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上星”后的作为
2014-08-15本刊编辑部
上海纪实频道获批“上星”,此乃上海文化的重大事件。这是中国第一家地方台纪录片专业频道成为覆盖全国的纪实频道,从中可见“纪录片重镇”的实力。当然,上星仪式的“盛宴”过后,喜上眉梢很快将被愁锁眉头替代,因为从此之后,无论是对节目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将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构成新的挑战:比如内容定位上“地域特色”与“神州视野”如何平衡融合,比如经营方式上“国营强势”与“民营优势”如何扬长避短……总之,围绕“打造华语纪录片领先品牌”之目标,有一系列课题需要解答。
好在咱们的传统还比较丰厚。想当初,一档名为《纪录片编辑室》的革命性电视栏目风靡一时,《毛毛告状》《重逢的日子》《德兴坊》《十字街头》《壮行罗布泊》《大动迁》《回到祖先的土地》《沈漱舟的家》……这些“普通人第一次成为主角”的电视片一改人们的收视习惯,强烈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纪录片编辑室》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居高不下,最高时竟达到36%,雄踞上海所有电视节目收视率首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其“连锁效应”甚至波及到了央视,在《纪录片编辑室》创办的1993年,已故著名央视纪录片主策划人陈虻前来参加研讨会,回去后就把“东方时空”中的《生活空间》栏目改成九分半钟的纪录片栏目,并给它定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宗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会曾经表彰了四位对纪录片有特殊贡献的人物,其中一位就是上海纪录片的领军人物刘景锜,表彰他带领编辑室团队给转型期的中国纪录片以深远的影响。
之所以要“回视传统”,是因为在《纪录片编辑室》的鼎盛时期,有一批“上海纪录片人”热爱厚土、吃苦耐劳、怀有理想、沉思睿智。无论我们未来要去哪里,“出发的地方”是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倘要重树这个品牌,绕不开“延续传统”这个命题。“老纪录片人”留下了一批具有美学追求,有温度、接地气、有思考、有深度的作品,他们用纪录片的真实力量,记录城市并推进城市进步,为城市留下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视听档案。那么未来呢?我们有没有可能继续留下这样的历史印迹——只要提到某个时代,就有几部纪录片成为“翻不过去的记录”?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而如何记录真实,达成真实,用小真实显现大真实,其间的乾坤,有无数的精英可展示无限的可能。真实的力量无可限量,刘景锜说得好:“优秀的纪录片是有温度色彩的,是立体的,能够使一个无动于衷的人激动起来,使一个狂躁的人安静下来、思索一些东西,这就是优秀纪录片能够得人心的地方。”真实的纪录片往往胜过虚构的故事片,即便是“美丽的瑕疵”都有其独到的魅力和价值。纪录片不但有“现实价值”——让观众看到熟悉的陌生,了解同时代人的生存状态;还有“历史价值”——它还是国家、社会、家庭的历史相册。无论怎样高估纪录片的意义,都不为过。
“上星”之后,纪实频道如何丰富其数据库、版权库、选题库、人才库,如何凝聚新老人才,如何提升节目纵深感,如何加强营销和品牌塑造,这些问题无疑都要考虑。但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纪录片人”是否具有大情怀、大理想;是否对脚下的这座城市爱得深沉,“眼里常含眼泪”;是否具有全球视野、普世胸襟……作为真正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亮出几张真正的“文化名片”,而“既是源头又是码头”的文化选项,我们并不多。因此作为“纪录片重镇”,似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文化名片”之重任。“上星”后如何作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