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湖南教育科研强省的若干思路
2014-08-15胡海星张春艳
胡海星 张春艳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湖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教育强省战略,而教育科研是建设教育强省的一项重要指标,把教育科研提到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性和全局性的组成部分的高度,是对建设教育强省的认识深刻化的表现。因此建设教育强省首先应建设教育科研强省,坚持以科学理论和先进手段提升教育水平,促进湖南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本文围绕湖南省“为什么要建设教育科研强省、建设什么样的教育科研强省、如何建设教育科研强省”的逻辑思维逐层展开,具体阐述湖南加快建设教育科研强省的若干思路。
1 建设湖南教育科研强省是顺应时代需求
1.1 建设湖南教育科研强省是建设教育强省的核心支撑力
近年来,为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各地纷纷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发展目标。目前,全国已有江苏、浙江、辽宁、湖南、四川等20多个省份相继提出了教育强省的战略决策。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更是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因而我们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战略,推动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不断增强教育科研服务全面建设教育强省的核心支撑能力。
1.2 建设教育科研强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方法与手段、教育设施、师资水平、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的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育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对湖南这样一个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均衡的教育大省来讲,要在不到7年的时间内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更加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因此必须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这迫切需要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支持。
1.3 建设教育科研强省为实现新时期人民群众“教育梦”提供途径
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有着希望享受更加平等的教育资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拥有更多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等“教育梦”。因此教育科研要主动迎合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回答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观,为实现人们群众的教育新希望提供方法和途径。
2 建设湖南教育科研强省的主要标志
2.1 机构健全
全面健全完善全省教育科研体系和管理体系。省、市(州)、县(市区)、校四级教育科研网络全面建成,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研究体系全面覆盖;创新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机制,建立功能多元、服务便捷、开放有序的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涵盖教育科学各个学科、各级各类学校和专门教育科研院所的学科研究基地;建全适合普通高校、中小学和专门科研机构不同特点与要求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标准[2];各级科研机构人员齐备,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充足。
2.2 队伍精良
教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提升。突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建立培训机制,建设以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青年优秀人才为主体的教育科研人才体系;全面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教育科研队伍;全面形成高水平的兼职研究队伍和群众科研队伍。
2.3 成果丰硕
全面实施教育科研成果评估制度、激励制度、奖励制度、推广制度;整体提高理论研究、决策研究、应用实践研究等成果质量,优秀原创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创造一批在全省至全国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2.4 特色鲜明
根据本省独特地缘地理特征、人口结构特征、经济文化特征等实际情况,建立有湖南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湖南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科研体系。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教育科研的竞争力,形成若干在全国有较大学术影响的优势特色学科、研究领域和方向。
3 加快建设湖南教育科研强省的相关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机构建设
在全省所有的高校都建立健全了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推进全省所有市州成立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进而逐步健全省、市、县及学校各层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组织、规划、管理。其次加强科研骨干体系建设。其次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理念和经验,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科研合作与交流,提高教育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统筹管理省内教育科研资源,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与高校、电教、装备、中小学、幼儿园等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形成大教育科研网络体系。
3.2 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
要遵循教育科研管理的基本规律,统筹规划,区别对待,分类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创新管理机制。包括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化,建立和完善课题网上申报评审制度,网上递交中期评估报告等制度;进一步树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意识,不断强化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规范评审立项标准,优化中期检查手段和成果鉴定方式,减化工作程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工作的评估督促作用,加强对各地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考核与评估;进一步加强实施科研激励制度,完善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制度、考核评先制度等[3]。
3.3 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
建设教育科研强省,人才是兴衰关键。我省建立教育科研强省,一是应着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科研队伍,造就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二是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尤其是要有计划、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锻炼一大批青年学术骨干,以保证教育科研的后劲和活力;三是是要鼓励支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形成一支最为广泛的群众科研队伍,并坚持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的原则,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四是要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和学术团队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聚集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科研高端人才;五是要促进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协作研究,形成高水平教育科研团队,不断提升教育科研社会服务能力。
3.4 进一步增加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因此要建设教育科研强省首先必须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集教育科研经费机制,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和学校等多渠道共同筹集,共同负担,稳定增长;其次要是要健全社会投入教育科研经费机制,扩大社会资源投入教育科研途径;再者必须要突出重点,集中适当的经费,重点资助一批重大招标课题和重点课题同时要重视投入和产出,加强对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效益的跟踪,加强监管,努力使有限的投入产生较大的效益。
3.5 进一步提高科研质量
提高教育科研服务教育决策的作用,围绕各级党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中心工作,针对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全局意识,实证意识,数据意识,国际比较意识,努力形成一批服务决策的研究成果,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1]曾天山.关于教育科研价值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9-13.
[2]李三福.试论教育科研评价的基本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0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