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提升途径

2014-08-15李新艳

科技视界 2014年29期
关键词:认同感辅导员职业

李新艳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是指辅导员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它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强调的是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角色的过程,状态则反映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1]但实际工作中,大多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弱化,工作积极性不高,满意度降低,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低,其职业认同受到很大的挑战。

1 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国家文件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对于大多数辅导员而言,顺利进入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之初都是怀着满腔热血和激情,工作虽然日常工作繁琐,但是充满活力和挑战。但是工作时间久了往往缺乏原动力,对自身的要求降低,甚至出现了职业懈怠。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因素主要有:

1.1 传统高校辅导员观念根深蒂固

高校辅导员在我国的高校历史上已存在了60多年,是一支充满活力及朝气的高校日常管理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队伍。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常常把辅导员作为一种岗位而不是一种职业,认为这个岗位需要的是年轻人且需要不断更新,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绝大多数辅导员并没有把学生工作作为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而仅仅是一种临时性过渡工作。

1.2 辅导员工作繁琐、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校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是管理班级学生的一线力量。日常管理中要求着辅导员具备多项职责及任务,比如:班级会召开、查课、查寝、选课、日常请假、学生干部培养、课外指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奖助学金评定、党员发展等等。这种全能型的职责分配,使得辅导员整天陷入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工作中不像一位教师,而是学生眼中的“高级保姆”、和“勤务员”,其价值得不到学生、教师的肯定,更得不到高校管理层的理解和重视,其结果造成了辅导员在职业认同感上降低。

1.3 辅导员自身专业知识及技能匮乏

辅导员的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两大方面,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还要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其他门类学科知识,关注理解国家政策形势的能力,大多高校辅导员在科学管理知识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仅凭以往的经验处理,教育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反而收到的效果不理想,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久而久之,信心大减,激情受挫,最终涌出越干越没劲、只要不出事得过且过的思想,导致职业认同感下降。[3]

1.4 辅导员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发展指导

从整体看,辅导员的发展仍然处在以往的规定发展道路,如一般一个年级,从职务而言,仅能具有一名学院团委书记,党支部秘书,剩下两名因长期没有职务,大多会调于校内各个管理部门,这样一来,学院的辅导员还不时出现配备不齐的情况。因此,一些辅导员既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也没有对于未来的准确发展目标。有的虽有目标和计划,但是绝大部分缺少正确的职业规划发展指导,使辅导员盲目没有毅力和恒心坚持,让辅导员看不到未来,逐步丧失了发展方向,一度迷茫转为职业认同感下降。

1.5 缺少地域间高校辅导员实际交流平台

近几年高校对于学历要求的提高,能够进入高校,大多数从事辅导员最初都是积极的,但是进入高校后,发现辅导员工作不轻松,社会名利的冲击使一部分辅导员随波逐流,不思进取。跟专业教师相比,辅导员工作仿佛根本不像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待遇也较教师相对差。长时间缺少地域间的实际交流平台,使辅导员长期感觉不平衡感强烈,鉴于网上的交流的平台而言,我个人认为高校有条件的话可以经常组织同城或是地域间的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较而言,相互激励中更加坚定全国辅导员团队建立,使辅导员职业能够真正成为一份各方面大家骄傲的工作。

2 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途径

怎么样才能有效克服辅导员职业懈怠而强化职业认同感呢?从高校管理者者层面上讲,需要转变观念关怀每位辅导员的成长与发展,为辅导员提高更多更广的职业发展空间,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

2.1 营造高校氛围,关心辅导员生活

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是动态的过程,也是长期实践、训练的过程。增强辅导员的自我认同,就要在高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的氛围,使辅导员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有价值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要考虑辅导员的经济需求,更要注重其社会需求及心理需求。既要为辅导员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关心辅导员的生活,关注辅导员的成长,建立公正、合理的辅导员评价机制,不断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感;又要应充分发挥精神激励法,肯定每位辅导员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明白自己在高校整体发展链条中的“不可替代性”。

2.2 发挥辅导员自我效能,追求职业境界

辅导员的自我效能决定了辅导员的教育效果、管理水平、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处理日常行为问题的方式。辅导员需要时常调动信心、利用资源、增强职业期许、发挥自我效能、追求职业境界。对于管理学生而言,辅导员们工作中遇到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从发挥自身辅导员能力水平而言,每一个辅导员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只有每一个个体的进步,才会促使整体的发展,促进辅导员团队的进步,使其更加促进追求职业化的进程。

2.3 促进高校辅导员人际关系发展,满足辅导员社会认同

人际关系和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归属感的需要。辅导员在从事日常管理及思想教育工作中,融洽的处理好师生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各个行政部门对于辅导员的态度,专任教师和辅导员之间以及高校管理者和辅导员之间,学生家长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处理,都影响着辅导员在高校中的人际发展。所有的人际关系的密切、协调发展程度可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内心体验的满足感,并促使其在内心缠上积极的情绪反应,会以能够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工作者感到自豪。

2.4 建立高校辅导员资源共享平台

收集和整理学生工作的材料,建立辅导员工作知识库;建立辅导员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推动辅导员理论工作研究,承担相应课题项目;筹集建立辅导员发展基金,完成合理辅导员职称评审体系,促进和支持辅导员的发展要求;建立和传播标准,改进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与其他组织建立互助的关系,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外围服务。[4]

[1]王林召.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49.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0-125.

[3]张炳武.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5-46.

[4]张淑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60-63.

猜你喜欢

认同感辅导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我爱的职业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