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为“警察打死黑人”降温
2014-08-14
●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温宪 ●本报记者 刘洋 ●陈一图片说明:11日晚,弗格森警方“应对”当地一名黑人男子。“他们又在美国杀死一名黑人!”从上周末起,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郊的小镇弗格森成了全美国聚焦的动乱点。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当地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上周六死在白人警察枪下,且事发时手无寸铁。当地黑人社区对“白人统治者”积蓄已久的愤怒瞬间被爆燃。他们10日晚为逝者守夜的活动演变为警民冲突,警方向抗议者发射豆袋弹和催泪瓦斯的图片随即在美国媒体上流传。12日,奥巴马发表声明,在为布朗之死表达“心碎”的同时敦促所有人保持冷静。但舆论对警方过度使用暴力及种族歧视的质疑日益强烈。有媒体摆出长长的名单,列举近年来黑人民众与白人警察的街头相遇催生过多少冤案。对于布朗之死,有人向警方追问真相,有人在怀疑美国的民权。《纽约时报》12日说,他的死告诉世人,种族主义依旧影响着美利坚。“迈克尔·布朗之死”“我没有枪,不要杀我”,12日,举着这样标语的抗议者继续在弗格森街头示威,警方的平乱行动也进入第四天。警方发言人13日对CNN说,示威者12日晚向警员投掷瓶子,警方则用催泪瓦斯还击,成功驱散人群。这天,从美国总统到社会舆论,来自各方的关注让小镇弗格森因乱成名,而一切动荡都源于9日一个突如其来的枪击事件。 9日,对刚从诺曼底高中毕业的迈克尔·布朗来说原本是个愉快的周末,还有两天他就要进入瓦蒂洛特学院开始大学生活。当日下午,他和朋友约翰逊走在去祖母哈里斯家的路上。刚出便利店不久,遇到了一辆警车。CNN说,故事从这里开始,当事人的讲述就变得极为不同,一场“你这样说,他那样说”的悬案就此展开。根据约翰逊对多家美国媒体的描述。他和布朗原本走在马路中间,一名白人警官从警车里向他们大喊“你们他妈的滚到便道上去”。布朗回声表示拒绝,并称“还有一分钟就到家,马上从街上消失”。警员随即把车停在距离两人非常非常近的地方,试图打开车门,但车门撞在他们身上后弹回。该警员从车内抓住布朗的脖子,并拔枪警告说“我要开枪了”,布朗随即中枪,并开始逃命,躲到约10米外一辆汽车后,“那个警察追上去,向我朋友开了第二枪,那时布朗已把双手举过头顶,高喊着‘我没有枪,不要杀我,但警察没有收手,反而对着他连开数枪,直到布朗倒在地上”。“布朗不是无辜的,当时他与警员之间有肢体冲突,布朗阻止警员下车,蓄意袭击了警员,并且试图抢警员的枪,警员这才开枪自卫。”在圣路易斯县警方召开的记者会上,警方负责人贝尔玛尔这样说。他没有说明布朗为何死在距离警车10米外,也不愿解释布朗中枪时是否已投降。他的“抢枪说”遭布朗家人以及现场其他目击者否认,还有目击者称听到10声枪响。当地人对警方的不满随即表现在街头。10日晚,弗格森民众为布朗举行的守夜活动中爆发了骚乱和抢劫,沃尔玛等商店遭劫,至少20辆警车被毁,约40人被捕。11日,弗格森再次爆发抗议活动,示威者举着“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的标语向警方抗议,还有人用双手举过头顶展示“手无寸铁”的方式表达不满。警方则向示威者使用催泪瓦斯和豆袋弹。英国《卫报》12日展示多张示威者和路人被警方击中流血的图片。《纽约时报》称,12日示威活动仍在升级,因警方直升机11日曾遭遇多起枪击,联邦空管局下令弗格森上空1000米为禁飞区。更令当地人愤怒的是,当地警方原本宣称将在案发72小时内公布打死布朗的警员姓名,但在最后期限来临时突然改口,称因有无辜警员受到大量死亡威胁,且公布警员姓名于案件无益,决定不再公布。目前该警员已被放假。