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职业化范式转变研究①
2014-08-15刘景宗
刘景宗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系 广东潮州 521041)
肇始于1995年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运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当前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客观地讲,无论中国篮球职业化的管理模式,还是运行机制,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中国篮球在其职业化的进程中,并未像足球那样被人诟病,但脱胎于自上而下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仍然在“管制行政”[1]的襁褓中艰难前行。到目前为止,来自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或管制”的影响,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冲击仍有迹可循。像事前无征兆的压缩赛程、缩短赛季的事件,在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中,也许并非最后一例。我们认为,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取得的进步与成绩固然可喜,但正视问题才是摆脱困境的关键。对以往10多年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进程的回顾与审视,并非为了纯粹的简单批判或漠视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取得的成绩。相反,检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探寻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合理路径;淡化成绩是为了助推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范式转变。基于此,通过对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的回顾与审视,试图从当前中国篮球职业化的困境着手分析,进一步厘清中国篮球职业化范式转变的关键要素和路径。
1 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1.1 起步与探索阶段(1994~2004年)
在国家体委“坚持正确方向,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深化改革,发展体育事业”精神的指导下,沿着“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改革方针。中国篮球界于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会议决定1995年全国男篮甲级联赛实行主客场、跨年度的新赛制。这次大会提出了“以竞赛改革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职业化为动力,挽救中国篮球,提高CBA水平”的口号[2]。1995年2月至4月,由国家体委主导,国际管理集团参与的全国篮球八强赛,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坚定了走市场化、职业化的信心。同年8月,国家体委篮球处公布了《CBA篮球联赛技术手册》,规定“全国甲级男子篮球联赛的主办权为国家体委,由国家体委二司篮球处负责实施和管理”,并明确了主办单位的权利。随后10月,中国篮协推出了《1995-1996赛季全国男篮甲级联赛竞赛规程》、《中国篮球协会运动员转会暂行条例(讨论稿)》和《俱乐部篮球队暂行管理条例(讨论稿)》[3]。这些规章制度的颁布,初步确立了各参赛主体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廓清了俱乐部的性质、组建形式、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为中国篮球走向职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1996-1997赛季,中国篮协在“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的指导思想下,颁布了《中国篮球协会俱乐部章程》、《中国篮球协会俱乐部篮球队运动员转会管理条例》、《中国篮球协会竞赛管理办法》、《中国篮球协会裁判员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颁布,为俱乐部的成立、发展和规范提供了依据。1997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成立(简称篮管中心)。篮管中心的成立,虽然改变了多头管理的状况,实现了篮球项目管理的集约化。但由于篮管中心肩负着“国家队”的任务,难免与俱乐部的利益出现不协调的状况。随后,自1998-2005赛季,篮管中心为了推动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几乎每个赛季都从赛制改革、联赛管理及商业开发这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布局。到了2004-2005赛季,篮管中心通过多个赛季的艰难探索,初步确立了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架构和运行机制,这为今后中国篮球职业化的顺利进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1.2 完善与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2004年4月,篮管中心在东莞召开联赛会议,提出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改革与发展计划》,即“北极星计划”。该计划决定从2005年开始实施,目标是用10年时间使CBA成为亚洲最好的联赛,并向世界级的职业篮球联赛迈进。任务是培育和发展强有力的CBA品牌,使联赛成为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摇篮,打造亚洲最好的职业体育联赛,赢得更多的国际赛事奖牌,使CBA成为盈利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品赛事[4]。