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柱花草炭疽病流行因子初探

2014-08-11易克贤等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炭疽病

易克贤等

摘 要 通过连续两年对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田间发病流行情况进行定位观察,并将炭疽病病情与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一年中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两个高峰,主峰出现在8~9月份,次峰出现在1月份左右。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降水量高峰之后,二者间存在约一个月的时间差。

关键词 柱花草 ;炭疽病 ;流行因子

分类号 S541+.9

Preliminary Study of Epidemic Factors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in Stylo

YI Kexian1,2) ZHENG Jinlong1) XI jingen1) HE chunping1) GAO Jianming2)

ZHANG Shiqing2) CHEN Helong2) LIU Qiaolian2)

(1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n Tropical Crops,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2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Crop Biotechnology,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Through two years in a row of six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from stylo prevalence in the field of positioning observation, and anthracnose disease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rainfa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thracnose disease severity maker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air (r=0.440 37, Pr=0.440 37),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 (r=0.49263, Pr=0.0233), while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rainfall. There were two peaks of disease incidence in a year. The main peak was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the other in January which followed the rainfall. There is about a month's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Keywords stylo ;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 epidemic factor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别名热带苜蓿、斯大罗、笔花豆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优质牧草,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1]。柱花草属包括44个种和亚种,它们天然分布在中南美洲、热带北美洲、非洲及东南亚印度[2]。我国于1961年首次将疏毛柱花草(Stylosanthes gracilis Kunth.)作为幼龄橡胶园等种植园的绿肥覆盖材料成功引入,并迅速成为华南各省区,包括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以及云南南部地区最重要的牧草品种[3]。

然而从20世纪 70 年代以来,柱花草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成为危害柱花草生产和推广的主要病害,柱花草产量受到严重影响。炭疽病主要由半知菌类,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4],可造成牧草叶片变黄、坏死脱落,茎、叶柄和顶芽枯萎,花序败落不结籽,严重时使幼苗和整个成株死亡,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锐减,甚至绝收。许多研究表明,大气湿度和温度是造成该病流行的决定因素[5-6],但国内尚未见关于炭疽病病情与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之间的关系的详细报道。鉴于此,本文对柱花草炭疽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希望能由此摸清该病的流行规律,为柱花草炭疽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用于试验观察的柱花草品种6个,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固定样地调查

于2002年12月起至2004年8月共19个月,每个月分3次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牧草试验基地对6种感病柱花草炭疽病的田间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进行观察。每个试验材料按小区种植,小区面积2 m×5 m=10 m2,重复3次。

1.2.2 病情等级调查标准

按10级病情分级法进行观察记录。

0级 无可见病斑endprint

1级 1%~3%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2级 4%~6%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3级 7%~12%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4级 13%~25%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5级 26%~50%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6级 51%~75%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7级 76%~87%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8级 88%~94%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9级 95%~100%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通过2002~2004年在田间对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连续近两年的定位观察。由各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表2)和发生的动态曲线(图1、2)可知,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均为感病品种,但其对炭疽病的感病程度均不同,同时每个月的发病程度也均不同。

2.2 病害流行与气象因子关系

对炭疽病病情及其与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之间的关系(表3)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4),柱花草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72%~92%)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17.4~28.8℃)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6~7月份平均温度最高,但湿度却最低而造成。此外,从图3也可看出,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降水量高峰之后,约有一个月的时间差。一年中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两个高峰,主峰出现在8~9月份,次峰出现在1月份左右。

3 讨论与小结

柱花草炭疽病是一种主要为害植株叶、茎并具有再侵染特性的流行性病害,所以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就成为其流行程度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

本文从环境因子方面对柱花草炭疽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这可为摸清该病的流行规律奠定基础,为该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但是,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受生态系统中众多因素的影响,寄主植物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等许多方面都影响、干扰和制约着植物病害的流行[7]。因此,只有对影响柱花草炭疽病流行病学众多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确立该病害的最佳防治时间,提出最适宜的防治措施和有效的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 Edye L A, Cameron D F. Prospects for Stylosanthes impovement and utilization. In: Stace H M, Edye L A, The biology and agronomy of Stylosanthes[C]. Academic Press, North Ryde, NSW, Australia. 1984: 571-587.

[2] 易克贤. 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进展[J]. 中国草地,2001,22(4):59-65.

[3]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作所农学组. 巴西苜蓿引种栽培试验报告[J]. 热带作物研究(热带农业科学),1981,1(6):73-77.

[4] 冯淑芬,李凤娥,何朝族,等. 笔花豆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条件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1994,15(1):87-94.

[5] 梁英彩. 柱花草炭疽病的发生及流行因素研究[J]. 广西畜牧兽医, 1996,12(2):10-12.

[6] 张倩茜. 柱花草诱导抗性及抗病基因类似物的表达特性[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1-4.