奥巴马呼吁所有人“冷静”“杀人违法,逮捕那名警察!”12日,有抗议者举着这样的标语对着媒体的镜头表达愤怒。当日早些时候,奥巴马首次就该事件发表声明,称布朗之死令人心碎,并承诺对事件全面调查。他在声明中称,过去数日,布朗之死已引发强烈愤怒,但事件真相尚未明了,希望弗格森镇、圣路易斯县、密苏里州乃至全美国的每个人通过反思和理解来纪念布朗,“我们应该通过治愈而非伤害的方式相互抚慰和交流”。布朗的家人也呼吁人们用正确的方式为布朗讨公道。美国联邦调查局11日宣布将就此事进行民权调查,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称,全面调查对保持执法部门与社区间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圣路易斯当地警方也称将进行调查,但其公正性受到外界严重质疑。“血案是对又一名黑人青年的残暴杀害!”布朗家人聘请的律师本杰明·克仑普说。此人是2012年佛罗里达州17岁黑人青年马丁遭社区协警齐默尔曼枪杀案中马丁家人的代理律师,由于齐默尔曼最终被判无罪,案件在美国曾引发轩然大波。克仑普的出现令布朗案的种族主义色彩陡增。多家美国媒体也质疑涉事警员存在“种族形象定性”之嫌,即看到布朗是黑人青年即认定其有罪。“弗格森示威背后的种族主义历史”,《纽约时报》12日以此为题的社论称,圣路易斯历史上就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城市之一,该市周边大多数城镇上世纪40年代晚期前都不允许黑人居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白人开始离开圣路易斯,剩下的白人通过种族分区政策区分白人与黑人(如白人不得将房产卖给黑人)。上世纪70年代,黑人也渐渐离开圣路易斯市中心,开始到弗格森镇这样的郊区城镇聚居,越来越多非洲裔移民开始生活在这里。1980年,弗格森镇白人与黑人居民分别占85%和14%。而到2010年前,比例分别变为29%和69%。虽然黑人居民超过2/3,但镇长和警察局长是白人,6名市议员中5名是白人,全镇53名警员中50名是白人。而街头遭遇警察盘问的人中86%是黑人,所有被捕者中93%是黑人。《纽约时报》称,事件中毫无争议的事实是当地居民对现状有持续不满,虽然什么都不能成为劫掠的借口,但当地政府显然也没有公正行事。布朗之死提醒着人们,种族主义的有毒遗产依然影响着美利坚。警察豁免权受拷问 2012年,黑人青年马丁被协警齐默尔曼打死;上个月,黑人烟贩埃里克在纽约因不满盘查与警察发生冲突,患有哮喘的他在被警员锁喉后死亡;过去几周,一段加州高速公路巡警殴打黑人女性的视频在互联网上风传。《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2日将上述事件一一列举,并称布朗之死引发人们对警察豁免权的质疑,公众、法院与议员们已开始探讨应对警察豁免权施以何种限制。著有《警察战士崛起》一书的巴尔科说,“美国不是警察国家,这里还是有好警察的,但我们的法律和政策已让警察凌驾于他们所服务的人民之上”。“从城市、县、州到联邦政府,层层官员的沉默让目击者约翰逊的说法进入了一个信息真空,而当警方保持沉默时,填补真空的是人们的愤怒”,美国《时代》周刊12日说,如今弗格森镇的居民中有些人祖上几代都在那里居住,有些人的祖先甚至是当年密西西比河畔拍卖所中被贩卖的非洲黑奴,而时至今日,黑人在这里依然感受不到尊重。路透社13日援引圣路易斯警方说法称,12日夜,警方与“先向警方开枪的枪手”交火,该枪手中弹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救治。同日,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刊登9张弗格森小镇的现场照片,其中包括大批警察开着装甲车在街头警戒,赤裸上身的黑人抗议者拿着喇叭呐喊。该报称,看过这些照片,你会感到弗格森小镇更像是被当做战区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