《北极星计划》的提出,使中国篮球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的改革思路与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改革的措施与路径,改变了以往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改革方式。2005年,“北极星计划”的实施,体现了中国篮协对以往10年CBA进程的理性回顾与未来职业联赛的设想,标志着中国篮球职业联赛雏形的基本形成,指明了未来中国篮球职业化的前进方向。“北极星计划”之后的第一个全新赛季,CBA重装上阵,吹响了中国篮球职业化向纵深发展的号角,把中国篮球联赛向真正的职业化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中国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在金牌总数取得历史性第一的时候,中国篮球并未“转变范式、调整重心、掀起改革”的大潮。而在国内体育大环境下,随着篮管中心主要负责人的更迭,由于对篮球发展理念和治理模式认知的差异,使面向市场、坚定走职业化道路的“北极星计划”随后搁浅。中国篮协在2008-2009赛季总结发言中的“八点意见”和“七条思路”将并不平静的中国篮球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像“高举举国体制大旗、更改赛程赛制、控制联赛运行成本”等思路的抛出,令全面“改弦易张”的说法成了中国篮协新政的代名词。而“新政”的功效如何,是否有利于中国篮球的发展,仍需要实践的检验。但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是,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制度架构和运作模式仍然不成熟和存在诸多变量,变量的关键因素来自于管理者的变动和治理理念的不同以及行政力量的主导。这些因素的叠加,又将中国篮球的改革与发展,带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今后,中国篮球无论采取何种“新政”,毋庸置疑的是,坚持职业化、面向市场化的治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是其未来的合理选项。
2 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困境
2.1 “管制”思维主导联赛
从1995年开始,中国篮球联赛就和“管制”联系在一起。伴随着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中国篮球联赛始终与“管制”处在剪不断理还乱的胶着状态。这种“管制”思维下的联赛运行模式,在中国篮球联赛中经常有迹可循,如封杀“奥神事件”,以及2006-2007赛季篮协突然抛出的“缩短赛程、取消南北分区”等诸多具有“管制”色彩的治理模式主导联赛的进程。这些事件的出现,不仅让人产生了中国篮球职业化的主导力量在于“管制”,而且推动改革的力量也在于“行政”。事实上,这种主导联赛运行和治理的“管制”色彩与思维,难免会让人认为,中国篮球职业化与国际体育市场有背道而驰之嫌;也难免让人担忧中国篮球职业化的决心和前景。从10多年来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看,虽然中国篮协并不缺乏改革的思想和冲动。但是,细究一下,推动中国篮球改革的力量是什么,是体育行政还是体育市场,答案不言自明。尽管当今中国篮球在职业化的进程中,已经初步按照职业化的“形”来运作,但最能体现职业化的“神”,即职业化的治理模式和决策方式并没有按照职业化的规律来实施。
2.2 商业化不等于职业化
从国际管理集团到瑞士盈方,这是中国篮球联赛10多年来绕不开的合作伙伴,他们对中国篮球商业化的引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篮球迈向市场、坚定走职业化道路的征程中,面对资本与经验先天不足的情况,借助外部资本和成熟经验,无疑能迅速打开局面、推动联赛改革的进程。但由于受急功近利、管制思维的主导,中国篮球改革一开始就瞄准了商业化。商业化推动了中国篮球的发展,而且商业化在其中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商业资本的介入,中国篮球联赛就没有今天的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也不会招致NBA管理层漂洋过海关注CBA,更不可能商谈合作CBA。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篮协近年来在篮球商业化上做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通过对中国篮球商业化历程的审视,中国篮球在商业道路上越来越驾轻就熟,但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却在缓慢进行,甚至整体实力随着商业化的深入,还有反复波动的态势。毫无疑问,仅有商业化的运作,除了带来滚滚的财源和丰厚的利益,中国篮球整体水平提升的效果如何,值得我们深思。鉴于此,我们需要各界尤其是体育界对中国篮球商业化进行重新的审视,商业化并不等于职业化,真正的职业化,不仅包括运动员的职业化和俱乐部的职业化,更包括监管者的职业化。篮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欧美篮球水平之所以比中国高,在于他们遵从这种规律。应该说商业化只是职业化的一部分,一个副产品,并非职业化的全部。除了中国篮球商业化的有形价值之外,其产业背后蕴藏的诸如品牌、文化等无形价值,才是中国篮球联赛可持续发展的立身之本。
2.3 监管和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篮球联赛的主导者为中国篮球协会,或者篮管中心更为贴切。在当今成熟的职业联赛市场中,“官办分离”是一个基本假设。中国篮协作为联赛的组织者、规则制定者以及解释者等集诸多权力于一身,让权力失去了在阳光下的执行和必要的监督,这有悖于国际职业体育发展的趋势和架构。当前体制下,对中国篮协而言,CBA并非篮协唯一的工作重心。中国篮协对CBA联赛和上级的责任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以争取国家荣誉为主要职责的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决定了篮协并不会将联赛的职业化凸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更不会视俱乐部为服务对象和上帝。这一体制下的联赛运作,由于监管的缺失和制度的缺位,让中国篮协时常扮演了“灭火队员”和“消防大队”的角色。像球场暴力、球迷骚乱等诸多突发事件的产生,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甚至让其常处在地缘、行政、情感等因素的边缘而做出非理性的裁决。
