临床报告及防治措施[J].中国禽业导刊,2004,(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