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季羡林亲子关系的个案思考

2014-08-12马建

科技视界 2014年19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季羡林

马建

【摘 要】亲子关系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很有可能影响下一代的亲子关系。本文以季羡林为例,从他的童年生活,到被寄养在叔父和婶母家成长,婚姻生活,以及与子女的关系,晚年经历等分析亲子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每个阶段所起的作用。试图揭示文化遗传特性在亲子关系中的影响。

【关键词】季羡林;亲子关系;文化遗传

心理学中把人的关系模式分为三段:第一段主要是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模式,第二段是成年后与伴侣的关系,第三段是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后两段是成年人的关系模式。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形成共识: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如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与家人关系疏离,那么当他成年后建立新的家庭时,家庭关系也容易疏离。所以,一个人童年时期与父母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将影响到人的一生。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作为个人的独立个体来讲其重要的程度是无法衡量的。本文以季羡林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亲子关系的文化遗传特性。

1 与家族的关系

季羡林的母亲姓赵。小时候家里穷,很难吃上一顿“白的”,但是季羡林回忆母亲从没有吃过都留给自己,然后看着自己吃,心生难过。小时候的自己也有淘气的时候,然后母亲就追着他打,但是他总会跳到水中,看着站在岸上的母亲,母亲居然笑了。由于家族中只有季羡林一个男孩,经他的叔父与父亲商量,把季羡林接到叔父家接受良好的教育,他6岁离家,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在季承著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中,记述了季羡林当时生活条件虽然显著改善,但是精神上的压抑却使他难以忍受。叔父是一个极端严肃刻板的人,平日总是板着脸,很难看到笑脸,而婶母是一个心眼狭小的人,没有拿正眼看过他,给自己的女儿经常做衣服,用的是绸子,而给他很少做衣服,即使做了,也是用价钱便宜,质地粗糙的粗布。他每天要花3个铜板才吃得饱,婶母就偏只给他两个,他只好每天挨饿。每次与叔父要钱的时候,他都要酝酿良久,鼓足勇气才敢张口。季羡林回忆说“我不能说婶母虐待我,那样说是谎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的歧视,时间一长,性格就会受到影响”,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痛哭了好久,听别人告诉他,母亲说了一句话“要知道一去不回头的话,我拼了命也不放那孩子走”,。后来到德国留学,季羡林也常常梦到母亲,哭着醒来。在季羡林的笔下对父亲的描述是极少的,在《灰色的童年》中记述了小时候他的父亲败光了家产,以至济南的家一贫如洗。在童年发展的关键期季羡林与父母一起太过短暂 ,使他形成了压抑、孤傲的性格,对家庭、家人的意识淡薄。影响的直接表现形式则体现在季羡林以后自己的成人生活中对待家庭、妻子,孩子的方式和态度上。他对自己的子女生疏、冷淡,这或许是他不会以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他不愿。直接的原因需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成长经历,他没有从父母身上学会关于亲子的亲密对待。

第一段关系模式,即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季羡林是不幸福的,由于家庭的贫穷,6岁离家,然后寄养在叔父家,失去了该有的快乐的童年生活,所以对于母亲只有很少的回忆,对于叔父只有感激,而没有感情。据相关学者在发展行为遗传学中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个性产生影响,但人们也认识到这个影响过程的可逆性。儿童对父母也有影响,孩子的个性将影响父母对教养行为的选择,即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都是交往行为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我猜想由于叔父以及婶母对季羡林的态度冷淡(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他则会在日常生活中疏远叔父和婶母,所以这会加剧彼此间的不融洽,以至于恶性循环,他度过了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2 婚姻生活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压力下季羡林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人与彭德华于1929年结了婚,1933年有了女儿婉如,1935年有了儿子季承。然后就去了德国,一去就是11年。季羡林走的时候,女儿只有两岁,儿子只有3个月。彭德华就独自撑起了家,照顾两位长辈,抚养自己的两个子女,还要承受他人的流言蜚语,遭人白眼,但是她十几年没有动摇。夫妻俩平时联系就依靠写信,彭德华并不识字,所以主要是季羡林写,但是作为感情动物的人类,这显然会使情感越变越淡。在他留学期间他孤身一人,思乡心切,但他首先并经常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他哭了因为他都不记得自己母亲的样子了,然后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最后才想到了济南的家。他在《清华园日记》中记述了他的婚姻,结婚了,但是情感是没有的,而且得到了痛苦。同时他也记述了对济南家的感觉:家庭,理论上应该是很甜蜜的,然而我的家庭,不甜蜜也罢,却只是我的负担,物质上,当然了,灵魂上的负担却受不了;中国的家庭真要不得。家庭本来是给人以安慰的,但大部分家则正相反,我的家庭也是其中之一。留学期间他喜欢上了一个人,但是最后迫于回到祖国的强烈愿望,他回来了,但是据说那个女士却终生未嫁。后来回国了,他在北大工作,而自己的婶母和妻子却在济南。最后由儿子和女儿提出把叔祖母和母亲接过来,刚开始季羡林极力的反对,说“和她没有感情”后来还是在儿子和女儿的多次努力下他才同意把婶母和妻子接来和自己一块住,但是他却反对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睡。在妻子去世的时候,据季承回忆,他没有去送鲜花,没有去吊唁,没有去告别,而是对自己的儿子下了逐客令。他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

第二段是成年后与伴侣的关系。季羡林与妻子的关系,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悲剧了自己,也悲剧了别人。但是作为季羡林的妻子,一生尤为悲剧,结婚6年,然后丈夫一去11年,好不容易盼回了国,然后又是分居两地,最后就这样没有感情的活了一辈子,所以注定了不幸的一生,第一段的不和谐的发展对第二段的不幸产生了一定直接的影响。

