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推广模式的可实践性及实施途径①

2014-08-15尚文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6期
关键词:全民大众体育

尚文霞

(新乡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刍议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推广模式的可实践性及实施途径①

尚文霞

(新乡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都得以迅速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更是得以天翻地覆的改善,生活生产趋于自动化、智能化、电气化。人们殷切希望健身项目来充实自身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使自身趋于健康发展。对此,本文将浅析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推广模式及其可实践性,并阐述相关实施途径,以实现全民健身。

新兴大众健身项目 推广模式 可实践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都得以迅速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更是得以天翻地覆的改善,生活生产趋于自动化、智能化、电气化。人们殷切希望健身项目来充实自身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使自身趋于健康发展。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将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彰显出政府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力度,更是加剧了全面健身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观念得以转变,更是钟情于诸如瑜伽、攀岩等各类新兴健身项目。大力推行新兴大众健身项目,不但能使人们参与运动中来,提升人们的运动兴趣,更是满足人们生活的根本需求。

1 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特点

虽说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深入人心,但截至目前仍没有相对清晰的概念。基于相关学校体育教育有关于新兴体育建设项目的概念之上,本文认为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是指那些人们闲暇之余进行的尚未推广或普及程度不高的最新兴起的,目标为提升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项目。因此,它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1 创新性

“新”主要在动作和时间上得以体现,首先将项目中具有代表的特色动作用以多样化的形式予以表达,其次项目须是尚未推广或普及程度不高的。

1.2 普及性

正所谓是新兴大众健身项目,大众是项目的主体,因此设计的动作当简便易懂,较易普及。

1.3 科学性

推行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全面发展,得以全面的健康锻炼,因此,项目需要满足人体的运动规律,符合群众的人体素质,并兼具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

1.4 安全性

新兴大众健身项目不单要简单、生动,还需要较强的安全性,才能使人们在活动中得以学习,并能可持续地坚持使用。

1.5 娱乐性

通过对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联系,人们能充分释放自身热情与活力,从中收获愉悦的心情,同时项目编排的动作与音乐无不予人美的享受。

2 推动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因素

2.1 社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渐强烈。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切实需求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使自身得以充实,并缓解或解除当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从而使得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然而,当前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大众健身项目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其有效发展。诸如太极拳、木兰山等大众健身项目较适于中来年人群体,绝大对数年轻人却毫无兴趣,总体而言当代社会的大众健身项目,其运动方式与组织形式都欠缺相应的改造和创新,是制约我国全民健身良性发展的关键。因此,当代社会殷切需求新兴大众健身项目,一改往日健身项目的单调与乏味,以满足人们于健身项目的需求,使得人们的业余生活文化得以提升,促进全面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最终使我国国民素质得以提升。

2.2 素质

在社会化全民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个体或多或少受到不同原因影响其综合发展,从而个体之间于社会需求也就存在相当的差异,尤其是在全面健身项目的形式、内容与消费观念等方面会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人们切实需求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推广,使其满足自身于体育文化的提高的需求,使全面健身活动的形式、内容等都得以发掘与创新,使更多的健身项目用以全面健身工作中,让人们有更多的健身选择,从而使人们更乐于主动参与健身。

2.3 体育

如今,体育产业和体育人口均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首先,自全民健身的实施,使人们的消费范围得以拓展,从而使体育消费得以刺激。正所谓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因此,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发展能带动与其相关的产业得以发展,这样不单能使体育产业及其经济效益得以提升,更能使社会就业环境得以缓解。其次,作为决定国家的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体育人口从根本上反应出人们的生活状态,并彰显人们对于体育事业的态度。所以,促进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其核心任务就是使体育人口得以发展。《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标识着马鞍型年龄结构是我国体育人口的主要形式,在参与人群中,参与人数最少的就是中青年。而绝大多数体育项目的适龄人群较为单一,适合中青年群体的体育活动更是少之又少。中青年人群的体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的发展,由此可见,单从体育系统而言,发展新兴大众健身项目能使更多的人参与全面健身活动,使我国体育人口得以量的提升,以利于国家的良性发展。

2.4 学校

在校期间,学生能否有正确的相关体育锻炼的认识、浓郁的兴趣以及有无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代学生出入社会生活中能否参与健身活动。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教育长期以来都存有弊端,很难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健康第一”的核心思想,从而使得学生难以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开展新兴大众健身项目使体育项目得以拓展、内容得以丰富,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产生浓密的运动情怀、培养自主健身意识,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开展,是切实满足当前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切实需求。开展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是科学有效的,也是必然的。

3 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推广模式

首先,推广人员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人们当前的心理行为特征,继而以市场现状、推广环境、受众群体以及认知水平等作为依据,对具体的健身项目予以开发,并实施针对性的推广。

其次,新兴大众健身项目要以受众群体的文化综合素质、健身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兴趣状况的因素,对推广人群予以针对性的选取,并在新兴大众健身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时或及时的了解参与者的个体感受,进而以此作为依据对相关健身项目进行完善与健全。

再次,在新兴大众健身项目实施过程前,须将部分项目予以免费体验,使项目得以完善、健全,并为欲将实施的新兴大众健身项目进行宣传与推广。待到项目相对健全时,拟定行之有效的推广措施,对不同地区都能得以充分实现,使项目推广范围得以广度和深度的提升。

最后,在新兴大众健身项目实施之后,要及时地对人们的运用实效进行调查、评估,拾掇相关项目的意见和意见,并以此反馈于相关项目的负责人使项目得以完善与健全,同时能提供相应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项目推广奠定实践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大力提倡全面健身。如今,全面健身不仅是单纯的口号、形式,相应地在实际生活得到了有效的实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于生活、体育的观念得以改变,更多的人群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发展,传统的健身项目由于其单调、枯燥的乏味性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因此,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推广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它切实满足人们于生活的切实需要,能使人们得以舒适生活的同时,进行全面的健身锻炼,使自身得以综合发展。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是大众健身项目的发展走向,是使人们健康生活得以实现的科学渠道。

[1]张丽.新兴大众健身项目推广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岳旭东.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杜啸.浅谈新兴大众健身项目的推广模式[J].武魂,2013(10):16.

[4]王芳.瑜伽与健身气功推广的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3.

[5]陈晓洁.瑜伽活动在我国推广的成因及存在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2(1):309.

[6]赵原.刍议全民健身保障体系的构建[J].人民论坛,2013(2):111-113.

G899

A

2095-2813(2014)09(b)-0178-02

尚文霞(1980,11—),女,河南开封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全民大众体育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