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有“凉”方
2014-08-13Ivy王夕文
健康之家 2014年8期
Ivy 王夕文
遇到“秋老虎”,只想躲进冷气房,并来上一大杯冰冰凉凉的饮料?然而“透心凉”对于很多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那么该如何做到“自然凉”呢?
以热制热才有效
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而觉得更热,而洗热水澡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同理,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且会使肠胃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律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而喝热茶则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是简便易行的降暑良方。
酸味食品最消暑
酸味食品可起到促进体内分解从而带出热量的作用。酸味食品包括酸奶、酸豆乳、酸梅汤、乌梅茶等。还可自制酸梅粥:取乌梅10~20g,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100g、冰糖适量煮粥,煮烂即可。温热服食,有生津止渴、敛肺止渴、消暑的作用。
消暑穴位要知道
●大椎穴:位于后颈部位,为低头时颈椎最高点。出现类似中暑症状时,敲打大椎穴可帮助散去体内积藏的热气,疏风清热益气。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中央正上方2寸(3横指宽);可安抚情绪紧张,安定心神;改善胸闷,减少恶心欲吐等肠胃不适。
●尺泽穴:肘关节横纹处,靠近大姆指的方向,邻近肱二头肌肌腱边缘。可泻肺热,消暑气。
●委中穴:位于后膝腘横纹中央。经常按摩可清热凉血。
用湿毛巾冷敷穴位5分钟,再搭配按摩及深呼吸,按摩各个穴位20下,有清热消暑,降心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