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私念不谋私利 立公心甘做公仆

2014-08-13隋凤富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4期
关键词:做人领导党员

隋凤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总书记的这段肺腑之言,既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做人准则,又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干事法则。结合自身实践和思考,我体会到,要把总书记的做人准则内化于心,让干事法则外见于行,就必须秉持“六公”理念,坚持“六慎”修炼,涵养“六讲”政风,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党员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时,必须秉持“六公”廉政理念。

一是甘当“公仆”。邓小平同志曾说:“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从古至今,人们对“公仆”的概念有着不同诠释,但其本意是一致的,那就是情系老百姓,甘为孺子牛。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时刻摆正“主仆”位置,甘当人民公仆,克服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树立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坚定政治信仰,自觉履行职责,用人民公仆的标准、要求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二是用好“公权”。历史经验证明,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本质姓“公”不姓“私”,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要做到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财所动、不为欲所惑,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杜绝动机“掺杂”、决策“失准”、行为“失范”,确保手中的公权力为党尽责,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三是出以“公心”。古人云:“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公心”是基础,“公道”是途径,“公制”是结果。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处处出以公心,特别是在用人上,要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严格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防止偏心和私心,真正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形成守“公心”、讲“公道”、行“公制”的良好风尚。

四是重视“公德”。“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唯贤唯德,能服于人。所以,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高尚的道德确立起来了,各种善行就会相应产生。作为社会中坚的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为政以德,以身作则,经常对自己、对身边工作人员进行公德教育,明荣知耻,遵纪守法,牢固筑起思想道德防线。

五是提高“公信”。“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公信力,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效力,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望,关系到广大群众的人心向背。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重诺守信,严格实行阳光政务、透明财务,杜绝暗箱操作,依法管财理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增强公信力、凝聚力。

六是当好“公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共产党人既是特殊材料所塑造的战士,又是植根于人民的普通一员,在工作中要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中要做模范公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知根守本,不骄不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政治本色。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就要从慎初慎微的一点一滴做起,从防微杜渐的一言一行修起,以“日三省吾身”的自省促自觉,以自身“六慎”的人格修炼强化自律。

一是慎初。明朝王廷相有这么一段难忘经历:一次,他乘轿外出,见轿夫穿了一双新鞋。开始这个轿夫还小心翼翼,可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再往前走时轿夫就不那么顾及自己的鞋子了,而是随便往泥水坑里踩。王廷相感叹:做官、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轿夫穿新鞋踩泥水坑是一样的。人一旦犯下不可逆转的错误,心理防线就会崩溃。如今,一些腐败分子今受小贿、明受大贿,最终身败名裂,其心态和那个轿夫相同。党员领导干部做人、做事、为官要“出污泥而不染”,关键是不要迈出踩进泥坑的“那一脚”,真正做到慎初。

二是慎权。就是谨慎用权、秉公用权。毛泽东同志曾提醒全党干部:“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拿到这个权力以后,就要谨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保山地委原书记杨善洲,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在职期间谨慎用权,决不谋私,他的老伴、几个孩子至今都是农民。

三是慎独。就是在没有管理监督制约的情况下,行为不脱轨不变形,道德不失准不失范。大庆的“三老四严”精神强调的也是这一点。苏共亡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苏共党员蜕化为说一套做一套、信仰动摇的“两面人”。正反经验教训告诫我们,要使我们的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忠诚可靠。

四是慎欲。就是要节制欲望,避贪之害。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人的欲望如果不加节制,往往是罪恶的渊薮、灾难和灭亡的根源。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抑恶扬善,管理和节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人生道路才会安全顺利、洒满阳光。

五是慎微。就是要防微杜渐,深思躬行。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理,做人要堂堂正正一生,为官要清清白白一世,就必须从一件件点滴小事做起,必须有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警醒与坚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为小恶,难成大恶;常为小善,终成大善。

六是慎友。就是要净化社交圈,亲近益友,远离损友。社交圈就是生态圈,是衡量一个人正直与否、一个干部好坏与否最简单、最直接的参照系。仔细解析那些腐败分子败亡的轨迹,往往是最信任、最亲密的铁哥们儿把他们送进了铁窗。这方面的教训引人深思。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最关键的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严格自律、严肃纪律。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讲学习。学习决定人生质量,决定人生高度,决定人的命运。党员领导干部更要重视学习,一是想学,要有学习的愿望,培养和调动学习兴趣;二是善学,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活学,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四是用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克服华而不实、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庸俗浮躁;五是博学,要博览群书,读破万卷,能够触类旁通;六是深学,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学习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七是恒学,持之以恒、全面系统地学,以自己的率先垂范带动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

二是讲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最可怕的人,也是最可怜的人,更是最危险的人。“志正则众邪不生”。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尽忠,为国尽力,为民尽责。对党章、宪法要身体力行,对党纪国法要模范遵守,对共产主义理想要真讲、真信。只有灯塔不倒,才能不迷航向。

三是讲道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在一心为民,德在务实勤勉,德在廉洁奉公。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信、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切实做到“五真”:对党的事业要真忠,对人民群众要真亲,对自己要真严,对违法违纪行为要真管,对工作事业要真干。

四是讲责任。负责任、敢担当,既是思想境界,更是党性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正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以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在谋划和推进改革时要敢于迎难而上,在担当历史使命时要敢于挺身而出,在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时要敢于更上层楼,在转作风树新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要敢于身先士卒,在打击歪风邪气的斗争中要敢于亮剑,以责任担当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五是讲廉洁。公生明,廉生威。党员领导干部要珍视名节、守住清白,耐住寂寞、守住底线,算好人生“七笔账”,做好一道政治题。七笔账,一是政治账,官职丢了,自毁前程;二是经济账,受贿退款,倾家荡产;三是名誉账,千夫所指,身败名裂;四是家庭账,愧对家庭,妻离子散;五是感情账,失去亲情,众叛亲离;六是自由账,身陷牢笼,生不如死;七是健康账,身心交瘁,精神崩溃。一道政治题,即一百减一等于零,一旦贪腐,前功尽弃。算明白了这些账,就会自觉坚持原则、不碰高压线。

六是讲团结。实践证明,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优秀干部,团结出身心健康。事业维系团结,团结推动事业;人品保证团结,大爱涵养团结。想团结是大智慧,能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只有一个团结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支团结的队伍,才能在这个伟大时代担当起重任,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做人领导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市领导会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党员标准是什么?
成功箴言
“称职”办公室主任
图趣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
做人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