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安全的汽车驾驶技术探析
2014-08-15束必娟
束必娟
(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苏 盐城224000)
汽车在带给人们极大出行方便的同时,伴生了一些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多是由于驾驶者驾驶技术不高、驾驶习惯不良引起的。因此,若能重要汽车驾驶技术问题,切实提升驾驶者车辆驾驶技能,就能规避交通事故,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1 确保安全行驶必须掌握的基本汽车驾驶技术
1.1 良好的驾驶姿势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前提
采用正确的驾驶姿势,不仅可以减轻长时间驾驶车辆所带来的疲劳,还能保证相对良好的驾驶视野,使驾驶者操作更加迅速、准确而合理。驾驶姿势主要与方向盘、座椅有关。当驾驶者坐入驾驶座后,首先要深深地坐在座椅的后部,让腰部、肩部靠于椅背之上。感受座椅前后距离及靠背角度合适与否,更将手臂伸向前方,以能够自然握住方向盘两侧为佳。此时,应当使手腕能够活动自由、舒适地弯曲,腿部也要保有一定活动空间,确保脚在采踏离合器踏板、油门踏板或制动踏板时不费力,且身体无须前倾,此时位置基本就是合适的了。若还不合适,可通过前后滑动座椅位置,或是微调椅背倾斜角度等方式,以保持良好的安全驾驶姿势。
1.2 安全起步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一环
车辆的起步要做到快而稳。该环节操作大致包括如下过程:首先是踩下离合器,踩踏要一脚到底,以使其完全分离;然后是挂挡,为车辆起步需要克服静止惯性,这个阻力较大,宜用一挡起步,挂挡要准确、轻巧;三是打开左转向灯,以引起周边经过车辆的注意;四是鸣笛警告周边车辆和人员;五是通过倒车镜和后视镜观察车辆周围,特别是车左后方的状况,仔细观察两侧反光镜,看清后面是否有车紧跟,尤其是看清楚将要驶入的车道是否有后车紧跟。如有,要么自己加速拉开距离再并入该车道,要么等后车驶过;六是松放制动刹车,即左手握稳方向盘,右手紧握手刹车杆并将按钮按下,以松放制动刹车;七是分层次、适时适量的轻踩离合器踏板。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发生车辆突然起步事故,发动车辆前,应检查变速杆是否处于空挡位置,是否拉紧了手制动器的操纵杆。一旦车辆突然起步前行,需立即采取紧急的制动措施。车辆停于陡坡上时,在发动汽车时,在车轮前后塞上砖石或三角木等物,可有效防止因发动机起动抖动而引发的车辆溜滑问题。
1.3 明确驾驶车辆的驾驶盲区,并对注意力合理加以分配
只有熟知驾驶车辆的驾驶盲区位置、距离和大小,才能最大限度地和其它车辆或障碍物保持可以安全行驶的盲区安全距离。实践表明:车辆静止时,驾驶者视野虽能够达到210度左右,但真正能够看清楚的有效视野通常只有70度左右,随着车速的加快,驾驶者的视野随之逐渐变窄,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达到100km/h时,视野则只能看清楚正前方较窄的40度左右范围物体。同时,驾驶者在驾驶车辆过程当中,还要在将主要注意投入前方情况观测中的同时,适当扫描路边的障碍物和行人。也就是说,车辆驾驶员应经常切换主要注意力与次要注意力,并对注意力予以合理分配,才能确保驾驶车辆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1.4 熟练掌握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制动技巧
车辆行驶过程中,制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运用是否得当,会对车辆行驶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若汽车驾驶者对路面情况变化不了解、不熟悉,或是心理素质较差,一旦遇到某些车辆出现驾驶违章现象,便不知所措、如临大敌,采取突然的紧急制动措施,进而导致本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大多车辆均已装有防抱死装置,若踩下制动踏板的力气过大,制动系统常常会发出阵阵响声,若驾驶者因此而急忙收脚,就可能大大延长制动的时间。其实这,属于正常情况,并非因部件损坏而引起的。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需使用制动时,可急踩制动踏板不放松,直至车辆实现安全停车。
2 特殊况或条件下确保行车安全的驾驶技术探析
2.1 上坡路段应使用的安全驾驶技术
起步方法。起步与前述步骤相同,但应视坡度的大小,踏下加速踏板,把发动机转速提升至适宜的位置,松抬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处于半联动状态,在缓缓踏下加速踏板的同时松开手制动杆,车辆便平稳起步了;上坡加挡。在上坡路段加挡,动作要更加迅速,空挡停顿的时间要更短,换挡后须迅速适量地踏下加速踏板,以确保车辆拥有足够动力完成上坡动作;上坡减挡。上坡路段若放开加速踏板车速下降较快,减挡要较平路适当提前,必要时也可越级减挡,避免因操作动作缓慢减速过快,导致减挡后的车辆不能正常行驶,甚至引发熄火及后溜问题;坡顶盲区驾驶的技巧。当车辆驶近坡顶时,受车体倾斜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无法清楚看清坡顶的对面车辆状况,所以应适度放松加速踏板,以降低车速,并靠道路的右侧谨慎驾驶。在通过坡顶时,还应及时减速鸣笛,注意对向车辆、行人,避免无谓事故的发生。
2.2 视线不好雨雾天的安全驾驶技术
在视线不好的雨雾天气驾驶汽车,要勤用灯光与喇叭。雾天行车需开启大小灯和防雾灯,使用近光谨慎驾驶,在遵守灯光使用规定的前提下,打开前后雾灯、示廓灯、尾灯和近光灯,充分利用灯光提升能见度。需要注意的是,雨雾天气驾驶车辆应避免使用远光灯,那样对驾驶者视线反而有不良影响。此外,勤鸣笛也能起到警告其它道路交通参与者的目的,在听到别的车国内鸣笛时要立刻给予应,以提示出本车的行车位置。
2.3 夜间行车的安全驾驶技术
首先,在夜间驾驶车辆,要切实注意右侧行人,并在与对向车辆相距150米左右时,将远光灯变换为近光灯,以免因影响对向驾驶者视觉而引发事故发生。
其次,在交通繁忙城市道路上夜间驾驶时,常有行人由停车等灯车队间隙中横过马路,所以应特别注意由左侧横过马路的行人。
再次,夜间行车要严格控制车速。这也是确保夜间行车安全最根本的措施之一。驾驶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夜间高速行车危险性。在由亮处行到暗处时,眼睛要有适应的过程,必须降低车速;驶经繁华街道,霓虹灯光照射也会影响驾驶者视线,也应低速行驶;若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夜间行车更要低速小心驾驶。
最后,夜间行车要增加跟车距离。夜间行车时,驾驶者视线不良,为避免危险,适当增加跟车距离十分必要,这是防止行车事故的重要措施。
3 结语
作为不断大众化的代步工具,汽车逐渐走入变通民众的生活。只有掌握熟练的驾驶操作技术和基本技能,才能使车辆发挥应有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1]牛志成.浅谈汽车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J].科技风,2013(2).
[2]傅业清.浅论汽车驾驶员如何安全驾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