纵观NBA等成熟的职业联赛,健全的监督机制和制度是确保联赛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CBA缺乏像NBA一样透明的选秀制度、完善自由的转会制度、严格的工资帽制度以及统一分配转播和商品收入等制度。这些制度架构的缺失,容易导致球队实力的不均衡,进而危及联赛的良性发展。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来讲,均衡的球队实力是保证吸引力的关键。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和架构,在保证联赛良性运行的基础上,各个球队均有夺冠的机会才是合适的,而不是像广东宏远那样八年七冠。诸如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篮协和联赛来讲并非好事。
2.4 俱乐部绩效欠佳、矛盾突出
中国篮球经过近20年的职业化,到目前为止,仅有广东宏远一家曾公开宣称实现了盈利。截止到2012-2013赛季,尚未有其他俱乐部公开宣称实现盈利。即使宣布盈利的广东宏远俱乐部,从其公开的盈利指标不难发现,其盈利并非纯粹的自主经营、自主开发所获取的经营利润。广东宏远俱乐部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东莞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及当地政府、街道办和企业的巨额奖励。如除去非经营因素所获取的额外超额利润,那么广东宏远的亏损也在所难免。况且这一盈利模式在国内各篮球俱乐部并不具备示范和推广作用。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有投资行为就必然有逐利行为,没有回报的投资,属于慈善的范畴。即使慈善也追求社会效益。而国内各篮球俱乐部,在多年无盈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经营,甚至还有众多资本前赴后继的在CBA门前徘徊,寻求合适的切入时机。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发生在篮球俱乐部领域,像国内的足球、排球、乒乓球等领域也普遍存在。这表明,在中国篮球各俱乐部间,似乎不盈利是正常的现象,盈利反而成了异类。这种奇特现象从各俱乐部的投资主体看,篮球仅是其经营的副业,投资主体看重的是通过投资篮球所获取的靠近政府的机会、篮球之外的更多利益链条。像NBA的门票收入、电视转播、延伸产品的开发等常规盈利模式,在CBA却并非一个盈利的指标和可靠选项。
3 中国篮球职业化范式转变的路径
1962年,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指出范式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移[5]。范式转换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历史状态和内在发展规律,对人们理清所从事领域的发展路径以及把握其领域的未来走向都有启发作用。借助范式转换理论,审视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发现,当前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诸多困境,在于旧的范式与当前中国篮球职业化实践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而新的发展范式尚在篮球职业化的实践中探索。基于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的实践与思考,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篮球职业化摆脱困境的关键,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快范式转变。
3.1 更新管理模式
当今欧美等职业体育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职业体育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政府往往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做好“守夜人”或者“看守者”[6]的角色是政府在职业体育市场中的理性选择。在职业化、市场化良性运转的环境中,过多的“管制”或“干预”并不利于职业体育的有效运行。在当前中国体育体制的大环境下,篮管中心或者中国篮协基于国家荣誉的考量,承担了诸多“管制”的功能。而基于国家荣誉和“管制”思维模式下的联赛治理路径,更多彰显的是“行政治理”的色彩与意蕴,缺少来自对职业联赛规律的凸显和责任,甚至出现集体的无意识。但对于上级的责任和内部压力的彰显,优于对职业联赛运行效果的承担。基于此,更新目前的联赛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将成为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项,也是今后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范式转变不可回避和绕不开的重要选项。我们认为,更新管理模式一要更新当前的治理架构;二要更新当前的决策方式;三要更新符合CBA发展实际的战略规划。这是进一步推动联赛治理结构的范式转变,成为摆脱困境、步入良性运行的关键。
3.2 调整运行机制
从欧美等成熟的职业体育联赛来看,基本上联盟是俱乐部的利益代表,俱乐部所有者扮演着委托人的角色,联盟管理者则扮演着俱乐部代理人的角色[7-8]。虽然欧美等职业体育联盟的治理模式不尽相同,但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在联盟制度框架下,享有分享权力的逻辑起点则是毋庸置疑的。在当前我国体育体制架构下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中国篮协代表着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至上的原则,以资本为主的俱乐部在分享权力和剩余利益的议价能力面前,缺少合理、有效的规划和路径。从中国篮球发展的前景和长远角度来看,市场、资本和俱乐部的利益,需要给予合理的关切和重视。如何重视和回应资本、市场和俱乐部的合理利益及诉求,则是摆在中国篮协或中国体育人面前的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对于此,既需要中国篮协具有改革的勇气,也需要其具有改革的智慧和谋略。
