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表演中怯场心理的形成与克服

2014-08-15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怯场艺术表演表演者

郭 莉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山东 泰安 271000)

1 怯场心理的概况与现状

1.1 心理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音乐表演是一项非常需要精良的表演技巧及丰富的感情相组合的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是表演者主体的二度创作,使得作家创作的作品展示和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它使得人们不仅从听觉和视觉上获得了艺术欣赏的满足,同时它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受到了各种心理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它和人们其他的创作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作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支配的活动,除了需要足够的体力和精神,平衡适当的生理机制和系统细致的专业训练外,它更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调节与控制。

1.2 不良心理的困扰问题

在艺术表演实践中,表演者经常会碰到怯场的问题。因为心理素质的欠缺,导致表演功亏一篑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对艺术表演时的怯场问题加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怎样认识和解决怯场心理,摆脱这种不良心理的困扰,不仅是个人克服在艺术道路上的一种障碍,也是在为普遍的艺术表演怯场者提供更加适合的有效的解决方法,使表演者可以建立良好的表演心理,避免了怯场心理影响正常表演水平的发挥。在艺术表演中,很多表演者只注重平时专业素养的训练和提高,往往都忽视了锻炼和提高艺术表演中的心理素质,从而在表演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情绪,使得表演不自然、不协调,心理学上将这种演出过程中出现的情绪紧张而难以控制的反常现象称为 “怯场”(Stage fright),又称“恐惧心理”。[1]

2 怯场心理的心理特征、形成原因和克服方法

2.1 怯场心理的心理特征

表演是一门艺术。表演中的紧张怯场是每个学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是这个心理过程有的学生持续时间长,紧张的程度比较严重,或者造成心理疾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性紧张怯场。二是理性紧张怯场。

2.2 怯场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表演过程中,引起怯场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在心理学理论中,由客观因素引起的怯场叫“环境起因”,也就是由于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怯场。而由主观因素引起的怯场叫“个人起因”,这类情况是由于个人健康状况不佳或生理上有缺陷,不能胜任某种工作或技能,或者是知识经验不足和智力水平较差而屡遭失败,从而感受到挫折而怯场。音乐表演中怯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技术硬伤,当表演者对表演充满期待时,由于某些技巧掌握的不纯熟,就会害怕表演中出现纰漏,心中就会感到很不安,怯场心理由此产生。(2)价值取向,不少的音乐表演着在进行音乐表演时存在着自己的私心,在面对一些较为重要,较大场合的演出时,功利心过高,期望值过高,总希望可以用过演出一展自己的才华,功成名就,获得较高的社会声誉,社会地位,及报酬。这种“一演即红”的观念使得表演者误解了自己的演出目的,影响了对作品的表达,误解了音乐表演活动对艺术成就的时间作用,使表演者发挥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3)缺乏自信,因性格色彩的影响,有些表演者即使在平常的训练中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技艺水平也相当的纯熟完美,但是一旦面对正式的表演场合,就心理紧张,瞻前顾后,情绪波动,缺乏信心,最终导致了表演的失败。(4)周围环境带来的压力,大多的表演者因实际情况的需要,都是在自己所熟悉和习惯的舞台环境中进行练习或表演,水平往往也都发挥正常,但是一旦演出时舞台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或者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紧张心理随之而来,在表演中就会出现怯场的表现。(5)文化修养,音乐表演活动中,表演个体的文学水平高低和文化修养不仅对艺术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与表演中紧张怯场心理的产生有直接关系。(6)缺乏舞台表演经验。一名表演者,不经过大量的舞台实践,是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舞台表演者的。由于最初的表演学习需要面对的只是老师,而一旦真正的登上舞台表演,随着环境及其氛围的变化,都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2.3 怯场心理的克服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曾说“兴奋与沉静,紧张与松弛,愉快与不快,都会在演唱前的期待中体现出来。”怯场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对表演者来说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加以克服和消除。(1)培养好的性格,对从事表演专业来说,过于内向的性格对表演来说是不利的。内向的人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开朗起来,平时要多参加集体活动,与他人加强交流沟通。(2)端正表演态度;作为表演者,要对自己的艺术表演负责,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端正自己的表演态度,不虚荣,不存在侥幸心理,也不对自己的表演效果做过分的要求,期盼达到怎样热烈高涨的氛围。(3)勤学苦练基本功,树立表演信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基本功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平时就一定要努力的学习表演的基本技能技巧,掌握高超的表演技艺。(4)用美好的事物激发情绪,音乐具有很强的欣赏性,理所当然,音乐作品是传播欣赏性的工具,美好的事物总是能激发人们的情绪[4]表演者也是一样。表演者通过教师的示范,音乐欣赏等,把一些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从而调动表演者的审美情趣,引发表演者的练习自觉性。(5)加强舞台实践,培养自信心,首先明白音乐艺术是必须同观众见面的艺术,培养“调控”心理应多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多参加舞台表演实践,要多搞一些小型音乐会,体会舞台感觉,培养自己的舞台驾驭能力,特别是要多参加一些带有娱乐性的公共场合的演出,在较为轻松欢乐的气氛中缓解表演者的紧张情绪。(6)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克服怯场心理。在上台之前,把自己想象成特定的人物,把环境想象成自己特定的活动环境。在心理暗示的同时也要达到“无我”境界,告诉自己我能行。不要抱着一鸣惊人的想法参加演出,当然也不要畏惧偶尔的挫折。

3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音乐表演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心理运动,牵涉的方面很多,我们应该对它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音乐表演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心理活动,它是音乐作品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具有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特定性质,又使表演者的心理活动有别于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音乐表演可以说是音乐艺术展示和呈现的最重要的环节[6]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表演过程是音乐学习者学习成果展示的关键点。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实际上心理和生理都承受着相当的压力。当然,音乐表演的临场紧张及怯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够尽力而为,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把它控制调整在尽量低的限度上,使之不影响音乐表演的进行。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3-35.

[2]哈里斯.一个心理学家谈音乐演出的怯场[J].美国音乐,1987:2.

[3]周子翔.音乐表演中心理素质调控能力的培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2.

[4]梁雪.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培养[J].艺术研究,2009:7.

[5]杨益.古筝演奏中怯场心理的预防与克服[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5:1-7.

[6]马晓娟.论声乐表演中的心理素质[J].大众文艺,2009:20-22.

猜你喜欢

怯场艺术表演表演者
Jiao Ayi| 《娇阿依》
别怯场
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作用分析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妙猜两数
中学生音乐表演怯场现象的调查及对策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
聪明的表演者
让怯场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