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意象与底线问题
2014-08-15■钱雯
■钱 雯
张胜主动放下副县长职位和仕途前程,平调到冷清衙门,拥抱“桃源”意象和故纸堆生活,为当下进退失据的官场唤回一点“古意”,也仿佛为困扰于底线问题的官员掘出一条自持自守的“生路”。一千多年前的人和事,在一千多年后,依然做成官宦生活的底色:《桃源何处》有点穿越剧意味。
在陶渊明时代,士子出处进退乃取决于心性所向,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意义。陶氏弃官不做,自得于田园,有文人心性作底子。历代文人之倾心于陶渊明者,史不绝书,他们看重的恐怕也是这一点。钟嵘奉陶氏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至苏轼,“独好”陶诗,评其曰“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已把渊明抬举到至高地步!“五四”以后,余音犹在,京派文人如朱光潜先生,对陶渊明也是推崇备至。文人心性,高于官场仕进,陶渊明成为此中标识,张胜形象的意义,也主要在刻画这个传统。
需要质疑的便是这个传统。
陶氏出任彭泽县令,政绩如何,我不太清楚,日子难过,如入樊笼,那是他自己表白的。张胜任职清河县副县长,遭遇相似的困境,小说对此有明白交代。自古迄今,只要想认真做官,就没有好做的官;自古迄今,如果说官场黑暗,那么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套用一句流行语,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间世界,任谁也走不出,逃不脱。如此而言,陶彭泽之弃官,张胜之调职,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呢?
我把陶渊明看成一位圆融、圆通、圆滑的文人。虚构“桃源”,退守南山,为人乎?为己乎?洁身自好,明哲保身,这与其说是人生的智慧,不如说成处世之圆滑。圆滑者为己,——弃官的陶氏,与他所鄙弃的官场中人,其实没有实质性区别。对照孔夫子所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实行者,陶氏与之悬隔霄壤。可以说,陶渊明为文人开了一个坏头,不足为法的。
再看看这个靠臆想构筑的“桃源”世界。它把坚硬的现实矛盾磨去棱角,在远离尘寰的高处幻化出一片海市蜃楼,做成精神的安乐窝,也释放着陶氏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存放的政治热情。一个靠精神的自足、自得解决问题的方案,除了满足精神自娱,不会真正解决任何问题。陶渊明为千古文人筑了一个大梦。梦萦“桃源”,文人得意时可以自标高格,失意则自求安慰,左右逢源,自身身架子不倒,得失都不耽误。这就是陶渊明的“贡献”了。
我不怀疑陶渊明的真诚,就像我不怀疑张胜的真诚一样。真诚的文人的价值,不能靠文人自身来界说;反过来,官场的底线在哪里,则要靠官场自身来说明。千年以来的陶渊明热,模糊了这两个问题的界限,此所以有“张胜”之“穿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