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在图书资源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2014-08-15汤雪唯

科技视界 2014年31期
关键词:座位资源管理图书

汤雪唯

(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安徽 淮南 232001)

0 前言

随着现代图书馆工作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管理在图书馆发挥的作用随处可见,对图书馆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图书馆藏书资源、目录资源、干部资源和劳动成果资源等都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唯独图书馆设施资源中的座位资源被忽略,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操作的时代。

随着微信平台的日益普遍化,越来越多的人将视线从其他的传媒体转移到微信上,且微信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即时性、互动性和沟通多样化。尤其是目前国内免费Wi-Fi 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具备了无线网络覆盖的条件,这些都使微信成为许多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主要沟通手段。

如何将方便快速的交流平台与图书馆座位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解决图书馆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网络微信用户应用现状和高校图书资源管理中面临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为了使图书馆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出将微信公众交流平台与图书馆资源管理及座位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微信交流与座位预约相结合的思路,对提高图书馆座位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高效化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1 图书馆资源管理与利用现状

1.1 图书馆资源管理现状

图书馆是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学校文化中心。这样的定位必须以丰富的资源,优质的服务为基础。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融入及个性化的发展正是新时期现代化图书馆优质服务的精华体现,如:各馆的设备十分齐全,只要是读者索取信息过程中所需的都已为你想到了,办到了,图书馆凡有资源之地,其最显眼之处都摆有影印机,读者凭一卡通可自己动手随时影印。

在充分保证普通读者的阅览需求外,还十分注意提供个性化服务。图书馆设置各种研究室,如教职员研读室,教职员可登记借用;小组研讨室,供四人以上读者作小组研讨之用;小组视听室,供三至五人一组共同借用,以享用视听资料之用;打字室,为需要电脑打字的读者配备了打字设备。又比如:图书馆系统还设立24 小时服务专线电话,读者可通过该电话随时查询图书馆开放时间、电话号码、办图书证、参观安排、影印服务、取得各种图文传真(如方位图、开放时间表、服务简介及馆际互借申请表等)。

1.2 图书馆座位利用现状

根据调研,2010 年以来已有部分高校购买或自行开发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通过VB、Flash、ASP、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具有自助座位派发、选择交换座位、座位保留、违章管理和实时显示座位状态等功能的管理系统(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来解决图书馆读者占位抢座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图书馆开始转向采用软件技术实现座位管理,依赖读者刷校园卡来确认座位是否有人。例如温州医学院图书馆开发的自习室管理系统,通过校园一卡通识别读者身份并分配座位,通过读者离开时刷卡来判断暂时保留座位或退出座位。有些图书馆还使用指纹来替代校园卡,只有当第一次使用座位时才需要使用校园卡来确认读者身份,并与自己的指纹相关联。也有一些图书馆将阅览座位分成不同的使用时段,预约并借给读者使用,读者离开时刷卡以便及时释放座位,如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学习空间管理系统。

2 微信服务平台发展及应用现状

2.1 移动互联网用户猛增,微信用户数庞大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终端在中国已经大大普及,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3 年6 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 亿,中国手机网民已经形成庞大规模,并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2.2 微信平台的即时通信,更容易吸引用户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2013 年上半年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长到78.5%,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截至2013 年6 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4.97 亿,即时通信使用率为84.2%。微信这种创新型的移动端即时通信软件,相对于传统收费的短信和通信语音服务,除了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数据网络,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通过Wi-Fi 传输数据(包括语音、文字、图像等),更加能够吸引用户,这些都使微信成为许多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主要沟通手段。

2.3 微信平台使得图书馆向微信用户投送服务成为可能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支持消息推送和信息交互,并且具有消息接口,这就使得图书馆为微信用户提供服务成为可能。从微信开放公共平台以来,已经有数万来自于商业、政府、教育等不同机构的用户开通了公共平台以提供服务。而对于图书馆领域,截止目前,共有139 个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共平台服务,虽然在数量上不如微博认证用户,但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在图书馆的微信服务中,100%提供了基于自动回复的信息咨询功能,82%提供了馆内最新新闻公告的推送功能,66%开通了基于开放API、与集成系统相连接的用户自助借阅信息查询(一般是以代码方式),32%开放了图片相册和音视频的订阅推送。

从总体看,微信能够为图书馆提供咨询、查询、通告等基本功能,而且有更多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3 基于微信平台图书资源管理系统的思考

由于微信具备良好的信息交互能力和强大的社交功能,使得微信迅速占领了移动互联用户的终端,而在基数庞大的微信用户中必定会存在较多数量的图书馆读者。结合图书馆现有的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和微信信息交流服务模式,构建基于微信信息服务平台的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并应用到实际的图书馆座位管理中,能有效改善图书馆座位管理现状和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帮助广大高校师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因此,可通过建立图书馆有形和无形资源标签和定位,对学校图书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升级和完善现有的资源管理系统,将图书资源更加透明、有序,便于管理和操作;进而开发微信用户端与管理系统网络平台的对接程序,将读者信息与微信信息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微信读者用户信息的门槛认证、实时访问、资源预约、自动退订等功能。最终通过优化的资源管理系统和微信用户端的对接程序,完成微信用户资源预约、超时退订、限时续订等功能的实现,构建可运行的微信客户端图书馆资源管理服务模式。

4 应用前景及实现对策

图书馆作为高校一种图书资源集中地和公共学习场所,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学习阅读的有效资源,如何让图书馆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沟通交流方式,由于其良好的信息交互能力和强大的社交功能,使得微信迅速占领了移动互联用户的终端,而在基数庞大的微信用户中必定会存在较多数量的图书馆读者。为了使图书馆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应做到:

(1)对现有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对图书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设计;

(2)开发微信用户端口进入的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微信信息认证和实时访问;

(3)构建图书馆资源预约、退订、续订等微信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图书资源利用高效化。

将微信信息交流平台与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微信交流与资源预约相结合,提高图书馆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高效化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在高校微信用户迅速普及的今天,实现微信资源预约功能必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张骏毅,杨九龙,邓媛.“211 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06:29-34.

[2]孔云,廖寅,资芸,薛秀珍,张仲华.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论坛,2014,02:90-95.

[3]王保成,邓玉.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20:82-85+91.

[4]孔云,廖寅,资芸,薛秀珍,张仲华.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情报杂志,2013,09:167-170+198.

[5]黄浩波,何卫华,叶青.微信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3,01:62-64.

[6]蒋琦琦.微信服务在图书馆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7:201-202.

[7]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78-81.

[8]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06:34-41.

猜你喜欢

座位资源管理图书
换座位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