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全民阅读、参与社会文化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共建农村、社区书屋的纪实与总结

2014-08-15王文燕

科技视界 2014年33期
关键词:书屋全民图书馆

王文燕

(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通 226000)

尽管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阅读的思考都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但过后往往都是束之高阁,对于现状的改变收效甚微。为推动阅读,我国已在2013年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的公共阅读资源分布不均衡化,全民阅读基础薄弱。大城市、市中心图书馆高端大气,小城镇难觅图书馆身影;部分地级市没有市一级图书馆,管理人员极少;农家书屋、留守儿童图书室难得开放,沦为摆设;社区图书室种类单一、更新慢。

全民阅读,不能止步立法,作为担负着思想教育、两个文明建设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等四大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更应该发挥好自身力量。

下面就我校图书馆参与全民阅读工程所作的服务工作——电大农村书屋、社区书屋纪实及思考做出总结。

1探索第一步——做好详细调查、精准选址定位

2010年,在党中央倡导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主办了“手牵手——农村青少年阅读行动”。其中的一个子项目就是建立农村电大书屋。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市级分校,我校图书馆积极响应号召,着手准备建立首家农村书屋。在当时,校村共建书屋是一个新新事物,无现成的运转模式进行参考。

了解农村青少年阅读现状,是有针对性建立适合青少年需求的书屋的基础。2010年7月,图书馆印制了 “农村青少年阅读现状调查表”、“农村书屋建设情况调查表”,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共有6个小分队,深入到海门、通州、市郊等十几个乡镇村,共计回收有效调查表300余份,为我校在后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通过此次我们进行的实地调查发现,因为国家的重视,农村书屋在我市农村正处于高速建设期,但是现实管理和使用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定位不明、管理不善、资源不合理等等,许多农村书屋成了“摆花架子”、“钟点工”。找出其症结所在,也就能找到我们电大农村书屋建设的准确定位。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需求不匹配,缺少一种内在需求层面上的互动。

因此,我馆在首家书屋建设选址上作了详细的考量。首选的书屋建设点是位于市区近郊的幸福乡五里树村,该村有青少年600多人,下属文化站的农村书屋也正计划筹建中,书屋工作人员都由村委会工作人员兼任。因缺乏图书管理专业人才,此时书屋建设遭遇了瓶颈。我馆主动上门表达共建书屋愿景,双方一拍即合。在随后的寻找性价比高的藏书采购渠道、书屋的运行规范制订、藏书的书目加工方面,我馆都做出了科学指导。2011年3月22日,我馆与五里树村共建的农村书屋揭牌迎读者。我馆捐赠二千余册的图书和期刊,并与五里树村委会签定了《长期共建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定期交流图书、指导藏书书目加工、志愿者与当地学生定期活动、举办主题讲座 。

2探索第二步——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

在第一家共建书屋开放的过程中,双方多次开展活动。在活动交流中,发现原先的共建的服务覆盖面(定位在青少年)过于狭窄。随着时代发展,市郊农村的拆迁,我们合作共建的书屋所在地的正在进行村改居委会建设,村民正在向居民转变,村委会迫切需要注入新鲜文化元素,来引导该村居民(特别是失地的老年人)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的服务对象更多了,范围更广了。

基于上述情况,我馆改变共建思路,重心从共建农村书屋转移到社区书屋上来,特别加大对村改居委会的典型新社区书屋的投入力度。四年来又陆续共建了闸东社区等4家电大书屋。和初建时候相比,双方的合作层面愈加宽厚。表现在:一是,捐赠的书籍分类更广了,适合不同年龄的读者,特为老年人专设了养生保健书架专栏;二是,临近学校的共建社区居民免费办理阅览证;三是,新增法律知识讲坛,邀请了学校的法律老师用本地方言浅显易懂的讲述邻里矛盾的解决之道;四是,双方互动更加频繁,以往是图书馆单纯的送知识、书籍下社区变为社区书屋主动参与活动。社区书屋收集了本社区青少年的征文、摄影、绘画作品,参与我校图书馆的读书节活动,我馆再遴选优秀作品上报更高层次的征文比赛;五是,2014年“4.23”世界读书日,我馆与五里树电大书屋共同打造了“阅读融入生活,文化涵养社区”为主题的读书节。旨在通过校园文化进社区,推进人文教育、社区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共同发展,营造社区浓郁的读书氛围。倡导全民阅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3探索第三步——总结论证共建可行性、设想未来校企共建书屋蓝图

对于高校图书馆在农村、社区设立共建书屋,历来就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并存。反对的声音主要指向两个方面:(1)认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阵地是在校园,外设书屋多此一举;(2)认为图书馆在共建上的投入是大于收获的,得不偿失。

而从我馆四年来的共建历程来看,共建书屋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它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已不再局限于校内的师生而应延伸到社会范围的广大群众。因此积极参与到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职责所在。

首先,共建书屋所投入的资源中的绝大部分是循环的、二次利用的资源,图书馆每年都会有下架的期刊,种类多,质量高,内容丰富。从中挑选制成过刊合订本,加上通过“校园期刊跳蚤市场”活动置换来的图书。这样可使图书馆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高校图书馆参与共建较之地方图书馆的优势在于,除了拥有熟悉图书馆业务,有着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能满足各种类读者的需求的专业馆员外,各院系的学科专业教师、专家、教授,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宝贵资源和人力支撑。

第三,高校图书馆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活动的主力军,可以保障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在书屋所在地的社区建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未来就业搭建平台。

受共建农村书屋、社区书屋的启发,未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准备从与本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方着手,为企业职工提供精神食粮。同时可根据行业发展实际,优化本馆的藏书结构。为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当然高校图书馆的共建书屋是在保证本校师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循序渐进,有针对性服务,根据高职院校资源特色、人力和技术水平、设施装备条件、服务能力,走适合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全民阅读工程的道路,才能发挥优势,为推动学习型、节约型社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图书馆将继续平衡好校内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在共建书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1]徐坚真.刍议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开展社会服务[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书屋全民图书馆
全民·爱·阅读
篽箖·上野书屋
梦幻书屋
图书馆
可持续全民医保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