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邵华

2014-08-11毛新宇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母亲河摄影母亲

毛新宇

低调做人

母亲是在“文革”期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母亲的心情十分沉郁,再加上那时我父亲身体不好,我又年幼,还有我外婆也需要母亲的照顾,有时候我姨妈和姨妈的孩子也经常会到我们家里来,所以我们这个家就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里里外外,种种事情,母亲都要顾到、想到。那时候母亲每个月工资有限,她月月精打细算,以维持这个家的正常运转。但即便这样,母亲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在工作上有所松懈,而是更加认真细致,面面俱到。

母亲刚进军事科学院的时候,分到宣传部,主要做内勤工作,大事小事很多。但母亲干劲十足,每天拎着开水瓶,跑得老远去打开水。母亲的工作内容之一是管资料。管资料涉及采购书籍。为了及时买到对同志们有益的书籍,母亲总是在第一时间搭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是三轮车,从西山骑车去海淀,然后又骑回来,不辞辛苦。

母亲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发资料、发通知、发材料,她每天都十分忙碌,常常是一个部一个部地跑,尽量把手中需要分发的东西落实到人。

母亲在单位和同事们相处也十分融洽。见到大家,母亲总是微笑着说一声你好,和颜悦色。同事们从未见过母亲和人发过一次火。新同事张文容刚来的时候,一听对面桌的老大姐是主席的儿媳妇,看母亲都是仰视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张文容发现,母亲像平常人一样,十分平易近人。张文容刚来的时候,不太了解军科的情况,母亲总是热心地向他介绍。

后来张文容家的孩子满月时,母亲带着宣传部的全体同事去看望,还给孩子买了一些衣服做礼物。张文容的母亲是个农村老太太。她见母亲如此面善,也觉得很亲切,也容易亲近,十分喜欢。张文容对他母亲说:“你知道她是谁吗?”他母亲说:“不知道,看着挺好的,挺和气的。”张文容说:“她是毛主席的儿媳妇啊!”张文容的母亲当即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张文容的孩子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想入托,但根据规定,孩子一岁半才准许入托,张文容家里的老人有事,需要回老家,所以孩子忽然没人带了,我母亲得知情况,就帮忙找了给我父亲做饭的张阿姨,让她帮着照顾孩子,一直到孩子入托。

母亲非常重感情,对待同事、朋友,从来都是全情付出。同事有什么困难,她总是能帮就帮。同事的孩子小,需要那种小木床,一时半会儿又买不到,母亲二话不说,就把我小时候用过的小木床擦洗干净,拿去给同事用。

我小的时候,父亲常常需要出去养病,有时候母亲会陪同。回来之后,母亲总是第一时间回单位上班,一点也不肯松懈。母亲还总是愿意跟同事分享出去时的见闻。那个时候深圳刚改革开放,母亲从那里回来,便主动跟同事们交流,介绍改革开放的新变化。有时候,母亲还不忘给同事们带些紧俏的小礼物,尼龙伞、尼龙裤、录音机以及通俗歌曲的磁带,等等。

母亲喜欢和大家分享自己喜悦。小东东出世的时候,母亲非常高兴,她把朋友们请到家里来,分享做奶奶的欣喜。有一年中秋,颐和园请母亲去夜游賞月,母亲也不忘把朋友们叫上,和她一起分享美丽的景致。

对家里的工作人员,母亲也十分关心。她总是鼓励他们多在业务上钻研,多学习,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在我们家工作期间,都从中专一直往上升,有的还拿到了大学本科的文凭。母亲也乐于教大家摄影,在这方面,我算是“孺子不可教”,但和工作人员们一起外出时,母亲时不时地会主动跟大家分享摄影心得,久而久之,我家的工作人员们都成了摄影高手。

母亲始终记得,爷爷生前教导过她,要夹住尾巴做人,要做一个普通人,要为人民服务,要联系群众,向群众学习。她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沉稳与分寸

母亲向来沉稳,且有忍耐力,为人处世,遵从得体二字。在1993年、1994年前后,母亲身体还非常好的时候,她每天的睡眠也就三到四个小时。白天,有各式各样的人物来访问,晚上,一拨又一拨的人等着要见母亲。那时候,我家里有两部固定电话,两只手机,基本上是不停地接。作为我爷爷的儿媳,我母亲需要面对国内外许多人。一个人在有事情处理不完的时候,一定会有一种急躁的情绪,但这种情绪,我从未在母亲的身上看到过,她有着非常强大的耐力。