[7] 谢联辉. 普通植物病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0-331.endprint

1级 1%~3%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2级 4%~6%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3级 7%~12%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4级 13%~25%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5级 26%~50%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6级 51%~75%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7级 76%~87%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8级 88%~94%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9级 95%~100%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通过2002~2004年在田间对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连续近两年的定位观察。由各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表2)和发生的动态曲线(图1、2)可知,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均为感病品种,但其对炭疽病的感病程度均不同,同时每个月的发病程度也均不同。

2.2 病害流行与气象因子关系

对炭疽病病情及其与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之间的关系(表3)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4),柱花草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72%~92%)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17.4~28.8℃)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6~7月份平均温度最高,但湿度却最低而造成。此外,从图3也可看出,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降水量高峰之后,约有一个月的时间差。一年中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两个高峰,主峰出现在8~9月份,次峰出现在1月份左右。

3 讨论与小结

柱花草炭疽病是一种主要为害植株叶、茎并具有再侵染特性的流行性病害,所以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就成为其流行程度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

本文从环境因子方面对柱花草炭疽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这可为摸清该病的流行规律奠定基础,为该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但是,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受生态系统中众多因素的影响,寄主植物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等许多方面都影响、干扰和制约着植物病害的流行[7]。因此,只有对影响柱花草炭疽病流行病学众多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确立该病害的最佳防治时间,提出最适宜的防治措施和有效的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 Edye L A, Cameron D F. Prospects for Stylosanthes impovement and utilization. In: Stace H M, Edye L A, The biology and agronomy of Stylosanthes[C]. Academic Press, North Ryde, NSW, Australia. 1984: 571-587.

[2] 易克贤. 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进展[J]. 中国草地,2001,22(4):59-65.

[3]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作所农学组. 巴西苜蓿引种栽培试验报告[J]. 热带作物研究(热带农业科学),1981,1(6):73-77.

[4] 冯淑芬,李凤娥,何朝族,等. 笔花豆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条件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1994,15(1):87-94.

[5] 梁英彩. 柱花草炭疽病的发生及流行因素研究[J]. 广西畜牧兽医, 1996,12(2):10-12.

[6] 张倩茜. 柱花草诱导抗性及抗病基因类似物的表达特性[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1-4.

[7] 谢联辉. 普通植物病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0-331.endprint

1级 1%~3%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2级 4%~6%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3级 7%~12%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4级 13%~25%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5级 26%~50%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6级 51%~75%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7级 76%~87%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8级 88%~94%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9级 95%~100%叶片或茎段有病斑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通过2002~2004年在田间对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连续近两年的定位观察。由各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表2)和发生的动态曲线(图1、2)可知,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均为感病品种,但其对炭疽病的感病程度均不同,同时每个月的发病程度也均不同。

2.2 病害流行与气象因子关系

对炭疽病病情及其与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之间的关系(表3)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4),柱花草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72%~92%)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17.4~28.8℃)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6~7月份平均温度最高,但湿度却最低而造成。此外,从图3也可看出,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降水量高峰之后,约有一个月的时间差。一年中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两个高峰,主峰出现在8~9月份,次峰出现在1月份左右。

3 讨论与小结

柱花草炭疽病是一种主要为害植株叶、茎并具有再侵染特性的流行性病害,所以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就成为其流行程度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

本文从环境因子方面对柱花草炭疽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这可为摸清该病的流行规律奠定基础,为该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但是,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受生态系统中众多因素的影响,寄主植物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等许多方面都影响、干扰和制约着植物病害的流行[7]。因此,只有对影响柱花草炭疽病流行病学众多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确立该病害的最佳防治时间,提出最适宜的防治措施和有效的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 Edye L A, Cameron D F. Prospects for Stylosanthes impovement and utilization. In: Stace H M, Edye L A, The biology and agronomy of Stylosanthes[C]. Academic Press, North Ryde, NSW, Australia. 1984: 571-587.

[2] 易克贤. 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进展[J]. 中国草地,2001,22(4):59-65.

[3]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作所农学组. 巴西苜蓿引种栽培试验报告[J]. 热带作物研究(热带农业科学),1981,1(6):73-77.

[4] 冯淑芬,李凤娥,何朝族,等. 笔花豆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条件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1994,15(1):87-94.

[5] 梁英彩. 柱花草炭疽病的发生及流行因素研究[J]. 广西畜牧兽医, 1996,12(2):10-12.

[6] 张倩茜. 柱花草诱导抗性及抗病基因类似物的表达特性[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1-4.

[7] 谢联辉. 普通植物病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0-3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炭疽病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青冈县芸豆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青冈县西葫芦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青冈县辣椒常见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与炭疽病发生规律的再研究
辣椒炭疽病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云南河口地区香蕉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动态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