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字词教学策略之我见
2014-08-12董莹
董莹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唱千年不衰,成为国中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才。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
关键词 古诗文 字词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58-02
泱泱中华,悠悠岁月,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出无数的优秀古典诗歌,这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更是我国灿烂文化的艺术瑰宝。古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被一代代人传唱,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而在修订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增加了古诗文教学内容的分量,说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教授力度了。古诗文教学意义重大,它不仅传承着祖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也丰富着现代汉语,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诗文中字词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知识的基石,也是理解和掌握古文的关键。我们在日常古诗文教学中,总是逐字解释,逐句翻译,教师教的很吃力,学生学的也很被动,根本激发不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究其原因,一是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心理;二是教师没有选择好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改变字词的教学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一、直观性教学策略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人的学习,从感觉开始,上升到知觉,然后进入思维层次,借助于记忆,最终实现掌握”的过程,语文学习也不例外,离不开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巩固转化这一过程。我们知道:汉语是孤立语,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靠语素之间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变换成不同的词句。仅从字形上进行识记,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知能力的,怎么才让学生感知古诗文里的字词呢?离不开直观性的教学策略。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理论,具体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深入,直观性原则的运用也更为广泛和重要。
直观性原则首先运用于独体字的教学中,古代的字往往以单音词为主,一个字代表一个词,字和词紧密相连,这是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白的。既然词是由独体字发展而来,我们在基础教育时期,就必须重视学生对独体字的掌握程度。独体字就是我们所说的象形文字,因为很多文字是由独体字“孳乳”产生的,所以掌握象形字要从它的本义开始,即这个字原来的意义或造字之初的意义,在了解并掌握本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独体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常用的直观性教学方法有直观演示法、现场参观法、仿真模拟法三种,运用于古诗文字词的教学,我以直观演示法为主,即用教材和教具把抽象的文字展示出来的一种方法。为了达到形象的效果,可以采用必要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图片挂件等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如讲“向”时,它的本义是“向北开的窗户。”我们画出窗户的形状,学生就能理解“面对,窗户”等引申义了。讲授“月”这个字时,按照初中生的认知,首先会认为月是月亮的意思,而月亮也是月的本义,这理解起来没有障碍,以此为偏旁的朦和胧、朝、期也都和月亮有关,但遇到朕、肱等形声字时,学生就不理解为什么这些词和“月亮”这一本义无关,反而和“肉”有关呢?这里就需要我们教师知道小纂的“月”和“肉”的形体,及隶变过程中讹变的“肉”的形体,通过教学工具展示出来,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以“月”为偏旁的大都和“肉”有关这一知识点了。再如,簸箕的“箕”原来写作“其”,像簸箕的形状,“簸箕”既是“其”的本义,但学生不理解,如果教师用图像把簸箕画出来,那么这个词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还应当注意的是,以独体字为偏旁的字义大都和这个字有关,如“日”本义是太阳的意思,“旦、早、明”等字义都和日有关。同样,对于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可以用直观性策略。指事字就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事性的符号,如“本、末、上、少、甘、元、臣”等。初中要求掌握的古诗文字词中会意字将近三分之一,如:“当、步、从、示、走、采、众、取、伐、比、莫、典、艳、尖、秉、歪”等。会意字主要特点是两个象形符号的合体,并把它们的意思整合在一起,通过图画的勾勒,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了。至于形声字,如“闻、阅”等,区分出它们的形旁和声旁,也就容易感知和记忆了。
二、提问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出于学生时代的好奇心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喜欢设置问题,师生一起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创新课堂的要求,而且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提问策略在文字教学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提问策略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层次。
“提出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是课前问题的设置,二是课堂问题的启发。课前问题可以实现预定,课堂问题则具有强烈的现场性与突发性。多变的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及时把握动态,根据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提出问题”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效率”。对于古诗文字词教学的课前问题可以根据已学的知识点,教师归纳总结出新的字词或旧词新义,让学生区分出这些字是所属“六书”中的哪一种字,把他们归类整理。课堂问题可以以推出词义的方式进行,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再如教读《桃花源记》时,让学生找出“悉、皆、咸、并、具”表达的是“全、都”的意思,同理,还可以设置让学生找出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教师要紧扣文本,还要适当的引申一下,比如,牵扯到字音的问题时,很多学生不明白,既然是形声字,那么“江”为什么声母不是“g”,而是“j”,阿房宫的“房”为什么读“pang”,这就牵扯到古音的问题了,教师还是有必要点拨一下的。尤其是关于通假字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通假字,常用的通假字有哪些,当一句古诗文遇到字词意思障碍而读不懂时,要大胆设想是否有通假字的存在。这样学生才能把已学的知识触类旁通,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把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疏导,把抽象的古诗文字词变为具象容易感知的符号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字词,并把知识点加以巩固与转化。
(责任编辑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