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 挖掘德育功能
2014-08-11王笑梅李雪玲
王笑梅 李雪玲
“假期如果我在小区玩,遇到陌生人问我家里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做?” 在北京市中小学 “网上夏令营”海淀站的 “专家答疑视频互动”活动中,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很巧妙地用朗朗上口的童谣,做了回答:“对不起,不知道,遇到生人有礼貌。问我什么都不说,提防坏人有诀窍……”
类似这样的假期安全话题,还有“安全伴我行”、“我与健康上网”、“节日礼仪”、“今天我做小法官” 、“网络安全”、“暑期学生自我保护”、“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等青少年学生感兴趣的和与他们切身利益联系密切的网络德育活动,北京市海淀区教委都会责成海淀教科所和海淀教育信息中心在每年寒暑假组织完成。专家针对学生、教师、家长等网上提问,进行集中解答,充分利用网络开放、互动、即时等特点,达到了很好的沟通、交流、学习效果。活动针对性强,实效性显著,教育效果良好。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当今的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日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方式、交际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青少年一代价值观的形成。电子邮件、聊天软件、博客、微博、人人网等网络沟通成为普遍的沟通方式 。年轻的学生们接受能力强,也是网络的积极使用者,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将会更为深入。由此,以“专家网络答疑视频互动”等活动为代表的,通过网络等手段开展道德教育的“数字德育”这一教育方式应运而生,并且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中,逐渐显露出它的必要性与生命力。
对“数字德育”实施途径的探索
“数字”是手段,“德育”是内容,对“数字德育”的探索,既是对手段的拓展,也是对内容的开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校信息设备的更新,学校需要开发通过数字平台对学生品行进行评价的功能。学校的德育课程如果运用数字平台进行选择,可以减少管理程序等一些新需求的出现,同时,如“云平台”、“微信”的出现,也为探索“数字德育”提供了可能。
1.开展“网络班会”、“优秀网页”评选等活动
“网络班会”从形式上能够使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在不同的地点,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上网围绕与德育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使沟通不再受时空限制。
“网页设计”是学生们的兴趣所在,从兴趣出发,通过学生自发的“优秀德育网页”设计评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网上专题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讲座等。
2.开展假期特色征文活动
假期,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上网,因此应该成为开展数字德育工作的重点时期。自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http://moral.bjedu.cn)和海淀德育之窗(http://www.hdavec.org)搭建以来,北京市教委在寒暑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网上德育活动,海淀区也抓住了这个时机,非常好地利用了这个平台,办出了具有海淀特色的假期数字德育活动。
尊重、接纳、理解,是德育的前提。听听孩子心声,开启平等的大门是我们进行特色数字德育工作的一个指导思想,所以我们把假期的德育活动主题定为“沟通”。
(1)“精品书吧”的网上荐书活动。利用数字德育平台,借助相关栏目,推出学生荐书活动“精品书吧”,把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与要求、登录地址、参与方式等公布在网上。学生把所推荐的书目和推荐理由上传至网上,数字德育平台的工作人员和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网上对学生推荐的内容进行评分评奖,并进行分析整理。
同伴教育的效果优于成人的教育。学生给学生推荐图书,推荐的是同龄人的选择、同龄人的喜好、同龄人的时尚和兴趣所在,更容易被同龄人接受。网络荐书又是更好的一种途径。利用网络这种学生喜爱、易于接受的渠道,搭建一个互助学习的大平台,灵活、随意、自由都是学生的最爱。
(2)网络征文活动。利用数字德育平台,借助相关栏目,推出 “网络征文”活动,把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考题目与要求、登录地址、参与方式等发布到网上。学生把征文上传到网上,数字德育平台的工作人员和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网上对征文进行评分评奖,并进行分析整理。
征文的内容广泛,为了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应该选择与学生联系密切的、能深入孩子内心的征文题目,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与孩子实现“零距离”的沟通。以上这些假期活动取得了传统的说教式德育难以取得的效果。
3.挖掘数字平台选课和评价的功能
在综合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方面,很多学校都涉及如何组织学生选课的问题。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申报课程、参加活动、获得学分,实现了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学生的自主选课。
