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画里乡村
2014-08-11柴祥群
柴祥群
故乡是乡愁的起点,游子是乡愁的主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文件的语言形象亲切,如诗如歌,如同一股甘泉流入心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乡愁”这么婉约清新的文字写进党和政府工作文件里,这显示的不仅是文风的变化,更表达着党中央深深的为民情怀和城镇建设的崭新理念。
春节一到,年味浓浓,远方亲人们的呼唤便在耳边响起,远离故乡的游子们无不为此挂怀。如同一個亘古不变的约定,工作在天南地北的人们,不管有多么辛苦,不论距离有多远,都想方设法地追寻着故乡的味道,沿着那条走出故乡的熟悉的小路,回到他们童年的梦境中追忆逝水年华,看望生于斯老于斯的亲朋故旧,看看养育自己的清澈的小河、秀美的大山,还有村口那棵古老的皂荚树。尤其是远离故乡的军人们,故乡的意象是他们夜月下的无眠,对故乡的忆恋是悠长而深邃的。故乡,是乡愁的原点,是扯着高飞风筝细细丝线的那双手。
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某些地方大搞形式主义,将大量农户集中迁建,乡村的脉络一点点消失,处处都是“现代化”的水泥楼盘,城市的同质化带来的是繁华,也是审美的疲劳。其实,在远在他乡的游子心中,那些古香旧韵,如梦如诗的古老乡村,可能远比那些冠以“开发区”的楼群更有亲和力,更让人喜出望外。那一片片青山绿水承载的是一个个绵长的梦,一颗颗从来不曾远离的心。
乡村之所以像梦境一样让人萦念,不单纯是那里有我们熟悉的乡音乡趣、亲人故旧,也是人与自然灵魂交汇沟通的所在,是许多艺术家灵感的源泉。美丽的故乡,那绿的山、那清的水、那一缕缕炊烟、那一声声犬叫鸡鸣,是永不磨灭的记忆。画家凡·高在写给来巴黎谋生的弟弟的信中说:“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故乡的麦田里。”吴冠中从法国留学回国前说:“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如果我们对自己浸淫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秀美乡村毫不珍惜,任其消亡,历史也许将我们置于尴尬之境。
走向现代的人们,需要现代的生活,可是现代的生活并不排斥朴素的乡愁,科学的现代化是与和谐宁静的大自然并行不悖的。我们的确需要画里乡村,我们的确需要一方净土去涵养我们的静气与灵魂。正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所述,“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这样,我们在踏着一个个乡愁返回故乡和亲人团聚的时候,心目中的家园就会越来越温馨、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