自1995年起,中国篮协在渐进式改革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尝试了数十次的制度设计和更新。多次制度更新的背后,彰显了中国篮协对职业化发展制度设计的不尽周全和规划的不尽合理。因此,加快调整当前中国篮球的职业运行机制与实际运作的不相适应,将成为今后中国篮球职业化良性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欧美等国家成熟职业联赛的审视,我们认为,调整中国篮球职业运行机制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创新联赛运行机制,可以考虑将中国篮协放在联盟监管者的地位,监督联盟运行,保证国家利益;二要提升俱乐部分享剩余权力和议价的能力;三要转变理念,重组CBA联盟,构建联盟管理者为俱乐部代理人的制度架构,实现联盟、俱乐部的利益最大化。
3.3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俱乐部投资人、中国篮协、运动员、球迷等作为当今中国篮球市场的利益相关者,各主体的利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达机制,呈现出制度缺失的状态。在资本追逐篮球市场,篮球市场吸引资本的互动中,利益相关者获取合理的利益是其正当的表达。而这在中国的篮球市场博弈中,在当前体制下的中国篮协具有绝对的议价优势,俱乐部投资人、运动员理应具有的表达机制在市场中却是缺失的。当前篮球市场的多方博弈中,在并不透明的议价机制和机会面前,俱乐部投资者和运动员的议价能力和表达机制,明显地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因此,改变当前中国篮球市场主体的非对等、不均衡博弈状态,健全利益相关者的表达机制,提升利益相关者的议价能力,则是今后中国篮球职业化范式转变的核心要素。在市场活动中,只有给予资本必要的议价能力和参与主体对等博弈的机会,才能促使资本推动市场的繁荣和主体交易的活跃。反之,则会逼退资本的逃离和遏制主体的交易,进而危及市场生态的均衡。基于此,我们认为,完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路径有三:一是提升俱乐部、球员的议价能力;二是创造各主体对等和均衡博弈的机会;三是设计合理、有效的表达机制和诉求渠道,能及时、合理、有效的化解联赛中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3.4 提升俱乐部绩效
在欧美等体育市场中,职业体育俱乐部是经营某个高水平的体育项目,通过职业联赛来获取相关经营利润的企业[9]。既然是一个企业,盈利或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必然的正当追求。纵观国内的篮球俱乐部,除了广东宏远宣称的所谓“盈利”外,尚未有其他俱乐部实现了盈利。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国内篮球俱乐部作为一个企业,多年入不敷出,甚至巨额亏损,为什么还乐此不疲的经营呢?其中缘由只有投资人最清楚。但是,抛去其他因素,一个正常的体育市场和一个正常的职业联赛,不需要也没有理由长期亏损运作。没有盈利的联赛和市场,对社会贡献的动力不足,甚至为负。象俱乐部欠薪等事件彰显的就是俱乐部绩效差、盈利能力不足所致。俱乐部盈利能力不足也容易产生矛盾,影响联赛的运行和公信力。可以说,当前中国篮球俱乐部普遍表现的运营绩效差,长期亏损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急需管理者给予重视和寻求解决的路径。我们认为,提升国内篮球俱乐部绩效的路径有四:一是创新篮球俱乐部融资渠道,放开融资政策,提供配套支持;二是加强俱乐部自身建设,优化管理队伍;三是在联赛中给俱乐部创造更多的经营环境和权力,加大放权力度,增强俱乐部的盈利点;四是进一步提升俱乐部在联赛中分享剩余利益的能力和议价机制。
4 结语
尽管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坚定走职业化、市场化的信心,深化对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规律的了解和把握,通过加快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范式的转变,探索符合中国篮球市场规律的新的发展范式,并非是一个“无解”的选项。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范式转变,建立符合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新范式,在不久的将来,让CBA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洲际影响力,以及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并不遥远。
[1]戴维·罗森布鲁姆,罗伯特·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新浪体育.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编年史[EB/OL].http://sports.sina.com.cn/k/2005-12-07/ba1921317.shtml,2005-12-07.
[3]王贺立,姚望,杜丛新,等.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回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18-21.
[4]李元伟.李元伟篮坛风云路[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
[5]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6]陈国权.社会转型与有限政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钟秉枢.职业体育—理论与实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8]鲍明晓.中国职业体育述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9]杨涛.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供应链利益相关群体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5):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