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电服务体制改革的探析与思考
2014-08-15邸金凤张宪国
邸金凤 张宪国
(1.梨树县广播电视台喇嘛甸广播电视站,吉林 梨树 136500;2.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梨树分公司,吉林 梨树136500)
0 引言
随着农村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有线电视业务以及数据宽带业务的逐步推广,农村广电业务的相关维护工作在工作技术要求以及综合能力需求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提升。同时由于传统的人事制度以及其他多个方面的原因,农村广电从业人员出现了老龄化较为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形成了事业快速发展与人员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并严重制约了农村广电事业的发展。对农村广电服务体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目前的农村广电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进作用。
1 农村广电服务现状分析
1.1 广电队伍的发展不能适应农村广电事业的迅速发展
目前广电事业得到了国家以及地方的充分重视,国家在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方面都给予了农村广电事业充分的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农民的收入也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内容、质量以及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些方面的积极因素都有效推进了农村广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广电的从业人员存在着老龄化,人员素质、结构不合理的,服务意识不强烈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广电事业的发展受到了队伍建设的制约,农村广电的队伍不能够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的需求相适应。
1.2 农村广电事业用工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革
目前农村广电事业的用工一般为享受财政拨款的编制人员与临时用工两类。这样的用工方式对于有效降低广电的运行成本,减轻广电的财务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广电的企业化改革以及市场化的转变具有严重的制约作用。在目前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切实考虑广电事业的用工制度或者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推进广电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广电质量保证的需求与目前业务员队伍素质之间存在突出矛盾
由于广电事业在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同时农村广电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结构、业务能力没有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在广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等方面难以进行。因此大量的工程施工都由社会上的工程队承担,这样就形成了质量难以保证、监督不力的状况,广电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同时广电人员对于工程监理不专业,工程监管也不到位,长期以往就会形成技术不达标、标准不符合规定,这些都为以后的业务运行增加了维护工作量以及运行成本,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农村广电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4 广电的布局以及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目前一般农村广电配置都是以行政乡镇为单位设立广电服务站。这样的模式存在着配置不尽合理,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象。对于业务员的工作以及作用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缺乏对于人员、资源的协调调配,各个广电服务站之间缺乏相互的协作,在平时运行以及遇到突发自然灾害时,难以形成有效的协调处理。
2 农村广电服务体制改革的设想
进行农村广电业务的调整以及资源整合,提升广电发展的效果,笔者设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进行框架的构建,进行人力、设备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多个乡镇之间形成区域的广电服务中心;其次要能够分别进行广电技术抢修工程队以及合同制线路维护队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最后也要能够实现整体代换,也就是用广电合同制得线路维护队对社会的工程队进行替换,从人事制度方面实现人员结构的优化以及管理模式的调整。
2.1 服务框架重新构建,组建区域服务中心
农村广电事业要能够使用文广事业的体制改革,在充分调研目前线路布局、乡镇地理环境、用户数量、覆盖面积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设想进行每个乡镇保留一名值班人员,其他线务员相对集中,实现广电服务中心的建设,但是这种改革不能够改变原有的名称以及编制,以便实现与地方政府的对接以及县级财政的补助。通过这样的方案可以实现对于人员的有效整合,管理人员的数量减少,一线的服务力量得到加强。同时要制定出新的岗位考核办法,促进广电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的效率以及用户的满意度。
2.2 组建技术抢修工程队以及线路维护队,保证广电业务正常运行
技术抢修工程队以及线务维护队伍对于保证广电业务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目前初步的设想是将技术抢修工程队以原来编制内的员工组建,线务维护队则以合同制的方式进行。合同制的线务维护队伍人员由广电中心对社会进行公开招聘,在考虑地理环境、工作条件、工作业务量等多个方面进行招聘人员数量以及招聘需求的制定。社会招聘的人员必须满足工作以及业务开展的基本需求,同时在招聘到位后要进行业务能力以及技能需求的强化训练,保证岗位职责的履行。
由于工作性质以及广电运行成本的控制,一般而言合同制的员工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量以及工作强度较大,因此在招聘的时候要能够综合考虑到员工的基本情况,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首先要能够切实制定合同制线务员工的工资增长体制,保证员工能够参加正常的业务培训,使得合同制员工能够更加积极参与到农村广电事业的发展中来。同时广电中心要能够进行业务的拓展,使得合同制的员工有工资可做,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
2.3 逐步实现队伍优化,提升队伍的办事效率
要能够切实调研原线务员的分流情况和合同制线务员的履职等实际情况逐步实现两支队伍的置换。要能够实现人员的正常退休,减少农村广电的临时雇工,将农村所有的广电业务逐步移交到合同制的线务员,最终实现农村广电线务员的队伍结构优化以及管理模式的变更。这标志着广电已经开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灵活用工机制,有利于实现企业化经营,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广电事业发展。
2.4 改革中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
合同制线务员的招聘并没有提升农村广电的运行成本,通过合同制的招聘有效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办事效率,同时也是实现农村广电事业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合同制线务员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降低了运行的风险,转移人事管理上产生的相关责任,减少纠纷;农村广电线路维护全部交由合同制线务员负责后,其管理人员主要由上级广电部门选派或面向社会招聘,主要职责也将作相应调整。
3 结论
农村广电事业的发展对于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尤其的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在文化的载体、内容以及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好的需求。农村广电目前存在着队伍发展不合理、服务不到位等方面的不足,积极进行体制改革,提升农村广电事业的服务效果对于保证农村广电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薛瑞.广电村村通工程应着力把握的四组关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08).
[2]彭菊华,张水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3]黄勇.论新中国六十年广播电视的发展道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