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四土”干部
2014-08-15刘建明
会说“土话”。这里的“土话”是指群众的地方语言。“土话”反映群众心声,凝聚群众智慧,一个地方的土话乡音是贴近群众生活的催化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学会说“土话”,就等于掌握了联系群众的“通行证”,是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试想一下,如果一名领导干部在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时候,习惯于讲官话套话,势必就会拉远与群众的距离,得不到群众的认同,工作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因此,领导干部只有会说“土话”,多讲一些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多讲一些大实话,在言谈举止上与群众保持一种自然的亲近,群众才会认可,把你当成自己人,才会掏出心窝子,打开话匣子,道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一来,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从而为改进工作、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常闻“土气”。常常下基层接地气,身上充满乡土气息的“泥腿子”干部,才是群众最欢迎的干部。俗话说,只有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做出的决策才有准头。领导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经常走入田间地头,坐到炕边床头,赶到工作一线,坚持与群众保持零距离接触,这样才能体味泥土芳香,感知群众冷暖,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愁什么、盼什么,从而在体察民情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反之,如果高高在上,不愿深入基层和群众,只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整天泡在会议室里指手画脚,时间长了,只会脱离群众,为群众所不齿。
能吃“土饭”。吃“土饭”,就是要与群众同吃同住,“民以食为天”,一个家庭的饮食状况,是这个家庭生存情况的真实写照。亲口尝尝群众的饭菜香不香,亲身体验群众的生活状况好不好。领导干部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同吃“土饭”,一方面既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心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增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又能听听群众的心声,感受群众的真实生活,体会群众的艰辛困苦,从而让自己在思想上产生震颤,心灵上得到启迪,灵魂上受到触动,进而增强进一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善用“土法”。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毋庸置疑,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许多好经验好办法都是群众创造出来的,因为群众处在社会实践第一线,对本地实际有直观切身的感受,对当地如何发展也最有发言权。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拿出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善于从群众的具体建议中发现“金点子”,在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寻找“土办法”,并将其“提纯复壮”,进一步总结提炼,完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破解各种发展难题,推进各项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