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利养生
2014-08-14骆昌芹
骆昌芹
很早以前,我在一本有关气功的小册子上,看到练气功讲究“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的说法。初看感到有点玄妙,慢慢体会,觉得颇有道理。以后,我就将其推而广之,把它作为一条养生保健的良方,在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十分注意动静结合。20余年的实践,深感对健康确有较大帮助。这里就将我的一点体会写出,愿有更多的人能分享其益。
一、静中求动床上锻炼
上了年纪的人,早晨往往醒得较早。但天不亮就起床,会吵家人,过早到户外晨练,也不太合适,而睁眼躺在床上又很乏味,于是我就静中求动,在床上做起体操运动来。动作有的选自气功书,有的则纯为随意。首先双手用力对擦50次,再右手心擦左手背、左手心擦右手背各50次。然后改用双脚脚心用力对擦50次,再右脚心擦左脚背、左脚心擦右脚背各50次。从西医的观点看,手脚末梢血管和神经都很丰富,搓手擦脚不仅活络了手脚和腿部肌肉和筋骨,还能很好地促进末梢血液循环。据说日本人也很重视按摩脚心,认为有强身益寿的功效。接着再按摩腹和肩、肘、股、膝等大关节各50次,再踢腿、弹指、搓脸、叩齿、转颈、转眼各50次,最后再深呼吸10次。每个动作完成后都静静休息一会,才开始下一个动作,床上锻炼连休息在内,大致需半小时。做完起床,顿觉身心舒畅。
对因病置卧床的病人,在情况许可下,每天适当选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床上锻炼活动,一日数次,对疾病的早日康复和恢复体力,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急性心肌梗塞最初的恢复期,刚做过手术等病人,是不适合进行床上锻炼的。
二、久坐摇腿并非坏习惯
每逢开会、听报告或演讲,以及坐长途汽车或火车,一坐就是二三小时或更久,有时会感到臀部和双腿发麻。这是由于人体自身的重量压迫臀部和腿部的血管,使血液循环不畅,时间一久,局部肌肉因供血不足而产生麻木。坐得过久,有时甚至还可能产生血栓等严重病症。开会、听报告以及在拥挤的长途汽车中,不能用走动等办法来活动筋骨,这时采用将脚趾着地,脚跟提起,有节奏地上下摇动,数分钟后换脚。这是在坐姿下静中求动,活动臀部和腿脚的好办法,能有效地促进双腿的血液循环,避免腿和臀部发麻。
有人认为坐要有坐相,坐着摇脚不太雅观,这种看法未免太过呆板。当然,在客厅待客,在小型会议室面对面与人会谈等场合,是不能摇腿的,否则确是很失礼,但在前述的情况下,情非得已,既无伤大雅,又有益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三、看电视看书切忌过久
有些人看电视一看就是几小时,这是不利于健康的。看电视坐得过久,不但影响血液循环,而且身体、大脑、眼睛也都会感到疲劳。因此也应注意动静结合。可利用播放广告或连续剧定格重播片名和片头画面时,起身喝点茶水,散一下步,活动活动手脚,最好洗个脸,再坐下接着看,就会神清气爽了。看书亦不宜久坐不起,特别是看较好看的小说,为了避免不知不觉中看得过久,可以将闹钟开好过半小时闹,或者将书签插在大约过半小时可能看到的页码上,作为提醒自己休息的信号。阅读一段时间后,最好洗个冷水脸,散散步,举目远眺,打一会太极拳或做几节体操,这样就可避免因看书过久而头昏脑涨了。
四、工作要注意动静交替
对伏案工作的人来说,贯彻动静结合,主要是将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交替进行。我工作时很忙,业余还要写些文章,又因家属不在身边,生活琐事也都需自己料理,于是我便将洗衣、抹地、打扫卫生之类家务工作分插在工作之间进行。工作一定时间后,就来洗几件衣服,再工作一段时间,就拖拖地板,或抹抹桌子。做家务不费脑筋,由于注意力集中在家务工作上,不像静坐时容易胡思乱想,这时脑子就会得到比静坐更好的休息效果。在脑子劳动时,筋骨很少活动,而家务活动又正好满足了活动筋骨的需要。这样时间利用得很紧凑,而工作时精神也很好。动静交替,可以事半而功倍。
学生利用下课时间充分活动一下,职工利用工作时间休息做做操或活动一下,既有益健康,又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五、体力活动也要动静结合
老年人对于体力活动,切忌逞强好胜,否则会有损健康。但也不宜过分惧怕体力活动,以免活动能力日渐下降。
比如我患有冠心病,一座数百级高的小山,要我一口气登到山顶,心绞痛必然会发作。但如每登六七十级,感到呼吸心跳明显加快,而心绞痛尚未发作之时就坐下来休息一阵,待心平气和后再继续登山,经过三四次休息,也能平安到达山顶。登山是动,休息是静,两者结合,使原先难以胜任的活动变得容易完成了。锻炼了身体,也磨炼了意志,使我保持了一定的活动能力。
又如提水,一满桶水我难以提起,或提得十分勉强。但如每次只提三分之一桶或半桶,事情就容易多了。我给热带鱼水箱换水时,要提十余桶水,采用每次只提大半桶,提三四桶就休息一会,也很好地完成了工作,而身体并不感到过分劳累。
总之,如果你能将动静结合的原则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持之以恒,我想你必然会有丰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