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出口过亿吨将成常态
2014-08-12陈克新
陈克新
稳增长、调结构与促改革,是2014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三大着力点,这三个方面,构成中国宏观调控的顶层指导思想,由此形成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性稳健实际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增加住房供应的楼市政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与治理污染的投资政策,以及落后产能释放的抑制政策、从而产生新一年内中国钢材市场的积极影响,推动市场形势继续好转。
宽松的货币供应有利于钢材市场升温
一般而言,新一年内中国货币政策既不收紧,也不放松,决策层坚持“稳健”的中性操作,但实际上的货币供应有可能中性偏松,而非偏紧。这不仅由于国内保增长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因为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继续,也包括美联储为解决财政困难,变换形式继续大量印钞,不会真正实质性退出“QE”。即便退出,也是一个缓慢长、长达数年的过程,至少在2014年内不会完全退出货币宽松。
在这个大环境下,又因为人民币利息偏高,境外“热钱”不可避免地继续大量涌入国内,逼迫央行相应释放外汇人民币占款。人民银行近期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10月全部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4416亿元,环比增长2.5倍,为年内次高纪录。外汇占款是现阶段中国创造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其增加当然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与此同时,中国“存准”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高位,难以进一步提高。
如果世界各国竞相贬值货币,“热钱”入境过于汹涌,势必加大人民币降息压力。虽然美联储不会轻易退出“QE”,但如果新一年内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美联储真的退出“QE”,美元资产避险需求增加,引发大量资金流出中国市场,央行势必“降准”,确保“稳增长”的资金需求。因此,实际上较为宽松的货币供应,有利于钢材市场升温。
增加住房供应满足刚性需求
近些年来,中国主要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住房价格所以持续上涨,除了成本(包括政府税收成本)提高之外,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住房供应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普通居民的刚性需求与改善性需求。为此,有关部门正在变换楼市调控思路,由以往单纯抑制投机修正为增加住房供应与抑制投机并举,以更大力度增加住房供应,满足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尤其是一线城市住房刚性需求,并引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标。前不久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地方政府确保住宅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住宅施工建设。
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尤其是一线城市住房热销,资金回笼顺利,财力充裕,土地储备有较多增加。所有这些,都将势必扩大房地产投资,带动钢材需求增长。
调整结构加强环保投资
调整经济结构与节能环保,将是2014年的重要调控任务。而要实现国民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加强短板薄弱部门,也都需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实现。而加大改革步伐,一些领域取消行政审批,引进民间资本,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将会提供投资新动力。预计2014年向中国建设投资将会在节能环保、城乡基础设施、交通道路、民生服务、居民住宅等多个方面展开。上述几个方面的建设规模庞大,预计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5万亿元,名义投资增长率20%左右。如此规模巨大的投资建设,势必激发数量巨大的钢材需求。
加强环保执法落后产能受到抑制
今年以来,全国环保关注度明显提高,预计2014年加大节能环保,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而新一年内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尤其是加强环保执法,对于钢材市场可以产生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逼迫钢铁全产业链企业加大环保投入,致使环保成本普遍提高。初步测算,如果钢铁全产业链(采矿、炼焦、炼钢、轧材等)的必要环保费用,最后都累积到成品钢材上,每吨钢材至少增加环保成本500元,即使2014年环保执法只提高20%的力度,全国粗钢环保成本也将增加100元/吨。另据测算,严格环保执法后,国内铁矿石边际成本升高至120美元/吨以上,从而对价格行情形成很大支撑。除了环保成本外,新一年内钢铁行业的物流成本、 能源成本、工资成本等其他成本因素也都趋向提高。
二是落后产能释放受到抑制,有利于改善供求关系。这里所说的落后产能,主要是指高污染与高耗能的产能,估计这部分产能在全部产能中所占比例不会太小。如果新一年内有关部门能够严格环保执法,那么部分污染严重、耗能过多的落后钢铁产能释放,势必受到很大抑制,也有利于改善供求关系。
由于上述几个方面大的调控政策环境的影响,预计2014年内中国钢材市场继续温和回升态势,全年粗钢需求总量(含直接出口)达到或超过8.4亿吨,增幅在5%以上。其中,粗钢直接出口量与间接出口量继续过亿吨;全国粗钢统计产量将达到8.2亿吨,比上年增长5%左右。如果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产量,实际粗钢产量将会更多,有可能接近8.5亿吨。从而拉动铁矿石进口增幅超过8%,钢材价格总体涨幅在2%左右。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钢铁出口国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全球钢铁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并逐步扩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钢铁出口国家。
在钢材直接出口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由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耗钢产品出口所带动的钢材间接出口量也在迅速增加。预计2014年中国直接与间接钢材出口保持较高水平,即便比2013年有所回落,折算粗钢仍将在亿吨以上,以后年度直接与间接出口粗钢量将过亿吨,将会成为常态。2013年接近1.5亿吨的粗钢出口量,不是中国粗钢出口峰值,今后还会进一步增长,有可能向2亿吨靠拢。未来中国粗钢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力量推动。
一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后,对于钢材需求的增长。一年多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经济复苏进程,尤其是住房、制造业等耗钢行业复苏明显。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进一步增长,消费逐步增加,其钢材需求水平势必提高。由于全球钢铁冶炼,尤其是富裕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因此全球经济复苏所增加的钢材需求,相应转向中国,由此增加未来中国钢材出口拉力。
二是全球高铁大发展所带动的钢材间接出口。有分析认为,未来10~20年内,全球高速铁路将要进入较快发展的黄金年代,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巴西等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近7万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在高铁建设成本、建设技术与建设运营实践方面,又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其中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因此,未来全球高铁发展对于中国高铁出口需求巨大。由于高铁属于钢铁消费强度很大的行业,平均每公里(全高架铁路)消耗钢材3000多吨,如果加上机车等设备用钢会更多。中国高铁出口势必带动巨大数量的钢材间接出口,这是一项新因素。
除了高铁发展之外,今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会增加未来中国钢材直接出口需求与间接出口需求。未来,中國钢材年度出口过亿吨,由此构成了中国钢材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提供了巨大增长空间。受其影响,现阶段8亿吨左右的粗钢消费,依然不是中国粗钢消费峰值,今后中国粗钢消费峰值,还会越过9亿吨,向10亿吨靠拢。
钢铁冶炼以及焦炭、矿石等冶炼原料,都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今后10亿吨的粗钢需求,尤其是每年1~2亿吨的出口粗钢的需求满足,无论如何不能都在国内长期生产。因此,中国钢铁企业必须“走出去”,将国内的部分钢铁产能向境外转移,由大规模进口铁矿石、炼焦煤等冶炼原料转为大量进口成品钢材,实现中国钢铁发展战略的重大转移,实现中国GDP能耗的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