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构建学生健康精神家园的隐形翅膀
2014-08-14张曦
张曦
专家认为,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究其根源还是素质教育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随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于是我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借助文学作品的赏读来渗透这项隐性教育功能的引领作用。
一、漫步散文:让形神之美成为构建学生阳光心态的一个动力支点
专家发现,学生与同学及朋友相处不融洽,既可能是本身性格的差异,也有可能是家庭环境所造成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的所致。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学生,或是因为父母双方都没文化而内心自卑;或是因为父母生活在社会底层而愤世嫉俗;甚至因为父母长相难看想要断绝亲子关系。对于这些学生,我想和他们一起漫步在散文的动人世界中,因为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因此笔者尝试让学生在阅读领悟中去摘得那朵朵动人的哲理小花,让散文世界如同潺潺流动的清泉,流进学生充满挫败感的内心,使他们坦然面对自己的父母与家庭环境。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汪洋恣肆,像星光璀璨的银河,若在其中漫步,定可采撷到灿灿之星,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精彩的话语,可谓字字珠玉,给迷途之人以猛醒。若要担当大任,必先经受住各种折磨考验。也应了一句古话:“玉不琢,不成器”。纵观古今,有多少人在挫败中倒下,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又有多少人在挫败中不屈不挠,昂然挺立,美名留于汗青之上,令后人缅怀敬仰。
在当今文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毕淑敏的散文就颇受欢迎。例如她在《孝心无价》一文中提到“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是的,那些一味抱怨自己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家庭环境的孩子,是不会将自己置身于受到公平待遇的心态中去的。阅读这篇文章是要让学生知道亲情无价,亲情面前不分相貌美丑,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财富多寡……羊羔尚知跪乳,乌鸦尚知反哺,更何况我们这些集天地之灵气的人呢?所以在该篇文章的引领下,要让学生丢弃那自寻烦恼的不良心态,将抱怨和愤恨都化为对父母满腔的的爱和孝心。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失去无价亲情时,空悲切。
二、吟咏诗词:让励志名句成为疏导学生受挫心理的源头活水
一位哲人曾说过:我满身的伤痕,就是我的财富;没有这些伤疤,我不会长大。是的,古今中外,饱受挫败的名人志士大有人在,但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这条道路。大多数人勉励自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有在诗词歌赋中一吐丹心,名垂青史的。
和这些名人志士相比,我们中学生的烦恼又有什么,无非是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无非是妥善处理和同学老师之间的种种问题,无非是想获得更多的个人的自由空间……所以,面对这些小小的失败,我们不妨豁达一些,淡然一些,乐观一些。
面对遭受的挫折,让我们投身诗词名句之中,潜心品读玩味吧。
面对挫折,苏轼曾在词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辛弃疾曾在词中写道“白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陆游在词中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岳飞在词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如此佳句,不胜枚举,或激励人战胜突然而至的磨难,或叫人在经历大坎坷后保持从容的心态,或引领人气节不改,志向不改。当我们在这些散发着万丈光芒的诗词名句中徜徉、吟咏时,我想,所谓的愁滋味,早已抛掷于九天之外。其实,西方,也有许多名人志士的诗歌值得一读。他们诗中的哲理与情感可以穿过时空,打开我们的心扉,排遣我们的苦闷,使我们得到心灵的宁静。
真愿学生能在我们的引领下,在吟咏诗词中坦然面对自己受挫的心理。
三、亲近传记:让名人的不凡经历成为震撼学生受挫心理的苦口良药
花季少年为何如此随意地对待自己的青春年华,随意地践踏他人的生命?为何如此心胸狭窄,不计后果?难道是法律意识淡薄?不,在我看来,是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是精神世界的扭曲,是灵魂深处的浅薄无知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
这些少年,这些不以精神世界的充实为意的学生,当心烦气躁之时,当抑郁痛苦之时,当待遇不公之时,拿起那一本本名人传记吧。我真心希望他们能读一读名人传记,用眼读、用心读、用魂读,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积淀,转而升华,成为志趣高雅,卓尔不群的君子,而不是危害人间的渣滓。
各种名人传记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启迪我们的智慧,通过我们向学生展示出一个个勤奋成才的榜样。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达尔文有着自学不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这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需具备的。1836年,他从海外返回英国,1837年7月他开始搜集有关物种起源的事实,这其间他孜孜不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895年他50岁时《物种起源》书在伦敦出版。从他搜集材料成书出版历时22年,苦心孤诣终于为人类生物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又经过几年,他发表了巨著《人类原始及类择》,奠定了人类起源学说的基础。达尔文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坚强毅力,堪称我们对待事业的楷模。如果我们借鉴了达尔文的自学不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借鉴了他的生命不惜,战斗不止的坚强毅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这种高尚的精神品格用于滋养我们的学生,或许会在他们之中产生出新世纪的达尔文。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当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去读海伦凯勒的传记,徜徉于那悲惨而又满溢热情的文字之中时,我们的整个心灵都会被震慑。一个女子何以有如此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这是世界罕有的,而且也是决绝于前人的。在她生命的88个春秋里,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雷得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又一家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而令人感动的并不只是这些,还有她战胜自己,追求知识与独立思想、完整人格的生命故事!
也许,我夸大了文学作品的力量。在今天,学生更爱读奇幻小说,更爱读韩寒、郭敬明的个性小说。可我想说的是,同学们,惟有经受住历史考验的才是不怕火炼的真金。当一杯清茶在手,当洗净手上的尘埃,去漫步散文,去吟咏诗词,去赏读名人传记吧,它会使我们神清气爽,心灵澄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