3 与子女的关系

在季承3个月大,婉如两岁的时候,季羡林离开了家去德国留学,一别就是11年。作为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对自己的父亲的映象是模糊的。在广播里听到父亲要回来的消息,然后祖父母和母亲教着,看见人了要喊爸爸。最后终于等到了那个人,一个和照片上很像的年轻人,当两个孩子激动的喊着“爸爸”时,第一次见面季羡林并没有亲吻或是抱一下他们。空闲的时候,季羡林问季承在哪个学校,上几年级,并爱抚的摸了摸儿子的头,但是季承却记得父亲摸了他的头后,立刻去水缸里掏舀了一瓢水冲手,他觉得很新奇,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亲过自己或拉过自己的手。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中回忆到父亲回来给他们带了礼物,两支金笔,还给他带了一条皮腰带,但由于当时他穿的是老式的裤子所以也没用上。季承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学校位于玄武门内石驸马大街西头,而父亲却在北京大学工作,虽有公共交通,但是很不方便,所以也很少见面。季承回忆父亲每个月会给他寄15元生活费,每次总附有一条短信,上面一律写着:“今寄去人民币15元,请查收。”仅此而已,再多的话是没有过的。作为儿子季承觉得很生分。最后到了季承工作了以后,虽然姐弟两离父亲住的地方很近,但是他们和父亲关系很生疏,偶尔去和父亲聊聊,但是国家大事居多,季承认为他们和父亲更像是陌生的朋友。在文革期间,季羡林是被批斗的对象,自然与子女交流很少。最后当季承的叔祖母、姐姐、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彻底的决裂了。

第三段是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发展心理学中讲到,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第一段关系中季羡林的亲子依恋发展不完整,到第三段季承和婉如的成长环境同样不理想。心理学中所讲的关键期,在子女成长的关键期季羡林缺席了,也之所以儿女和自己不亲。第一段关系和第二段关系的不和谐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为第三段关系的不和谐埋下了隐患。

4 晚年生活

当“老祖”,婉如,以及妻子去世后,季羡林成了孤家寡人。据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中讲到,自己和姐姐与父亲并不亲,姐姐生病住院父亲只去过两次。之后季羡林发表了《1995年元旦抒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季承讲到自己的父亲为了实现悲剧性人物,通过“遗弃别人来实现”,而自己则成了被遗弃的对象。季羡林的晚年生活是孤独的、可怜的,上了年纪, 陪了自己多年的秘书在别人的挑拨下被冷淡了,最后就剩下了一些贪图自己钱财的人趴在了身边,表面上对他挺好,可是背着他却倒卖他的字画,用他的稿费买房,胡作非为,并且极力制止他和一切的亲戚联系,包括儿子季承去看自己的父亲都被拦住了。直到最后的8个月,后来的助手生病了,他才开始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生活,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季承,季承回忆说那8个月是自己最快乐的日子,8个月中他和父亲无话不谈,但父亲喜欢谈论国家大事,都没有聊聊知心话,这是他的遗憾。

文化遗传是指文化特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它往往以文化与社会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从季羡林和父亲,季羡林和儿子的关系中我们得出结论,文化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季羡林接受的教养方式,是一种以专制为主的,消极的教养方式。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专制型风格下子女的外化行为最高。我猜想季羡林去德国留学,或许是一种反抗的表现。而季承接受的教养方式是一种以放纵为主,消极的方式。同时我得出了亲子间文化具有进化性,季羡林接受的教养方式有缺陷,所以对季承和婉如的教养方式选择了一种放纵型,这或许是季羡林自己少年时所期盼的一种教养方式,济南的叔父和婶母对自己不能视若己出,所以他期望他们索性就不要管他了,自己自由发展。而到了季承这一代,对于儿子季泓,季洪德,他选择的教养方式则是民主型,关怀中有着严厉。随着阅历的丰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下一代人中总会有所反思,有所改变。

经过大量阅读关于季羡林和季承的书籍,我支持“隔代亲”现象的存在,季羡林的笔下自己的叔父是严厉的、刻板的。但在季承的笔下自己的叔祖父是亲切的,在他的书中描述到:在济南解放时期,一片混乱很是危险,叔祖父保护着自己让自他感到了温暖、幸福。在他心中叔祖父就是他的亲爷爷。季羡林很喜欢自己的孙子,他曾经写下了《怀念小泓》,然后在自己住院期间,虽然疾病缠身,还是很高兴的去抱自己的小孙子,想亲亲小孙子,但是又担心自己的胡子扎着他。还有季羡林不喜欢自己的叔父续弦,所以选择了出国留学离开了家。那么在季承身上,会不会是因为对父亲的一种反抗,所以在自己的婚姻中,他也选择了一个小自己好多的妻子。如果“隔代亲”这种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季承的选择是不是对自己的叔父的模仿?

季羡林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的研究为我国国学界作出的贡献不可小视。但是他的一生又是充满艰辛的,从小失去了母爱,寄人篱下忍受冷眼,晚年早期遭到批斗,住到了牛棚里,历经各种折磨。晚年末期,亲人相继离世,自己又由于年老太过寂寞,孤独想要人来陪伴,被人利用,他的一生又是可怜的。所以亲子关系在我们的一生中起的作用是重要的,倘若失去了,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参考文献】

[1]蔡德贵.季羡林传[Z].2009.

[2]季承.我和父亲季羡林[M].2010,5.

[3]季羡林自传[J].文献,1989(2).

[4]季羡林散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41-42.

[5]王美萍.亲子关系的行为遗传学研究[J].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6]黄志猛.从季羡林的人生看家庭模式[Z].CCTV性格分析专家.

[7]李丹.行为遗传学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薛俊歌]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季羡林
我的书斋
听雨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来而不往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咪咪(节选)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