对学生的品行进行评价,是德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利用数字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的每次活动,统计学生的参与讨论、与人合作的频次,从而加强德育评价中的过程性评价。通过数字平台,学生们还可以及时获得评价信息和改进意见。
4.利用“云平台”、“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网络互动
学校云平台的建设,丰富了德育活动、德育课程等通知公告的发布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生生间的网络互动,提高了在选课走班组织形式下信息传达的效益和质量。
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为大家彼此联络不仅提供了便捷的联系方式,更因为它的免费而备受大家的青睐,而这也为教师的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师可以组建微信群,邀请家长进入,在微信群中发布班级信息,与家长及时交流对孩子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实现家校合作,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合力教育。
学生是微信用户的主力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的功能,在朋友圈分享比较好的教育文章或者励志小故事,学生在阅读后受益匪浅,实现无声的教育。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通过调查了解师生沟通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式等。可以开设“心灵沟通”等栏目,针对学生和教师在沟通方面提出的一些问题,请专业人士有针对性地一一回复,解决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困惑。利用网络信息面广、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虚拟性等特点,组织学生和教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网络专题讨论,丰富师生沟通的新模式。
5.利用学校管理系统,加强德育管理
利用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CMIS)、卡管系统、高中新课程管理系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高中学生档案册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系统、评教评学系统、选课系统、FTP、OA办公管理系统、学生成长管理系统、党员网上活动家园、VOD视频系统等,与学校的相关德育内容相联结,为道德教育拓宽途径。
随着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很多学校建设了视频会议室,设有显示系统、音频系统、视频系统、自动跟踪系统、会议系统、录播系统、集中管控系统和配电等系统,学校可以利用视频直播系统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6.开发电子阅览室的德育功能
学校的数字图书馆,每天定时向师生开放。电子阅览室建立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库,让学生通过阅读,享受美文、感动经典、接受社会正能量,达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对“数字德育”内容构成的探索
经过探求总结,我们认为数字德育平台的内容应由德育信息、德育活动、团队活动、德育服务、德育管理等构成。
德育信息。将鲜活的德育信息传输于数字德育平台之上,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的德育素材变得形象生动,从而达到用积极的德育内容对抗消极文化影响的目的,同时,这样的德育信息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喜闻乐见的素材、精辟的导读和评析等多种帮助。
德育活动。一方面,把常规的德育活动记录在德育平台上,让更多的师生和家长了解和感受这些德育活动的内容,也使这些德育活动得到广泛的宣传和运用;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德育平台的互动功能,开展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如网络征文、知识竞赛、专家答疑互动、热门话题论坛等,从而增强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和生活性。
团队活动。青少年渴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网上也不例外,因此,市级网站、区域网站、学校网站、年级电子刊物、班级网页以及团队、社团网页、网刊都是学生文化交流的场所。在网上组织班会、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等,使学生在网络世界能找到自己的伙伴和集体,感受集体的温暖,在亲切的网络社会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德育服务。网上互动更容易突破师生间的障碍,实现深度交流。因此,在网上提供相关德育问题的专家解答、提供心理热线等服务,为学生答疑解惑,进行心理辅导,甚至让学生在网上找到自己喜爱的导师,建立长期的辅导服务关系。
德育管理。充分利用数字平台在德育动态、管理信息发布、德育论坛、德育调研、德育交流、宣传表彰和舆论导向等功能,提高德育管理的效能。
信息技术总会日新月异,但是不变的是教育,德育工作者要有敏锐的“嗅觉”,不断捕捉德育的契机,利用数字手段很好地渗透和推进道德教育,“数字德育”的研究意义深远。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