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不良心理对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2014-08-15周青朱厚伟吴书丹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情绪心理

周青 朱厚伟 吴书丹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学生的课堂状态。学生处于不良心理的状态下学习体育基知识、技术、技能,往往表现出情绪的低落,态度的消极,被动的学习各项技术动作,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尤其是女生随着身体心理的不断发展,总认为体育学习总是跑、跳,没有意思。不良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效果、个人能力的发挥都会产生影响,然而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心理氛围进行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激发活跃的思维,情意共鸣,让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一起完成教学目标。

1 不良心理因素带来的影响

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得出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主要原因是对待事物的恐惧与紧张,在心理上表现为:感知(看到大部分同学的失败、受伤、自己曾经的失败—产生表象(对动作的概念模糊,总会想到消极的因素,会想到自己可能会失败,不敢尝试,害怕的心理—在实践中(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心理障碍。这种不良的心理影响着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培养,从而不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与快乐。

1.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据调查:北京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有70~80%所患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在校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近30%。[1]由于心理因素引发的身心疾病随处可见,比如:心肌梗塞、原发性高血压、胃溃疡、糖尿病等,同时也可能造成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忧郁症和心理变态等心理障碍。轻度患者可能会影响学习、工作,重度患者甚至会导致犯罪、自杀的后果。如今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很多人要面对各个方面产生的打击和压力,如果没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从而一病不起,有的则神经错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多次出现心理障碍的例子。可见心理因素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有待于老师们进一步研究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2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良的心理因素在学习上表现为自信心不够,没有恒心与毅力坚持活动;情绪上的不满产生厌学的心理;总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焦虑不安,萎靡不振、忧郁苦闷、悲观失望等,则会降低学生进行活动的程度;甚至因为不认同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为人处事而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些都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哪一位任课教师,那么这一科的学习成绩就好。著名理论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巨大影响,也会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所以在体育课堂中教师的言谈举止、爱意流露,真情的表达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从而乐意接受学习,改善学习效果。

1.3 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发挥

在体育教学中,一个人的体育技能的成长不只是受外界因素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自我素质的发展,其中主要是个体心理方面的自我控制,接受压力与面对挫折时的忍耐力,以及遇到心理问题时的自我解决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如奥运会的赛场上的那一刻,由于心理上的紧张、压力与害怕,不能正常的发挥,场下经过多少汗水与勤奋的努力,再如心理恐惧害怕失败而沮丧,其实自己能够做出漂亮的技术动作却不能正常的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从而可以看出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及在展示自己能力时自信心与意志力的作用。

2 对策

2.1 情绪诱导,改善学习积极性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情感心理活动在实践中的外在表现形式。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活动,其效能是“增力或减力”[2]。体育教学中增加良好心理如轻松的、乐观的、愉快的,不仅可以使人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而且可以开阔创造思维,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具有不良心理因素的学生如焦虑不安,萎靡不振、忧郁苦闷、悲观失望等,则会降低学生进行活动的程度。在传统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情绪影响往往忽视了。教师通常在教学中表现得事与愿违,不能控制学生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育学家赞可夫曾提出观点:“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根据学生内部的诱因,靠理解,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3]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过程中采用任何途径都要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影响,要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激起学生的共鸣。[4]

2.2 动机诱导,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5]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过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参与体育活动学习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强化他们对于体育的意识,知道上好体育课,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日常保障,从大的方面讲更是为祖国的富强,提高民族的身体素质,俗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求知欲也是推动学生自身去探索知识并具有情感色彩的一种内心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每个动作之前,给学生提出学习动作的目的与要求,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结合教材理解阐述动作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的实际意义并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产生向往与追求的动机。

2.3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让人奋进、情感交融、情绪高亢的一种积极努力的情景状态。包括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表现,以及由此产生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6]教学氛围的水平与质量的优劣是能感受的,是可以评价的,其基本的原则有在体育教学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安全、积极、民主、自由。

体育课堂与其它学科的不同点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的肢体动作,教师要讲解、示范,对学生保护、帮助,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善指导作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指导学生的艺术,语言表达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如今提倡鼓励教学,体育教师要运用表扬的方法,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在学生面临困难与失败时,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如“你一定可以完成”,“你能行,再来一次,坚持、坚持!”[7]从而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念;教师要注意批评技巧,控制学生的课堂情绪营造良好的氛围;体育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节奏要掌握,获得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教师在上课前的备课过程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上课内容,组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多种多样,内容不能偏多偏难,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堂调控中,教师应注意反馈信息,及时改正教学中的不足环节。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和强度,学生经过学与练,做出各种应答动作,并在教师与同学的表情、动作行为及指导与建议中反馈学习的准确性,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结构,逐渐掌握知识、技术、技能达到熟练程度。

3 结语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因素与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经过精心的策划,“设计好每堂课”[8],始终把握好学生的状态,获取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与有效地调整,改变学生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不断地改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情景,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的体育课丰富多彩,他们的心理、生理、身体健康发展,促进体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1]涂伟仕,黄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氛围的尝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3):108-109.

[2]刘英杰,刘昭强,孙永泰.女大学生不良心理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控制与转化[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54-156.

[3]杨鄂平,童丽平,李传东,等.体育教学与体育态度学习关系的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918-920.

[4]陈伯龙.体育课堂教学中创新氛围的营造[J].体育学刊,2003,10(6):13-14

[5]赖朝晖.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5):139-140.

[6]姚蕾.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2,99(2):31-33.

[7]钟华.营造良好体育教学氛围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9(8):1121-1122.

[8]李烈明.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诱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99,21(6):57-60.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延长优秀运动员巅峰期运动寿命的心理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