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山西
2014-08-11梁衡
梁衡
厚重山西,厚在哪里?是厚厚的黄土及这黄土下埋着的文化层。记得小时候,家乡土地庙里的对联是“土能养万物,地可载山川”。山西这块土地所负载的不是一般的山川,黄土中所深埋的也不是一般的故事。看一个地方有没有文化,要看它是不是承载了人文精神,留下了文明的印痕。只有自然风景而没有人文名胜的山水不能纳入文化范畴,而这山水间虽有名胜却在全国排不上名次,也不能称之为厚重。山西的山川名胜是为文化汁液所浸泡,名满天下而极富有内涵的。如:北岳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黄河、汾河及这山水间的晋祠、大同云岗、平遥古城、晋中大院等。它们分别传承了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商业文化和大院文化。这四个方面在全国都首屈一指。比如在古建筑方面,它一个省就保存了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古建文物。中国的古建筑学几乎就是从山西起家草创的。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学成归国,从北平出發考察大同,测绘云岗、华严寺,在五台山发现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代的佛光寺,这之后始有系统的古建研究。
山西之重,重在哪里?重在它曾产生过许多影响中国历史的事件和人物。事件如春秋时的三国分晋,北魏建都,李渊、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兴唐,宋太祖灭北汉统一中国,明清晋商及金融业的崛起,直到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毛泽东语)。中华民族摆脱屈辱而开始复兴是从抗战胜利始,而敌后抗战又是从山西发端,八路军总部就一直设在山西,以山西为依托的根据地逐渐扩大胜利直至新中国成立。建国后又有西沟、大寨等农业发展的典型。重要人物有李世民、武则天、柳宗元、白居易、阎锡山、徐向前、华国锋、陈永贵等。这些人物和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政治版图,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而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坐标。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我们今天的活动是昨天活动的继续,并将又成为明天的历史。因此,读史用史不可或缺,读者在阅读中既能体会到山西于国于史的厚重,又能从文字上得到抒情审美的享受。而每当我们揽史镜照之时,就会发现晋人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一份贡献实在不该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