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餐风饮露》中的医院形象分析

2014-08-15

剑南文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游击队员殖民统治马来西亚

文学与医学如影随形,而医学与疾病和伤痛又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有一些关于讨论文学和医学、文学与疾病、伤痛关系的论文可散见于各学术期刊,但是鲜有对医院的文学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的。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就韩素音的著名小说《餐风饮露》中的医院场景展开讨论,旨在从时代背景、社会等级结构、人性的冷漠,象征意义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

一、时代背景

《餐风饮露》发表于1958年,描写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的马来西亚,当时二战刚结束,日军撤退后,英国殖民者又卷土重来,并于1948年6月宣布全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一直持续到1960年才宣布解除。此书讲述了二战后一个新医生在马来西亚一家医院的所见所闻,故事情节正是发生在“紧急状态”时代。本文选取医院的场景作分析,是因为医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当时殖民社会的缩影,它折射了殖民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社会等级结构

殖民统治下的马来西亚,整个社会等级结构,在一个小小的医院体现的淋漓尽致。医院里不同岗位有高低贵贱之分,高端的岗位往往是被白人占据,而即使是同样的岗位,白人也似乎地位更高。在《餐风饮露》中,塔米尔人多来米是一位老资格护士,已经工作了23年。但是在年轻的英国护士面前,她还是会忍不住“发抖,语无伦次,不知所措”(35),英国的护士根本不管她年纪有多大,可以随心所欲地斥责她。此外,在病人当中,工作好的人有看病的优先权,这是因为“拥有权力就拥有优先权”。当女警官Yip来到诊查室时,护士多来米“把其他病人都推出去”并且“亲自关好门”,仅仅是“因为Yip是警察”。

三、人性的冷漠

作为救死扶伤之地的医院,在殖民统治下,却呈现了奇怪的面貌,很多病人在这里看不到希望,有的只是绝望。在《餐风饮露》中,一个年轻的游击队员腹部中枪,被送进医院治疗。但是白琴医生却说:“把他治好后再吊死么?浪费时间“。过了一会,这位游击队员就“停止了呼吸”,旁边照料他的人用马来话说“mampus”,而这个字眼指是畜生的死亡。一旁值班的警察也“露出了微笑”。医院仅仅是因为觉得游击队员治好后也有可能被绞死,就漠不关心,不愿施救,连起码的人道主义都可以放置一边。

四、象征意义

如前所述,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本来应该是让病人恢复健康和获得新生的地方。但是在 《餐风饮露》中的医院却是另一番景象。很多伤者被送进医院,但基本没有几个活着出去的。原因要么是医院疏于救治,不愿救治,或者病人受伤太重,医院无力救治。此外,还有病人(出于对殖民者的刻骨仇恨)自己拒绝救治的。让读者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个受了重伤的游击队员,他被送进医院时还拒绝救治,甚至“轻蔑地注视着”医院的员工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医院象征着走向死亡的最后一个里程碑,也反映了殖民统治的黑暗。

五、结语

疾病和伤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文学中的疾病和伤痛并不完全等同于医学上的疾病和伤痛。在某种意义上,“它的产生和发展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思维的印记,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通过对本文中医院场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疾病和伤痛在当时的殖民统治下是家常便饭,而即使在医院里,也很少能看到治愈和生还的希望。作者笔下的医院形象,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对黑暗殖民统治的真实写照。殖民地人民应该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社会里,医院才会成为真正的救死扶伤的地方,让伤者和病者得到及时和精心的救治,让悲剧不再重演。

猜你喜欢

游击队员殖民统治马来西亚
看你一眼就会笑
有你在可真好呀
《缅甸岁月》书中缅甸人形象描写简析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北京赢了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庙会功能之嬗变
突发横财
耗子“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