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边境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自然减员现象分析
2014-08-11苏连山关志津
苏连山 关志津
一、偏远边境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自然减员现象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合村并校快速推进,农村教育水平整体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在边境地区农村学校尤为严重。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边境地区人口稀少,如我们所在县级市总人口只有十几万,黑龙江省所有边境市县的人口大都如此,而且常驻人口大都集中在小城市内,农村地广人稀,乡镇村屯布局分散,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学校的生源快速萎缩,村屯教学点基本消亡,乡镇学校也是举步维艰,我们调查了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同江市、抚远县、饶河县三个边境市县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学生人数逐年递减的状况如下图所示。
从目前农村教育现状来看,生源流失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使农村学校陷入了难以发展的尴尬局面之中。
二、偏远边境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自然减员现象成因分析
1.农民进城打工,带走一部分学生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土地集中经营等原因,二代三代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经商、打工,带走一部分学生。
2.富裕农民家庭追求优质教育资源,送走一部分学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年轻的农民想方设法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深知要改变子女的命运必须上好的学校,考好的大学。他们已把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所以孩子从幼儿园一毕业就找关系求人把孩子送进城里小学。
3.部分孩子家长盲目跟风,跟走一部分学生
攀比心理渐变为跟风效应。目前在农村,学生家长在对子女入学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总认为城里的老师水平高,办学条件好,孩子在城里读书见世面多,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其他家长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城里上学了,自己也不能落后,因此不顾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入城市的学校。而不少学生也因为看到同伴去城里上学而羡慕不已,觉得在城里上学体面,于是就缠着父母要去城里上学。这种跟风效应使得城市学校人满为患,不少城市学校的班额达到了六七十人,而导致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
4.农村办学综合能力差,“逼”走一部分学生
首先是师资力量的薄弱。由于农村条件的落后,大多数教师不愿意到农村教学,原来的教师不断被选调进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村小学以及乡镇的中心小学从来没有配齐过音、体、美等小科的专业教师,艺体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其次是硬件设施落后,特别是偏远学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学校的管理有不规范的地方,都导致农村学生择校、择师而离开农村学校。
5.学校撤并后,配套政策没有跟上,流失一部分学生
自全国性的农村合村并校开始后,农村小的教学点被逐步撤并到乡镇中心小学,小规模的初中也被撤并到县城建立了寄宿制宿舍。撤并后小学生以走读为主,一年的交通伙食费在两三千元,学生的安全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死角,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也是造成部分农村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农村学生进城读书的负面影响
1.农村孩子进城后,产生适应性危机
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尤其那些低年级学生,进城读书后需要独立面对陌生环境,由于过早地离开父母、亲友和熟悉的环境,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引导和悉心关照,因而容易产生自卑、害怕、孤独等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因为想家,情绪极不稳定,甚至因此而厌学。
一些陪读的农村家长由于监护方法不当,也容易引发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给农村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意志品质方面的成长带来极大的风险。
2.加重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明显加大了原本居住偏远地带的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小学进城就读学生的看护费用每月在400~800元,租房陪读的费用在2~3万元,在黑龙江偏远地区农村就出现了因孩子进城读书而返贫的现象。
3.学生对家乡及农村文化的认同感淡化
乡土文化中的朴实、善良、勤劳,邻里和睦、乡亲互助等品质,在学生身上逐渐淡化,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损失;农村文化中对自然、和谐、生态、绿色的热爱,被“考大学进城市住楼房不出力气挣钱”的愿望代替。这种看似合理的愿望需求,实质隐含着残酷的竞争和对农村文化的舍弃,这种变化使邻里乡俗中宝贵的亲情、约定俗成的信任逐渐淡漠。
进城后学生在文化形成过程中对家乡和故土的认同感消失,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情淡薄,盲目追求城市文明,盲目欣赏网络信息,被炫目的物质财富诱惑,这些都对农村进城的孩子心理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4.城市学校由于班额过大造成教育教学资源不足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近十年来,学校与学校之间已经形成了等级。于是“进城读书”成了一种潮流,乡里的孩子拼了命地进城,结果重点学校成了学生最密集的地方。学生过多,就会造成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乡下学校却门可罗雀,教学资源被闲置着,这样一来,不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重点学校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5.农村学生进城后形成弱势心理
农村学生吃苦耐劳,求知欲特别强,学习也非常认真。进城读书后,由于以往的生活环境、自身文化方面的差距,他们身上有着许多和城里学生格格不入的地方。初到城市,他们对“优越”的生活有着许多敏感和自卑。课堂上,他们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表现自己。在与城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很敏感,同学一句善意的玩笑,一个无心的动作,一个毫无恶意的眼神,都可能让他们铭记于心,耿耿于怀。可见,进城读书会让农村孩子在无形之中形成强烈的弱势心理,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他们的成长道路将会充满曲折。
四、对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发展建议
加快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加强农村校长、教师的培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待遇。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待遇不高,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由于生源少,使得农村学校入不敷出,可用资金越来越少。这种状况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此,有必要在福利待遇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如在工资项中单列出“农村教师津贴”,以此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规范家长学校,提高农民家庭科学育子能力。留在农村的学生是那些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差的,而这样孩子的家长只顾着为家庭的生计奔波,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成长只能顺其自然,于是出现不少学困生。
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较多,而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纵容子女犯错,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偏远山区农村家长思想认识也严重滞后,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如对女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并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有的家长因为一点小事到学校大吵大闹或者越级上访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增加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同时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而留守学生(约占50%)、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有时显得事倍功半。
强化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硬件环境的建设很重要,但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建设更为重要。农民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在农村学校逐步开展家长文化教育,从沟通开始,逐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人才观,只有家长接受了先进的教育观、人才观,才能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农村学校才能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佳木斯市同江市银川中心校
佳木斯市同江市教育学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