想见母亲的人很多。有一次,景德镇的一个同志来中央党校学习,刚好同学里有军事科学院的人,景德镇的同志得知,就想请同学帮忙引荐一下,想请我母亲在纪念封上签名留念。我母亲得知,二话没说,就在送来的纪念封上签了,而且还请我父亲也签了名,落款特地写上了我父亲的苏联名字。景德镇的同志拿到后,十分满意和欣喜。这种探访,甚至母亲生病时都没有断过。做完手术后,母亲的胳膊都抬不起来,有朋友一直想见我母亲,大老远慕名而来,母亲见了。朋友说想要请母亲签名,母亲笑笑说,手已经不能写字了,就合个影吧。

对待国内的朋友是这样,对待国外的来客,母亲也同样很有分寸。母亲在军事科学院对外学术联络处做副处长时,有一回,法国的一家电视台要采访母亲。采访过程是联络处安排的,但采访时旁人不能在侧。访问结束后,法国的记者用英文说,This lady is so modest。“modest”,意为得体的,有分寸的。母亲接受的采访很多,但被一个挑剔的、法国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后,都能得到如此评价,实是难得。当说的说,不当说的不说,母亲儒雅的应对,让许多人佩服。

母亲对个人名利从来看得很淡。1979年,第一次机关定职的时候,母亲被定为副营职,比她后来入职的同事,都定了正营职,在同事们看来,像我母亲这样一个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革命”,坐过敌人的监狱,又是北京大学的老大学生,还是毛主席的儿媳妇,似乎应该得到更好的职位,更高的级别。可母亲不那么认为,她觉得自己无论在什么职位上都是为人民服务,都应该做好。在职位高低问题上,母亲从来没有抱怨过,也从未因为这个事找过领导。在她病重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国摄影家协会改选。我母亲总叮嘱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向组织反映。

不辜负人民的信任

1991年3月,年届53岁的母亲被增补为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走上了参政议政为国谏言之路。

面对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和信任,母亲身上自然又多了一副重担,多了一份责任。为了履行好委员职责,母亲每年除了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外,还经常利用出差开会、探亲休假等机会,深入部队、农村、学校,特别是不辞辛苦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了解群众疾苦,倾听人民心声,积极宣传政协的作用、地位和性质,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主动与党内外各界人士交朋友。其中,许多提案被中央和有关决策部门采纳。

在母亲去世之后,有记者专程到全国政协办公厅提案委员会调取了她长达二十年、连任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所写的提案、建议。资料表明,在母亲担任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写出的提案、建议近百件,为国计献策,为社情谏言,为民生鼓呼。其中产生社会效应、有分量的提案有六十余件。提案关注的内容从发展革命老区高等教育,到强化西部开发、加速国民经济建设,从加大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到建设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加快沙漠化生态治理,到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全国最大碱硝化工基地,从尽早建立中国国家摄影博物馆,到建立中国自己的海外电视台等……内容涉猎宽泛,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而每一件提案的背后,都凝聚着母亲大量的心血和付出。

此外,母亲几乎每天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邀请函电,既有国家组织的大型社会活动,也有区域性或地方性活动。母亲身兼数职,不可能做到有请必往,有函必复,但她总是尽可能地挤时间按时出席。

在母亲的日记中,记录着普通人不大注意的社会活动,什么江苏东海“水晶节”、内蒙阿尔山海神“圣水节”、云南的“世博会”、沈阳的“花卉节”、贵州“世界喀斯特首府论坛”,还有不计其数的座谈会和文化艺术活动剪彩、评比、颁奖,当然,像香港和澳门回归以及一些全国重点工程的开工和竣工仪式等,母亲则是有请必到。

有时在时间和身体实在不允许的情况下,她总是认真地写信说明原因或写出书面材料让人及时送到。尽管如此,她仍惴惴不安,总觉得有负于人,她深知对方邀请她,不仅因为她是一个女将军、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毛泽东的儿媳。那里面藏着情、存着真、留着爱,也涌动着人民群众对共同道德、共同理想、共同富裕的清清溪水,也是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一切为人民的思想高度的肯定和无限向往。所以,母亲每到一地,都十分注意向人民群众学习,主动介绍一家人在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方面的成绩和动态,主动征求老红军、老八路、老英雄模范以及贫困地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遇到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她人没回到北京,就打电话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考虑。回到北京后立即找线索设法解决,当然,这也为她的提案增添了许多分量和特色。

2005年3月4日,母亲将一份《关于确定我国国花的提案》带到了十届三次政协会议的分组讨论现场。

由于她的提案采取了照片的形式,将美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恰到好处,独出心裁又颇具新意,极具视觉冲击力。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两会接力站”专题节目则用《最“花”的提案》为题对此事进行报道,称这则提案最“花”不仅是因为以照片当提案形式少见,更是因为它的内容也是关于“花”的。这五幅照片分别是雍容华贵的牡丹、清逸幽香的春兰、接天映日的夏荷、高洁清雅的秋菊、傲雪独立的冬梅。

