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力”干部 促转型升级
2014-08-11彭新军
彭新军
加快转型升级,是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茶陵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打造茶陵发展升级版,建成湘赣边界中心县”的目标,关键在广大干部,重点是提升“四力”。
提升科学发展的决策力。始终注重加强学习,深入思考问题,广纳各方意见,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的“决策力”。做到勤学。把学习视为责任和使命,坚持以学求新、以学求真、以学求实;把学习作为理清思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过程,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做到敏思。勤于实践、敏于思考,锻炼“洞若观火”的慧眼,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特别是对边界地区经济的发展规律、趋势能作出准确判断,为“建成湘赣边界中心县”提供目标、途径、对策,掌握工作主动,把准发展方向。做到广纳。保持虚怀若谷、宽厚豁达的心态,容人、容事、容错,广纳群言,博采众长。做到“高人一筹”而不“高人一等”,决策果断而不武断,集思广益、汇流成川,确保决策和工作的民主性、科学性。
提升务实创新的执行力。牢固树立“赢在执行、落实第一”的观念,紧贴时代的脉搏,把握政策的趋向,与时俱进,务实创新,以务实工作干出实在业绩。服务大局。自觉服从和服务“建成湘赣边界中心县”发展大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倡“和气生财、大气生财”,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有助于转型升级,有益于造福茶陵人民,就敢于让利、大胆让利,通过让利促进发展,通过合作实现共赢。抢抓机遇。充分认识国家罗霄山脉片区扶贫开发和“3211”交通区位优势给茶陵带来的战略机遇,克服保守思想、陈旧观念束缚,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变“等、靠、要”为“急、争、抢”,以更细的工作争取项目,用更实的作风推进发展,变交通优势为经济优势,变政策优势为真金白银。勇于争先。树立敢为人先、奋勇拼搏的雄心壮志,把各项工作争位次、争先进作为基本要求,敢与强者比、敢向高处攀。跳出茶陵看茶陵,瞄准先进发达地区,自我加压,高点定位,努力做到目标高人一筹,措施先人一步、成效优人一等。
提升联系群众的凝聚力。作为新时期干部,必须常走“基层”路、多讲“普通”话、会干“农家”活,不断增强联系群众的“凝聚力”。常走“基层”路。克服“机关依赖症”和“官僚作风”,勤下基层,深入群众,保持与群众近距离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疾苦。2012年以来,茶陵在全县开展“千名干部驻基层,听民声、解民忧”活动,共收集意见10万余条,解决困难8000余件,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多讲“普通”话。所谓“普通”话,实质是由群众“容易理解的语句”“时刻关注的话题”“乐于接受的方式”三者组成。多讲“普通”话,就是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关注群众感兴趣的话题,少打官腔官调,少装腔作势,少用指令性语言,真正做到和群众相处,能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办得了事。会干“农家”活。所谓“农家”活,实质上是指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利益关系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优环境、提效能、促升级”活动,真正做到为民办事、为民做主、为民造福,以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群众支持,推动转型升级。
提升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反腐倡廉,惩处是手段,预防是关键。干部只有具备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自觉筑牢“思想防线”。注重加强学习、加强教育,算好“人生账”,用好手中权,走好脚下路,筑牢心理防线,真正做到自我警醒、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筑牢“制度防線”。一方面,始终将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廉政制度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对照执行,不打折扣;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报告等制度,坚持“三个看重,三个重用”用人导向,加强干部廉政检查。自觉筑牢“监督防线”。强化接受监督意识,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作为自己拒腐防变的坚实屏障,从而更好地推动和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