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猪丹毒
2014-08-15王长宏王文园张柳青通讯作者张建峰
王长宏,王文园,张柳青(通讯作者),张建峰
(1.陕西省周至县青化畜牧兽医站,710406;2.陕西省周至县四屯畜牧兽医站,710400;3.陕西省周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二曲镇仙游东路2号710400)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以高热及皮肤上出现特征性疹块为特点的一种热性传染病。据临床统计,本病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笔者根据该病发病症状和流行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收到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根据笔者临床统计,本病主要在夏秋两季发生于3-6月龄的猪只,哺乳仔猪及1岁以上的猪只发病极少,多呈散发流行,多发生在未注射猪丹毒苗、饲料单一、卫生条件较差、圈舍闷热、环境消毒差的养猪户。
2 主症及分型
2.1 败血型猪丹毒 临床少见,发病突然,体温42℃以上,厌食,站立不稳,结膜潮红,呕吐。四肢内侧、胸腋下部、耳颈背部,出现大小不等红斑,指压时红色暂时消退,除去指压红色即复原样,一般发病后不到两天死亡,病死率极高。
2.2 疹块型猪丹毒 临床以此型多见。病初体温突然升至43℃,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喜卧懒动,眼红眼胀,呕吐,便秘。随后在皮肤较薄处出现形状“菱形”、大小不同的暗红色疹块,当疹块出现后,体温多降至正常。
2.3 慢性猪丹毒 病猪主要表现为慢性心内膜炎及慢性关节炎。猪只消瘦、贫血、心律不齐、呼吸急促,有的可见股关节、腕关节及跗关节肿大,跛行。
3 剖检
可见全尸皮肤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喑红色疹斑,特征性的菱形疹块病灶(俗称“打火印”),在临床上具有唯一的诊断意义,胃肠均有炎症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多汁充血,脾肿大、充血,呈樱桃红色,肾肿大,呈暗红色,表面似雾状,皮质部有暗红色小点,心包常有积水,心内外膜点状出血。慢性型在心脏的房室瓣常有疣状物,似菜花样,关节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4 防治
4.1 预防 种公、母猪每年定期注射猪丹毒菌苗2次,育肥猪在60日龄时注射猪丹毒菌苗1次即可。
4.2 治疗 发病应早诊断,早治疗。西兽医采用抗生素疗法,中兽医宜清热解毒。
治疗采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有较好的疗效,20 k g以下 40-60万 I U;20-50 k g,80-160万 I U,50 k g以上酌情增加,每天2次,早晚各1次,一般2-3天。如青霉素效果欠佳,改用氨苄青霉素静脉滴注;中药用清热解毒注射液,每头5-30 m l,或用黄连解毒汤加味:黄连6 g,黄芩10 g,大黄、连翘、银花、黄柏、丹皮、胆草、淡豆豉、野菊花各15 g,大青叶30 g,甘草6 g。水煎分二次服,连服二剂。
4.3 护理:迅速隔离病猪,放于凉爽干燥之处,加强饲养猪舍用10%-20%石灰乳消毒,尸体予以深埋或烧毁。
5 典型病例
2012年6月10 日早,周至县翠峰镇上宝玉村赵某饲养的22头3月龄育肥猪发病求诊,主诉:昨天猪有慢食情况,槽内剩食较多。检查:4头病猪约50 k g,其中1头站立不稳,呕吐,结膜潮
红。四肢内侧及耳颈部背部,出现红斑,指压时红色消退,抬指红色即复原样,另3头精神不振,皮肤较薄处出现形状“菱形”、大小不同的暗红色疹块,4头猪体温42.5-43℃,诊为疹块型猪丹毒。治疗:注射用青霉240万I U,1头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清热解毒注射液30 m l,1头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早晚各1次。次日体温39.5℃,均有食欲,效不更方,再用2天。告愈。
6 小结与体会
发病猪只需与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等相区别,才能准确诊断和防治;治疗宜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并坚持疗程,以防复发;每年夏秋两季,对2-10月龄易感阶段猪只投饲抗生素或中药小柴胡散,对猪丹毒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