母亲曾应邀担任了中国花卉协会名誉副会长,作为花卉协会的一员,应当代表广大花卉爱好者向政府进言。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命名国花、市花作为国家象征、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国名花遍地,却因看法不一一直未能定下花名,这给世人多少留下些许遗憾。之所以把牡丹列为“国花”首选,因为牡丹是我国的本土花,栽种历史悠久,花色品种多样,在传统文化上备受推崇,素以国色天香、富贵吉祥而名扬中外,本身寓意着吉祥富贵和欣欣向荣。而我国又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度,东西南北气候相差悬殊,因此母亲建议:将春兰、夏荷、秋菊和冬梅作为四季名花,作为扶持“国花”的绿叶,那样,兰、荷、菊、梅如众星捧月,与花中之王的牡丹共同构成中华花卉的“五朵金花”。

作为一名爱花之人,母亲坚持多年进行花卉摄影艺术创作,曾数次在全国花卉博览会期间举办个人花卉摄影作品展览。用在提案中的五幅摄影作品正是从她本人的佳作中精选出来的。在此之前,中国花卉协会还选用了母亲多幅摄影作品,制作了纪念该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的专题邮册。母亲的花卉摄影作品不仅成为她本人陶冶情操、审美创作的重要成果,也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之后,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两会”期间,母亲再次提议尽快选定我国国花。为了加大提案的力度,增强提案的作用,这一次,她借鉴了目前摄影界流行的“影像剧场”等“照片秀”播放模式,精选出大量牡丹题材摄影作品,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件。

3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妇联界联组讨论会会场,大屏幕、投影仪和笔记本电脑等演示设备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早早地被工作人员准备就绪。到母亲发言时,在场的委员不由将目光集中在母亲和那些颇显新鲜的演示设备上。

在大家好奇和热望的目光下,我母亲首先宣读了《关于建议尽快选定我国国花的提案》,再次提议“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将兰花、荷花、菊花、梅花确定为春、夏、秋、冬四季名花”。随后,她表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份提案,她还从自己拍摄的花卉摄影作品中精选了部分牡丹题材的照片,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供大家欣赏。不一会儿,《牡丹之歌》的优美旋律便在会场响起,出自母亲镜头中的百余种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风姿,随着大屏幕上的光影变幻,将大家带到“一花一世界”的美妙境界之中。那风采各异的牡丹形象,通过摄影展示出无限的魅力,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短短几分钟的演示让在座的政协委员们觉得意犹未尽,耳目一新,不少人随即在母亲的提案上现场签名表示支持。在讨论会之前,母亲还将以前拍摄的近百幅菊花题材的摄影作品赠送给妇联界的政协委员留作纪念。母亲的这份提案文字和多媒体演示光盘在政协会上一起提交给全国政協提案组。多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冯理达称,这是她印象中全国政协会议收到的第一份多媒体提案。

母亲的国花提案虽然因各种因素没有被政府采纳,但却在全国引起了人们对花与悠久历史、花与现代生活的热烈讨论;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国花、省花、区花以及有关花的社会文化,一定会像百花争艳一样,盛开在各族人民共同进步的道路上。

2002年,母亲曾在提案中建议,加快建立标本兼治的政策法规体系,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

2003年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开幕之际,母亲还在天安门广场时就被记者团团围住。有记者问:“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会怎样看待今天?”

“父亲就躺在不远处的纪念堂,他曾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如果他老人家看到今天这样好的形势,我想他一定会很高兴。”

“您给大会带来了什么提案?”

“建议加大对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议继续实施百万扶贫异地安置计划;建议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母亲一连串说出了好几个提案。

会议期间,恰逢全国第二个“母亲河行动日”,母亲与邓楠、江泽慧委员一起接受媒体的采访,恰巧她们三位委员的亲人都是从长江这世界第三大河走出的,因而她们的答记者问独有韵意。

记者问我母亲:“毛主席生前曾先后十七次畅游长江,作为他的后人,您能说说心中的母亲河吗?”

一直面带微笑的母亲,顿时满目肃然:“在我心中,母亲河应该是源头清澈、绿水长流、百舸争流、不怒不吼。参加此次政协会前,我注意到重庆缺水的报道。长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保护母亲河,已经成为事关民族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爱我母亲河的行列中!”“关注母亲河要从我做起,我和新宇都参加了由团中央等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刻有‘爱我母亲河的绿色环保纪念碑,已经立在了上海浦东长江入海口,更应该立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我将继续用镜头传达对保护母亲河的呼唤。”

猜你喜欢

母亲河摄影母亲
保护母亲河(4)
是你 我亲爱的母亲河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我爱你母亲河
给母亲的信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悲惨世界
摄影42℃展版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