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社会整合路径探析——以统一战线为视角

2014-08-15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民族建设

赵 淼

(贵州行政学院,贵州·贵阳 550028)

一、引言

社会整合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国家在转型途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命题。艾森斯塔德认为,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震荡与冲突,必须仰赖强有力的政治中心的建立,并以之解决变革社会中的整合问题。[1]布莱克列举了现代化历程的四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便是“社会的整合”。[2]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斯宾塞早就指出整合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二是对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进行协调与控制。[3]涂尔干直接用“社会团结”来指称社会整合,意指人际间的一种联结关系,这种联结关系建立在人们共有的情感体验、道德节操以及共同理想之上,也可能是基于生活需求、功能互补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4]其他理论家如韦伯、滕尼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等等,对社会整合这一主题都做过专门的阐述,这些阐述是“大制度背景下的理念型建构的宏大叙述”,植根于他们所身处的西方特别是欧洲社会的转型。[4]

社会整合问题引起了国内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有数百篇专业论文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出发对之进行本土化的解析和应用,重点是进行学理上的移植、梳理和诠释,并以中国的社会整合为落脚点。社会整合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简言之是因为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所导致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超出了原有的社会规范和秩序范畴,从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重新将社会结构中异质的因素统合为一个有机的动态体系。社会整合是存在于各种社会群体、组织乃至个人之间的关系的生成和维系,正如王邦佐先生所讲,社会整合是用来表明社会体系内部各个要素、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社会整体上达致一种“均衡状态”。[5]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社会整合内容繁复,其中之一便是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幅员辽阔,族际关系颇为复杂。社会整合问题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族群和谐、社会发展和秩序稳定,直接影响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国家成长。本文认为,考量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独特作用不可忽视。目前鲜见专文将统一战线与社会整合联系起来进行探讨,遑论以之为视角分析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问题。以社会整合为目标看待统一战线,以统一战线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这种思考对于丰富和拓展中国语境中社会整合的理论内涵及实践策略将有所助益。

二、民族地区社会整合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政策倾斜,通过不断地支持、帮助和扶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平等互助的和谐民族关系初步形成。不过,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向纵深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各种累积下来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开始浮现,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面临不少挑战:

其一,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拉大。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国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差距持续扩大;二是不同民族地区之间、民族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持续扩大。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与发达地区经济往来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发展不均衡加剧。

其二,法制不完善,自治权利虚化。我国对民族地区的治理方式是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法定的自治权。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民族区域自治机关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然而,由于现实利益因素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地方治理实践中,很多民族自治地方并未依据法律规定出台相应的自治条例或实施细则。到目前为止,五个自治区皆没有出台自治条例,即便那些已制定条例和细则的自治州、自治县,其条文仍流于原则和笼统,现实针对性与操作性明显不足。由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缺失,自治权利流于纸面的简单陈述,在处理具体的民族问题时缺乏准确明晰的法律依据。而且,由于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少数民族成员的义务作出相应规定,只谈权利,一旦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稍有差池,有人便可能挑起事端,制造所谓的“民族问题”。

其三,民族文化差异,相互碰撞摩擦。民族地区是各种民族文化聚集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工业化、信息化过程突飞猛进,伴随社会结构的转型,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共处与交融中相互摩擦和碰撞。对于处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各个民族而言,这种交汇是彼此和谐共处的客观条件,而其差异所致的冲突则不利于族群之间的相互认同,对民族关系的稳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其四,民族意识强化,政治认同冲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少数民族成员更加关注本民族在国家政治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提升与未来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在政府机关的职位高低与任职比例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话题,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则成为政治议题,作为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中少数民族关注的重要内容。民族意识强化走向极端,其可能后果是族群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使得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对各民族间的利益分配和民族关系格局不满,希望改变现状并将其付诸实际,从而产生利益磨擦,影响少数民族成员的政治认同取向,给现行的民族关系格局和政策模式带来严峻挑战。

三、统一战线与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的契合

统一战线与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皆以求同存异为基本原则,以多元共存为客观基础,并通过多维互动的沟通与协调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推动社会发展。

(一)求同存异:工作原则的契合

求同存异是统一战线工作开展的前提。统一战线是不同政治力量的联合统一体。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实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团结统一为基础,联合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友好力量,结成强大的政治联盟。团结的核心原则就是求同存异,它要求参与统一战线的各个成员、各个方面围绕共同的目标去协作和努力,同时并不要求各成员放弃各自合理的利益追求,而是有统一又有差异,有共性又有个性,彼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求同存异也是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处理离不开求同存异的思维原则。各民族以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共同繁荣为目标,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形成以民族的差异与个性为基础。求同存异旨在追求民族和谐,但不是消灭差别,而是“和而不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就是求同存异原则的具体体现,这一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性目标与各个民族族体的多样性特色相统一。通过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相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持了民族国家的政治稳定,维护了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完整,同时又注意到地域的差异性,考虑到各个民族的族群特性,如此则民族间既能够相互促进,又能保持各自独特的文化风貌。

(二)多元共存:客观基础的契合

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当下中国社会以“多元化”为其突出特点,这种“多元化”体现在地区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多样性以及观念信仰和社会惯习方面的文化多样性。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也是以社会中各种差异性因素的多元共存为基础。从宏观层面而言,中华民族的各个组成族体之间构成一种“多元一体”格局,这是中华民族历经岁月弥久沉淀而来的。最初是一些分散而孤立的民族群体,这许许多多的族群,经过不断地接触,然后混杂,进而联结和融合起来,当然此间也有不断的分裂或是消亡,于是“你来我去、我来你去”,其结果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终形成个性突出而又多元互补的统一体。在地域广袤的民族地区,各个民族之间更是交往不断、多元共生、互动互补。社会整合的实质不是片面地强调一致与统一,从而把民族关系引向一个同质化的方向,而是在承认各民族特色与差异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相互依赖和多元共存的族际关系。

(三)多维互动:沟通机制的契合

统一战线是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途径,也是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有效形式。通过统一战线,各个社会阶层有自己的代表者,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不断地参与实践中形成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通过协商达成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最终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坚实基础。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也有赖于一种多维互动机制的构建。通过不断地交往和互动,在民族地区形成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行为规范与行动机制,实现民族成员的族群认同、地方认同和国家认同协调统一,促进各民族成员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这种多维互动机制表现为:“一是行为角色的多元化:包括各级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和民族成员等角色;二是互动的多层次:民族地区之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政府和社会组织与民族成员之间以及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动,既有纵向互动,也有横向协调;三是互动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互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展开。”[5]

四、以统一战线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整合

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人文条件及经济状况,相较于其他区域,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任务更为艰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因而,也更需要发掘和调动现有资源,从各个层面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以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由于统一战线与民族地区社会整合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其凝聚、沟通、协调功能对于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具有独特意义,以统一战线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整合不失为一个必要且可行的策略选项。

(一)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结合

统一战线是执政党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法宝,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执政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各司其职,也相互监督、帮助、促进,在参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培养民主理念和协商能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目标,需要执政党的统一领导和参政党的积极参与,需要加强统一战线的主体建设:一是加强执政党建设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民众对党委和政府的信任,提高执政党的社会凝聚力。二是民主党派的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切合民族地方实际。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目标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政治觉悟,深化对组织的地位和性质的认识,明确其历史使命,达成行动共识;组织建设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提升组织成员的政治素质,培养其参政议政、组织协调、合作共事的能力;制度建设则要根据民主党派自身的特点,探索建立制度机制,保障民主党派功能的有效发挥。就民族地区统一战线建设的具体情况而言,民主党派一方面固然要践行同心思想,做到与执政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在民族地区“五位一体”的建设实践中积极配合地方党委和政府,发挥协同治理功能。

(二)开发扶贫与利益协调相结合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包括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私营企业及志愿人士共同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以统一战线服务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尤其是各民主党派可以充分运用其智力密集和人才荟萃的优势,通过技术咨询、提供信息、参与规划决策、派出专家进行“候鸟式”工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金、担任顾问开展调研等方式,为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智出力,将对民族地区的智力支边、开发扶贫实践与统一战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民族地区社会整合而言,族群利益诉求的公正实现与增大经济总量同等重要。民族地区族群众多、利益分化、文化多元,社会的和谐需要有畅通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人民群众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平等和有序参与,真诚地沟通和协商,化解矛盾和不满,形成最大限度的共识。在民族地区的统一战线建设中,要通过制度建设与法治保障,在统战人士与所代表的阶层和民族群体之间构筑沟通平台,形成经常性的良性互动,使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其代表得到有效表达,不同利益诉求得以整合,并最终得到实现。

(三)意识形态整合与民族文化弘扬相结合

意识形态的作用是“归拢”人们的思想,使其朝着大致相同的方向,对执政者表示认同,并支持和参与执政者采取的统治活动。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分化加剧,价值观念与信仰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这样一种多元化处境中,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源于它能为人们提供价值引领,满足人民群众广泛而迫切的精神需求,成为社会整合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就需要它具备最大限度的包容性,以吸收和整合其他社会意识合理和科学的内容。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意识浓厚,价值观念多元,因此,执政党更要以开放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根基,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与行为习惯吸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之中,塑造强有力的主流价值观与文化氛围。由于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差异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统一战线建设应着重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坚守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履行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的实践职能,引导和增进少数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与爱国意识。

当然,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统一战线在注重发挥其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同时,还要号召和调动社会积极力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弘扬,在遵循主流意识形态指导的前提下,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与精神产品,以满足不同民族和社会群体的需求。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本族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结晶,也是民族勇往前行的动力源泉。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越加明显,交通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民族地区那种历史上的闭塞状态已然消逝。民族文化不再是橱窗里静待远观和欣赏的景象,而是深深卷入市场的大潮。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民族传统文化开始急速的“突变”甚至是“巨变”,不可再生的传统文化资源日益减少,乃至面临“消亡”危局。因此,要在统一战线建设中倡导、激发和培育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之不仅对本民族的文化具有自知之明,充满自信,而且懂得自我反省,学会尊重和欣赏“他者”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民族地区塑造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文化格局。

[1]艾森斯塔德. 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 张旅平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布莱克. 现代化的动力论[M]. 段小光,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张 翼. 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社会学者的“整合”观[J]. 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1).

[4]刘少杰. 国外社会学理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和少英.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民族建设
党是民族的脊梁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